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賢良師再世?(1 / 1)

陳群離開之後,陳孟就那麼看著銅鏡中的自己,以及頭頂那行字:   【宿主:陳孟】   【主君:劉備(不可更改)】   【探測距離:3米】   【技能:無】   “不能換主君,那就隻能跟劉備混了。   想讓老爹為劉備效力,光是讓他留下還不夠,還得讓劉備聽他的意見,讓他覺得這是明主才可以。”   思考一番,陳孟決定自己去找劉備聊聊。   可沒想到,行動還沒開始就遇到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古代的衣服,尤其是現在的衣服,太不好穿了!   陳孟忙活了將近半個小時,衣服卻穿得怎麼看怎麼別扭。   正發愁,一個身著灰衣,仆人打扮的中年人走進,見陳孟正在跟衣服較勁,連忙走上前來:   “少主,我來服侍您更衣。”   說著仔細給陳孟整理衣服。   腦海中,殘餘記憶湧現,陳孟知道對方叫張信,泰山郡人,是陳孟母族那邊的遠房親戚。兩年前家裡遭了兵災,隻身過來投奔。   陳群見他為人謹慎周到,便讓他負責照顧陳孟的起居。   整理衣服的過程中,張信低聲道:   “恭喜少主,賀喜少主!”   陳孟看著他興沖沖的模樣,很不理解:   “我遭雷劈了,你這麼開心?”   “少主有所不知。”   張信正色道:“在此之前,唯一一個被雷霆加身卻毫發無損的,隻有大賢良師!   昨日之事若是傳揚出去,定會有許多人認為您是大賢良師再世,爭相過來拜見!”   大賢良師,指的自然是那位天公將軍張角。   “可拉倒吧。”   陳孟搖頭:“回頭我得公開否認一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張角,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造反者之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喊出去之後,黃巾軍蜂擁而起,直接點燃了這紛亂的漢末。   雖說想出名要蹭名人熱度。   但這位的熱度可不能瞎蹭,一不留神就能把自己蹭嘎了。   “少爺,這其實是好……”   張信還想說什麼,陳孟直接一擺手:“信叔,我意已決。待會兒我要去拜訪一下劉豫州,幫我安排一下。”   不料,張信卻像是遭了雷擊一樣:   “少,少主,您剛才叫我什麼?”   “管您叫叔,難道不對?”陳孟不解,“您的歲數該不會比我老爹還大吧?”   “不,不是……”   張信眼圈有些發紅,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道:“好的少主,我這就去準備。”   看得出他很激動,離開的時候,手都是抖的。   陳孟知道原因,但也沒怎麼在意。   這個時代,門第等級之分極其森嚴。陳孟所在的潁川陳氏乃是士族圈子裡的名門,名號打出去就能令人肅然起敬的那種,前身也一向以自己的出身為榮,且自視甚高。   對張信這種無家族背景的白身,是發自內心的看不上。平日裡哪怕多說幾句話,都會覺得掉價且有辱斯文。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陳孟,則完全沒有那種思想包袱。   身份嘛,在外麵該維持還是要維持。   但跟張信這種日常照顧自己的起居的近人,搞好關係,成為朋友,是很有必要的。   這到底還是個亂世。   萬一哪天出了意外情況,張信是獨自跑還是拉著自己一起跑,能直接決定自己的存活率。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之後,陳孟乘馬車前往刺史府。   駑馬速度不快,可以讓陳孟在行進過程中,觀察到不少小沛城中的事物。   這古代的城,跟自己想象中還是有區別的。   沒有鱗次櫛比的房屋,也沒有乾凈整潔的街道,商業也並不繁華。   臟亂差是主旋律,坑坑窪窪的土路上,來來往往的百姓也大多麵黃肌瘦,表情麻木。   甚至有不少跪在街道旁,頭插草標,想要賣身求生的。   小沛已經算是條件比較不錯的城了,難以想象那些不如這裡的地方,會是怎樣的光景。   就這,張信還評價劉備治理有方,至少不會像之前那樣,路上隨處可見餓死之人了。   刺史府整體看上去很簡陋,也就麵積大一點。論豪華講究程度,別駕府能甩它幾條街。   但住在這裡的人,似乎並不在乎這個。   經過通傳,進入其中之後,陳孟一路上甚至還看見有人種菜,有人趕豬回來。   很接地氣。   來到劉備的書房前,陳孟整理了一下衣冠,輕輕拱手:   “潁川陳孟,拜見劉將軍。”   “哈哈哈,玄空來啦,快請快請。”   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笑著迎了出來,拉著陳孟的手就往裡走。   他氣質莊重敦厚,一張略長的臉上頗有滄桑之意,目光溫和而誠懇,沒有一點架子。   是個很容易讓人下意識生出親近之意的人。   這就是劉備了。   和傳說中不同,劉備耳朵確實很大,但沒到垂肩那地步。   隻是因為脖子有些短,才顯得耳朵與肩膀之間的距離很近。   雙臂倒是真的粗壯修長,雖然沒到膝蓋,卻也差不了太遠。   落座後,劉備仔細打量陳孟,笑著道:   “身體如何了?”   陳孟再次拱手:“多謝將軍關心,在下無恙了。”   “玄空啊,在這裡無需拘束。”劉備搖了搖頭,“我和城中的販夫走卒都是可以隨意交談的,你也可以如此。”   陳孟笑了:“那我就不客氣了。   我聽聞,您欲入主徐州?”   劉備點了點頭。   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陶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其別駕糜竺、徐州名士陳登等皆力邀劉備接替其徐州牧之位,連北海相孔融都跟著給劉備打call。   