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有趣的關係(1 / 1)

長相清秀、舉止雍容的李景隆很能給人帶來良好的初印象,再加上他是李貞的孫兒、李文忠的兒子,又能讀書通典故,所以深得老朱喜愛也不足為奇了。   朱允熥到了中軍都督府,就直接說道,“我不通軍事,《孫子兵法》草草看過。你們若是和我說的太深,我肯定不懂。”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朱允熥不認為自己像老朱那樣是六邊形戰士,軍事方麵也沒有什麼儲備。就算是作為軍迷,看似是對古今中外的一些戰爭津津樂道。   可是也隻是津津樂道而已,讓他在大明指揮千軍萬馬肯定不現實,就算是最簡單的操練、輜重補給等等,他都搞不明白。   李景隆就笑著恭維,“殿下過謙了,殿下聰穎好學,胸中有萬千軍馬。今日臣鬥膽,在殿下麵前獻醜了!”   昨天見李景隆的時候也就是匆匆看了一眼,可是現在不一樣,能多說幾句。   對於李景隆,朱允熥還是有些好奇的。   作為接替耿炳文成為大將軍,李景隆‘戰績彪炳’,以至於很多人稱他大明初代戰神。   他帥大軍圍困北平,幾乎攻破朱高熾守的城。隨後就是朱棣回師,李景隆大敗而逃。   第一次北伐失利,李景隆第二次再次掛帥出征,在白溝河慘敗。前後喪師數十萬,在朱棣南下後奉命去求和以圖劃江而治被拒。   結果就是李景隆和穀王在金川門開門投降迎燕軍入京。   朱棣大封靖難功臣的時候,李景隆這個建文舊臣被加封太子太師不說,每遇朝廷議大事,都是他位列班首,這讓那些靖難功臣非常的憤怒和不滿。   最終的結局也說來荒唐,當初是李景隆帶人圍住了周王府、將朱橚帶回應天府。   到了永樂時期,是朱橚彈劾李景隆。然後就是李景隆賦閑在家,隨後被軟禁,絕食十天不死的一代戰神還活到了永樂中後期。   一個被老朱欣賞和看重的人,連續輸的莫名其妙,這就很有意思了。   李景隆在認真的講解著兵法,不要說站在旁邊的徐允恭了,就算是朱樉等人也都連連點頭。   看到這一幕,朱允熥更是覺得有意思。   朱允熥一邊聽講,一邊在胡思亂想。   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沒打算親自帶兵打仗、禦駕親征。   男子漢當然會夢想金戈鐵馬,但是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逞強。更何況朝中有將,暫且不說開國的那批老將,藍玉應該撐得住,還有徐輝祖、李景隆、平安、瞿能、吳高等人。   靖難功臣裡頭有一個張玉,得想辦法弄過來,應該值得培養。丘福這個靖難第一功雖然在塞外因為輕敵導致兵敗身死,不過也是值得培養一番。位列靖難功臣第二的朱能現在還非常年輕,應該才二十多。   禦駕親征就算了,還是做好人盡其才更重要,準備好了兵馬輜重,這更有意義。   在聽完課後,朱允熥準備離開,他來學兵法等等,也不隻是走個過場。   老朱可能有意讓朱允熥在勛貴集團麵前更多的露麵,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勛貴。這何嘗不是希望朱允熥能夠多學點本事,哪怕不用親自帶兵,知道些軍事並非壞事。   看到朱允熥要走,李景隆連忙上前,“殿下,昨日臣唐突了,還請殿下寬恕。”   朱允熥看著李景隆,說道,“九江表兄,這麼說就是見外了。姑祖母和姑祖父待皇祖父甚好,表伯在時也是功勛無數,都是自家人不用客套。”   聽到朱允熥這麼說,李景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算是落地了。   