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公瑾,嘗嘗,這就是香……伯言!自己盛點滾出去吃,口水都快掉鍋裡了!” 彌漫著香氣的房間中,陳孟和周瑜分坐在圓桌兩旁。 陳孟無愧於一個兄長的基本素養,不斷給小老弟夾菜倒酒。周瑜原本還說自己不喜食雞,但吃了第一口之後,就表示我想再嘗嘗。 沒一會兒的功夫,大半隻肥雞就被他嘗完了。 原本英俊白皙,仿佛發光的臉,也因為幾杯沛國春下肚顯得有些醺紅。 “想不到,兄長除了才華驚世,竟對庖廚和釀酒之道也涉獵頗深。” 周瑜一邊撈盆中的香菇,一邊心悅誠服道:“這真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菜肴,喝過的最好喝的酒。” “這算什麼。” 陳孟擺了擺手:“這一批香菇收了,我把雞精做出來,那才會顛覆你的味覺。 回頭留個地址給我,我給你快,嗯,我托人給你帶過去。” “能被兄長如此看重的東西,想來定不簡單。” 周瑜也不跟陳孟客氣:“那就先在這裡謝過您了。” “那你可謝的有點早,我這還有好東西沒拿出來給你看呢。”陳孟說道,“我想,伯符在給你的信上,可沒少提我給他的那桿霸王戟,對吧?” “兄長所言甚是。” 周瑜有些無奈:“這幾次,伯符給我的信件,內容相比以往幾乎多了一倍。而多出來的那部分內容,基本都是關於那霸王戟的。 僅僅是一句‘吾乃當世霸王,當佩霸王之戟’,就能提上好幾次。弄得我現在收到他的信,都不想拆開看了。” “哈哈哈,我就知道他得滿世界去炫耀。” 陳孟看著周瑜:“公瑾,你說實話,你得知伯符得到霸王戟之後,心中可有羨慕?” 周瑜點頭。 他給人的印象,雖然一貫都是出身名門,儒雅俊秀。但實際上,他一直都向往馳騁疆場,指揮萬千兵眾征戰四方的生活,也跟魏延他們一樣,對那位古往今來硬戰第一,沖陣掠敵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懷有過憧憬之情。 自然也就幻想過,手持霸王之戟,化身無敵霸王。 結果,這個幻想現在成了孫策專屬。 雖說那是自己交情極好的義兄,可周瑜心裡除了羨慕之外,看他有事沒事就在自己這裡炫耀,心中還是有些不服的。 喝到現在,陳孟其實已經看出,周瑜,是真正意義上的心高氣傲之人。 這裡的心高氣傲並非貶義,不是那種看不起任何人的欠抽做派,而是指表麵溫和開朗,實則心氣極高,且傲骨極重。 同樣是做事,周瑜就喜歡找那種難度大,並且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手。 這樣事成之後,才能顯出自己要高於別人。 陳孟覺得,原本歷史線上,他後麵賣家幫助孫策,可能也跟這性格有關。 跟孫策關係好,互相欣賞,親如兄弟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輔佐孫策建功立業這件事,難度真心大,且有挑戰性。 否則,你無法理解這麼個極其聰明的黃金級大才,會不顧自身階級背景,去一門心思地幫孫策。 相對的,這種性格的周瑜,碰到任何無法讓他真正服氣的人和事情,都會讓他本能地產生不適。 比如這次的霸王戟。 孫策的能力雖然已經相當強,但很顯然,還達不到那種讓周瑜服氣的地步。 “接下來,你就不用羨慕了。” 說著,陳孟邁步走向裡屋,抱出一隻長方形的盒子。 將盒子打開,周瑜隻是掃了一眼,便豁然而起: “這是,號鐘?!” “嘿,就知道你識貨。” 陳孟笑著道:“不過,這不是傳說中齊桓公的那張號鐘,而是孝武皇帝時期,協律都尉李延年仿造還原製作,背麵還有孝武皇帝題字。 隻可惜,李延年製出此琴後沒多久就去世了,製作之法沒有流傳下來,眼前的這架號鐘,也就成了世間獨一無二的絕品。” 他說著,將這張號鐘琴從盒中取出,放在周瑜麵前:“伯符說,公瑾精通音律,他人奏樂之時,哪怕僅僅是一絲一毫的錯誤,都能精準無比地點出。故有‘曲有誤,周郎顧’之美稱。 所以我覺得,隻有你這樣的大才,才真正配得上這張名琴。” 周瑜沒說話,而是先起身到屋外,仔仔細細地洗了手,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 之後才再次坐回桌前,雙手小心翼翼地撫摸了幾下琴身後,輕輕一撥琴弦。 略顯激昂的清越琴音,隨之傳出。 由於沒有親手調琴,這琴音和他想象中有所不同。 他卻立刻就適應了這張琴,之後,便在依舊沒有調琴的情況下,完完整整,一音不錯地彈完了整首《高山流水》。 陳孟輕輕拍手,將自己曾經給蔡琰的評語又拿了出來: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公瑾琴藝高超,為兄佩服!” 周瑜雙眼一亮,嘴角揚起,顯然十分受用。 但他畢竟是士族名門出品,不是孫策,比較能繃得住,因此並未笑出聲來。 平復了一下情緒,周瑜起身,對陳孟深施一禮: “無功不受祿,不敢受兄長如此重禮。” 陳孟嗬嗬一笑。 你話是這麼說,可你行完禮之後雙手別按琴上啊。 轉念一想,士族嘛,不能你給我就要。 得含蓄,得盛情難卻。 於是陳孟手一揮: “我既是你兄長,那兄長贈禮,你可不能拒絕。 況且,我觀此琴與公瑾仿佛天生契合,將它贈你,我想,若是此琴有靈,應該也是非常高興的。” 周瑜心裡這叫一個舒坦,覺得這位初次見麵的兄長不僅是個出手大方的人才,說話還好聽。 “話雖如此,可我還是受之有愧……” “讓你收著你就收著,差不多得了!” 又經過了一番拉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周瑜最終“勉為其難”地收下了號鐘琴,並當著陳孟的麵開始調琴弦,喜悅陶醉之情,溢於言表。 見火候差不多了,陳孟問道: “還不知公瑾接下來有何打算?” “打算?”周瑜抬起頭,“不知兄長指的是……” “亂世已至,各方割據紛爭,天下局勢未定,正是我輩一展才學之良機。” 陳孟說道:“我觀公瑾,身負大才,亦非甘願此生老於臨泉之輩,何不擇明主,一展自身大才,實現心中抱負?” “兄長所言甚是。此事,我亦仔細思考過,也曾想要等待時機,在伯符最需要我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 周瑜笑著搖頭:“然而現今,伯符得兄長和陸公相助,已與劉繇結親,不日就將進據江東。料想當地世家大族也不太過抵抗。” 他雖沒明說,但話裡的意思很明顯。 接下來,孫策據江東一事會相當順滑,難度不會太大。 這不符合他想做常人不能做之事的預期。 陳孟也笑了。 想給自己上難度?找劉備啊! 老劉那都難成啥樣了! 可以說,別的沒有,就光剩難度了! 之後,哥倆又是一陣吃喝。 待兩鍋香菇燉雞和其他幾個小菜都炫得差不多,見周瑜的眼神已經開始有些迷離了,同樣喝高了的陳孟,強撐起自己最後的那點理智,過去一把攬住他的肩膀,說出了自己的意圖: “公瑾,要不要與我同去小沛,輔佐劉豫州?”
第七十五章 上難度!(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