西班牙海軍在16-18世紀之間起起伏伏,不變的卻是強盛的海軍造船業。從17世紀末的加斯塔涅塔體係到18世紀末的何塞·羅梅洛體係,西班牙海軍在係統化的造船體係下走過了百年光陰。西班牙一改先前造船零散的特點,將幾乎所有大型戰艦都集中在4個較大的造船廠建造,它們分別為瓜尼佐、哈瓦那、埃爾費羅爾與卡塔赫納,這4個造船廠為西班牙海軍建造的戰列艦數量占總數的80%。 西班牙海軍大臣巴蒂斯特·柯爾伯按照日程安排,在3月前往西班牙西北部的埃爾費羅爾海軍基地視察新艦工作。這裡原來是一個漁村,因為此地易守難,港口有巖島屏障,時任費利佩五世的海軍大臣何塞.帕提諾在這裡建造新式造船廠,1726年建成海軍基地,1740-1759年發展造船業,1769和1774年建皇家海軍兵工廠和海軍學校。相比於費羅爾灣南的拉科魯尼商港,埃爾費羅爾港成為西班牙在大西洋一側最大的海軍軍港和基地。 埃爾費羅爾造船廠隻是一個統稱,該港口實際總共有12家造船廠,他們主要生產龐大數量、高工藝和堅固的68-74門炮級的三級戰列艦和34-44門炮級的五級護衛艦為主。 柯爾伯此行的目標就是視察“聖母無罪級”戰列艦第7號艦和8號艦的建造工作。 “聖母無罪級”是西班牙結合英式造船體係和法式造船體係的集大成者。 在18世紀中期,西班牙海軍官員豪爾赫.胡安秘密前往英國學習造艦技術,當時西班牙普遍認為是英國船舶建造的嚴謹締造了它的海上成就(雖然更多是由於人員和戰術的原因而不是船隻質量),因此豪爾赫.胡安在發現英國人根據他們俘虜的“公主號”(西班牙70門炮級戰列艦),照搬設計出他們的戰艦。因此豪爾赫.胡安也就轉頭學習英國人將物理、數學實際應用船體尺寸,桅桿上,用於加強船隻使用壽命和堅固程度。在英式體係下,代表作就是西班牙在1769年哈瓦那造船廠建成“聖三位一體號”,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同時期,法國人船舶設計師把設計出“比敵人更快的戰艦”作為造艦目標,以躲避戰鬥並按其意願戰鬥。法國式的“快速戰艦”吸引了西班牙海軍和造船界的興趣,於是海軍部就聘請了弗朗西斯科.戈蒂埃為埃爾費羅爾造船廠工作,戈蒂埃參考了當時法國人服役十年因為船體腐蝕問題而退役的的“皇家路易號”和建成的“聖三位一體號”,指出前者船體不牢固,木料差;後者船體流線設計明顯落後法式設計,就這樣有了戈蒂埃集合兩張圖紙,還參考西班牙早期的加斯塔涅塔體係船隻結構,以法式設計為基礎,兼具西班牙本土和英式風格的新式戰艦,就有了“聖母無罪級”的原型艦,於1779年下水的“聖母無罪號”,滿載4850噸,定額火炮數量120門。 西班牙海軍對於這艘“聖母無罪號”評價很高,是一艘比起“聖三位一體號”更為精良的戰艦,不亞於護衛艦的航速,不遜色74門炮級別戰艦的操作性,然而這類型的戰艦並不被後世人知曉,即使是阿方索也隻知道鼎鼎大名日後被改建成四層甲板的“聖三位一體號”,它在後世的光芒蓋住了屬於“聖母無罪號”的部分。 要不是阿方索翻查西班牙戰艦數據,很真不知道西班牙歷史上還有這類寶貝,隻不過歷史為什麼沒有出名,肯定西班牙海軍戰術和水手素質太差了,白白浪費了那麼好質量的戰艦。因為西班牙和法國的海軍戰艦長期被英國人俘虜,因此西班牙和法國的戰艦一直都在更新換代,單艦質量和戰鬥力,西法一直都在英國的前麵。 不過這類戰艦也存在部分問題,它的滿載炮數量是120門,但是實際隻配備112門,因為要兼顧速度優勢。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下層甲板炮位過低,隻能在風平浪靜的情況下使用,這是法式戰艦普遍的特點。 這就有了現在的首席西班牙設計師何塞·羅梅洛和戈蒂埃的合作,兩人共同完成對“聖母無罪號”的改進,對其進行縮小和簡化,讓其吃水較淺,將船體縮小但是武備沒有削弱,去除船尾的雕飾降低成本,從而正式的給“聖母無罪級”定型,1784年在埃爾費羅爾造船廠下水的“聖安娜號”滿載4700噸,定額火炮數量112門。 “聖安娜號”的成功,讓西班牙在1785-1789年間海軍部就連續訂購且服役了4艘一級的“快速戰列艦”,封存了2艘。112門炮三層甲板戰艦擁有這樣的建造速度,在風帆造艦史上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第7號艦和第8號艦則是為了紀念國王登基一周年和布恩麗池議會對於王室的支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名字都準備好了,一艘叫做“皇家阿方索號”,另一艘叫做“布恩麗池議會號”。 柯爾伯抵達埃爾費羅爾造船廠1號船塢,費羅爾分艦隊司令準將佩德羅.卡德納斯和埃爾費羅爾造船設計師何塞·羅梅洛和戈蒂埃都在這裡迎接來自馬德裡大人物。 “‘皇家阿方索號’甲板長210尺,龍骨長185尺10寸,船寬58尺,預計搭載火炮36磅炮30門,24磅炮32門,12磅炮32門,8磅炮18門。海軍部要求戰艦配備卡隆炮,因此在露天甲板加高的舷墻後專門布置卡隆炮,長炮全部替換68磅卡隆炮,後續其他同型號艦也會陸續改裝。”羅梅洛解釋這艘戰艦和之前同級別的不同。 “而且我們這裡擁有成熟的一級戰列艦建造技術,“雷格拉伯爵號”和“薩爾瓦多號”都是在這個船塢下水的,我們也會監督工期和質量,保障戰艦的性能。”羅梅洛向柯爾伯介紹這座船塢已經下水並且在西班牙海軍服役的戰艦名字,來佐證他所說的話。 “可是在好的戰艦,也需要適合的人去駕馭它。否則我們隻能便宜英國人,英國人的抄襲可是一點也不慢。”柯爾伯暗指‘公主號’,英國人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俘獲西班牙和法國的戰艦,並設計74門炮戰列艦,取代了舊時的戰艦成為了英國海軍的中流砥柱。 “請閣下放心,艦隊的水手已經補齊,遠洋訓練一刻也沒有落下,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卡德納斯準將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