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賽,上午考完,下午便開始了緊張的閱卷。 大賽官網上公布說,這次大賽的評委人員有二十多名,公布名單的有三位,評論家白業,作家張知錄,詩人洪竹。其餘,就是“等專家”。 當然,但作為大佬,自然不會開局就出場。他們要等到京城決賽時,才會參與評選。 復賽的評委,更多的是邀請市區的教師來做。 顧立沒在網上查到名單,但聽語文老師李生白說,這次坐鎮市區的,有位知名作家叫何語,也是京城大學的語文特級教師。 顧立說,鄉鎮的學生,都是炮灰的存在,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賽的評選,分為基礎分和附加分。 隻要內容切題,結構清晰,語言流暢,基礎分都能拿到。 若是這點基礎都做不到…… 真正決定名次的是附加分。 需要做到視野開闊,角度新穎,構思巧妙。 這個對小鎮做題家來說,就有些難度了。 再者,對於這種全國性的比賽,市區的學校,都會對參賽的學生做專門的訓練,譬如珞雪。 相對來說,鄉鎮就等於是在“裸考”。 結果可想而知。 …… 評審的工作在一個開放式的辦公室內進行。 試卷沒有封名,但各個教室的試卷穿插擺放,並隨機分發給每位老師。 當然,沒有哪種方式能完全杜絕作弊。 每個老師負責一部分試卷,打完分後,交給第二位老師。每張試卷都要經過三位老師的評審,最後取三個老師的平均分,作為這張試卷的最後得分。 葉辰作為眾多老師中的一員,當被邀請參加評審的時候,榮幸無比,甚至學校還為此要了自己的照片掛到了官網上。 等到了現場,發現與平時的閱卷沒什麼兩樣。一線的教師,在哪都是個“搬磚”的命。 每張試卷隻有一到三分鐘的閱讀時間,所以沒第一時間抓住老師眼睛及閱讀欲望的,大概率分數都不會高。 就好比現在網文的黃金三章。 做到了第一步,老師才有耐心往下去讀。 “聽過節日中喧嘩熱鬧的市聲,嗅過角落裡夾縫生存的花朵,撫摸過在發梢輕搖的風兒,一切都那麼熟悉,卻又可望而不可即。” 這開頭,還不錯。 後麵竟是六大段的排比,這學生的詞匯量很豐富啊。 最後的點題明確。 應該可以給高分了吧? 葉辰雖然知道評判標準,但第一次給分,還是想保守點,給個90分。 無意中瞄到試卷上的名字,曹彩雲,來自山港中學。 鄉鎮來的,還有這樣的水平,就更了不得了。 葉辰又加了3分,最終給了93分。 下一篇。 “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夢想,有的人的夢輕如鴻毛,有的人重如泰山,寫作就是我的夢想,它並不遙遠,就在我的筆下。” 這個…… 一言難盡,給個65分吧。 不是說來參加比賽的都是學富五車的尖子嗎,怎麼還有這種連初中水平都達不到的人? 下一篇。 “我愛運動,愛畫畫,愛打電腦,但是我最愛寫作。我喜愛寫作,就像蚊子愛吸血一樣,寫作已經成了我的命根子。” 葉辰感覺喉嚨發甜,要不是強行忍住,定然會吐血三升。 這是什麼奇葩的開頭,又是什麼奇葩的比喻。 這真的是高中的作文比賽嗎?我是不是走錯場地了? 現在感覺第一篇文章分數給得低了。 下一篇。 …… 下一篇。 作文題目《愛的藝術》 這個命題很大,曾經美籍德裔社會心理學家埃裡希·弗羅姆用了一整本書來闡述,這個學生用一篇幾百字的作文就能說得明白? 還好開篇不似前麵的那麼辣眼睛。 這個學生選的竟然是“青少年心理”這個命題,前麵看了那麼多,沒有一個敢寫。 實在是不好寫,寫深了,不懂,寫淺了,又太幼稚。 若是按真實去寫,寫迷茫,寫憂鬱,寫累…… 肯定是沒有高分的,因為內容“不健康”。 所以,這個命題基本上就是個坑。 葉辰看了一分鐘,這位學生寫的很穩,而且,很專業。 什麼“踢貓效應”、“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薩提亞溝通五種模式”…… 葉辰看著看著,覺得有些吃力,但文章又似有種若有若無的吸引力,讓他繼續看下去。 到了後麵,又出現了—— “三全育人,協調聯動”、“一個理念、兩個體係、三種活動”…… 這個,他有培訓過,知道些。 但他一個學生是從哪裡懂這些的,還能運用得如此的熟練。 看完整篇文章,葉辰有種汗流浹背的感覺。 仿佛這不是在批改作文,而是在參加某位學者的心理學培訓課,通篇全是乾貨。 不由得連連感嘆,是自己才疏學淺了。 但是到了要打分時,又猶豫了。 這文章,其中內容是不是都是對的? 葉辰想起來就淚流滿麵,其中很多的名詞他也聽說過: 一致性溝通、自我價值感、需求層次、心理乾預…… 但要他去解釋,卻又有些為難,至於這位學生的運用是否正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更是無從判斷。 還有些,譬如,心理學上講“慢就是快”。 他哪知道心理學上有沒有講過這句話。 慢就是快,他也能解釋得了,但誰知道心理學上怎麼解釋的? 葉辰習慣性地去看學生的名字,顧立,又是山港中學的。 這個學校還真是人才濟濟。 …… 葉辰又想到,自己並沒有最終決策權,為什麼要糾結? 文章的分數統計後,將一些高分的挑選出來,最後評定名次,還需要作家何語再看一遍。 於是,葉辰大膽地給出了自己心中的最高分99,少一分是為了保存自己作為老師的尊嚴。 下一篇。為看這篇文章,已經超時了許久,後麵的得看快一點。 “你想知道我那天在自習課乾了什麼嗎?” 不想,給了60。 “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都嘗過酸甜苦辣的滋味,生活就是如此……” 有點囉嗦啊,給個72。 …… 不知為什麼,後麵的文章,葉辰有點看不下去了。 總覺得太幼稚,太淺白,太空洞,太無病呻吟…… 一連看了十幾篇都是如此。 突然,葉辰想到,這些人都隻是高中生啊,哪裡有那麼高深的東西? 再次汗流浹背。 他這是被那位顧立同學的文章影響心情了。 煩躁啊。 之前的文章要不要重新打分? 第一次被邀請當評委,竟然就弄出這麼大的紕漏,淚流滿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