理由是劉備治軍有方,安民有德,心地仁厚,若這樣的人能坐鎮徐州,實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當然,這話也就聽聽。   實際上的原因卻是,陶謙是丹陽人,執掌徐州以來,對麾下丹陽派將領官員毫不管束,以致於丹陽派與徐州本地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陶謙在時倒還能穩住局勢。   現在陶謙經歷了與曹操的連戰連敗,再加上身染重病,本地派的心思立刻就活絡了起來,想要尋找新出路,打開新局麵。   這個時候,仁厚愛民的劉玄德同誌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如果能扶劉備上位,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而劉備這位賣草鞋起家的個體工商戶,漂泊多年至今,隻有一座小沛城的空頭豫州刺史,也很需要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所以,在最初幾次拒絕之後,劉備“勉為其難”地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這屬於雙向奔赴,且都在期待一個雙贏的局麵。   現在,大家都在等陶謙病死。   “此非明智之舉。”陳孟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劉備有些無奈:“令尊長文(陳群的字),也說過類似的話。”   這意思就是說,我連你老爹的意見都沒有采納,你這做兒子的,再用同樣的說辭來勸,沒用。   “出於種種原因,家父可能說得並沒有那麼明白。”   陳孟說道:“我今日來,便是想給將軍詳細分析。”   “哦?”   劉備再次露出笑容,靜等下文。   “徐州之地,早就已經被各方注目。別人不說,單是那近處的袁公路,就對徐州諸位邀您入主之事極其不滿。若此事發生,兩方必有惡戰。”   陳孟先是把自家老爹的觀點復述了一遍,之後又道:   “再遠一點,兗州戰事雖酣,但以曹操之能,擊敗呂布將其逐出是遲早的事。呂布離開兗州之後,勢必要投徐州而來。   試問,如果呂布來投,您該如何應對?”   劉備撫須:“呂奉先乃難得之將才,如能為我所用,何愁大事不成?”   “為您所用?”   陳孟搖頭:“您沒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   如此三家,不,三姓家奴,反復無常之輩,收之必為大患!”   劉備沉默。   他一向對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禦人手段很有自信。   自出道以來,除了那些對他看不上眼的世家大族,其他無論是兵還是民,無論是驕傲跋扈還是油鹽不進之輩,都是在交往一陣過後,就心甘情願為他所用。   呂布來投一事,他也曾有所設想,覺得如果自己在其危難之際伸出援手,再以誠意深深打動,拿下對方問題不大。   但陳孟那句“您沒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問話,讓劉備心中本能地升起警兆。   這是一種來自直覺的忌憚和不安。   劉備的直覺向來都很準。   他多年征戰漂泊,卻每次遇到危險都能逢兇化吉,就是靠著這份直覺,和直覺出現之後的小心謹慎。   難道,我真的收不了呂布?   陳孟則繼續闡述:   “試想,如果您真的入主徐州並收下呂布,一旦袁術來攻,您會帶著他一起出征嗎?”   劉備搖頭。   占據徐州之後,袁術肯定不會給他那麼長時間來跟呂布培養感情。   真要是那麼乾了,說不定呂布會在戰場上被袁術勾搭走,掉過頭來打他。   在這方麵,呂布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   “那好,如果您不帶呂布出征,勢必要將他安置在某一地。   那麼如果您在出征過程中,後方出了什麼亂子,呂布又起了歹心,趁虛而入呢?”   劉備麵無表情,但拳頭已經不自覺握緊。   “您出征袁術,必定要帶著麾下主力。”   陳孟盯著劉備:“後方要交給誰呢?陶謙給您的四千丹陽兵?   您入主徐州一事,本就會傷害丹陽派係的利益。您真的能指望那四千丹陽兵全心全意為您防守後方嗎?   如果呂布起了歹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丹陽兵又在內部與之策應呢?”   事實也確實如此。   劉備出征袁術之後,呂布與守下邳的丹陽兵裡應外合,直接偷了劉備的家,還斷了劉備的歸路。   除了張飛逃走,劉備妻女親眷皆被俘虜,麾下主力同樣如此,返回之後不戰自潰。   堂堂徐州之主,一下子成了喪家之犬,最後不得已跟呂布委曲求全。   此時的天氣已經很溫暖了,劉備卻感覺到了一股寒意。   陳孟說了這麼多,關鍵其實就一條:   徐州這地方,以你的實力,根本守不住!   相反,你占據這裡之後,可不光隻有一個袁術會盯著你這塊肥肉!   而且,你現在手下的四千丹陽兵本就是不穩定因素!   在你將他們完全收歸己有之前,你敢入主徐州,他們就敢背後捅你刀子!   綜上,現在入主徐州就是一步錯棋!   這一步走錯了,後麵步步都錯!   劉備久久沉默,眉頭時緊時鬆。   陳孟見他被自己說動,心中有些激動。   接下來,劉備勢必會采納老爹的建議!   他已經在期待,係統會給自己什麼樣的獎勵了。   不料,劉備在思考良久之後,卻是輕輕搖頭:   “玄空所言,皆是憑空臆測,實在難以讓我信服。   除非……”   陳孟詫異:“除非什麼?”   劉備臉上再次露出笑容:“除非,你真的是大賢良師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