說起來老朱當年可是準許李景隆的祖父李貞穿五爪龍袍,為了能夠見到這個僅存活著的同輩親人,老朱當初將皇城裡的宅子賜給李貞,還讓朱標等人時常走動。   在老朱小時候,李貞這個姐夫經常接濟老朱。但是在老朱發跡、成為皇帝後,李貞還像普通農民一樣,衣服都是縫縫補補,這絕對是外戚的榜樣。   看到徐允恭,朱允熥再看看自家四叔,這也是一對有趣的組合。   徐允恭在歷史上無比堅定的支持皇帝,所以出兵時對朱棣這個姐夫毫不留情。而朱棣在打下應天府之後,將徐輝祖軟禁直至病死。   想到這些,朱允熥說道,“四叔,你也好久沒見到魏國公了,你們聊聊。”   朱棣本來覺得沒什麼,可是又覺得哪裡不對。   看了眼徐輝祖之後,朱棣說道,“我和他向來不和,朝堂上也見過了。”   徐輝祖也上前,說道,“殿下,臣蒙皇恩承襲爵位,現如今掌中軍都督府事,豈能和親王私下往來。還請殿下明鑒!”   朱允熥啞然失笑,說道,“怪不得!行了,本來想著都是自家親戚,你們都如此見外。我不說了,免得你們以為我又想些什麼事。”   朱樉就哈哈一笑,說道,“侄子,估計外頭還有人覺得你是紈絝。隻是在宮裡頭、在勛貴人家,哪個不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老四估計是怕你猜忌,現在小心著呢!”   朱允熥就看著朱樉,說道,“我回頭就去收拾尚炳,他年紀比我小、也打不過我。”   “當兄長的管教弟弟是天經地義,你們兄弟打鬧,咱哪能插手!”朱樉就毫不在意的說道,“回頭要是你課業忙不過來,就丟給他,他喜歡讀書。”   朱棣不太高興的說道,“二哥,我家高熾學問最好!”   朱允熥就立刻說道,“那還不好辦!我的課業就讓他們都幫忙做,誰做的最好,我就拿了誰的課業去皇祖父那裡交差。還是我想的周到,我不至於挨罵,他們也能提升學問。”   對朱允熥這樣的玩笑話,朱樉等人自然不會當真。   可是心裡頭還是忍不住感慨,這哪裡是十三歲的半大小子該有的心智啊!   簡單的寒暄幾句,朱允熥就離開了中軍都督府。   待遇提升的朱允熥進入武英殿的時候沒有被阻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肯定是朱允炆夢寐以求的待遇。   老朱看了一眼朱允熥,說道,“學了些什麼?”   “我說我翻了幾次《孫子兵法》,李九江就在說廟算。”朱允熥回答說道,“我覺得挺有意思,比較敵我的條件,估算戰事的勝負,是要慎重。”   老朱點了點頭,又問道,“知道咱為何要你過去?”   “怕他們多想唄,覺得昨天的事讓他們心裡頭有想法。”朱允熥就說著自己的想法,“再一個,除了安撫一二,也是他們是祖父留給我的左膀右臂。”   老朱一邊批著奏章,一邊說道,“是有那些心思,你還少算了他們的出身。徐輝祖到底是徐達的兒子,九江又是保兒的兒子。咱就是那麼信任、重用中山王,也時常讓保兒為副將。記好了,兵權你的抓手裡,要不然做不成事。”   老朱繼續說道,“中山王太有本事,在軍中威望高。保兒也好,常開平也罷,他們有本事固然不假,也是咱用作製衡中山王。現在軍中有潁國公、涼國公,也能製衡一二。九江是勛貴,更是外戚,和那些人尿不到一個壺,你得用好。”   李文忠能打、有本事,算得上是軍方三號人物。老朱扶起來這個爭氣的外甥,又何嘗不是在製約徐達、掌控兵權呢!   朱允熥點了點頭,製衡確實是皇帝應該掌握的權謀手段之一。   老朱指了指一份奏章,說道,“拿回去看看,上頭有八百字。你給咱看看這裡頭到底說了些什麼,所奏何事。不用草擬旨意,先學會看奏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