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預定(1 / 1)

因為對荀梅的印象很不錯,坐下聊天之後,陳孟也是越看對方就越是順眼。   如果有這樣一位各方麵條件都不錯,關鍵還特別崇拜和想念老爹的女子做自己的後媽,陳孟真心覺得不錯。   雖然近些日子,陳孟總是因為陳群動不動就上小棍的行為而惱火,內心深處,他很清楚,阿父是關心自己的,隻是最近開始狂暴化了。   作為兒子,有責任也有必要,讓他過得好一些。   陳孟這個做兒子的同意了,而且他也代表陳紀同意了,事情就談得很順利了。   因為來之前惡補過相關的知識,陳群和荀梅兩人婚事的大框架和小細節,很快就被陳孟和荀攸一一敲定。   至於荀彧,到時候給他個總結性的概括好了,反正他也不可能不同意。   之後,荀梅紅著臉離開,陳孟則拉住了同樣想要離開的荀攸,開始與他大聊特聊。   當前這種情況,荀彧不可能投靠劉備,這讓在這方麵不撿就算丟的陳孟覺得,自己痛失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紫金級招攬。   別的不說,單是那之前從沒見過的大師級技能會是個什麼水準,就足夠令他心癢了。   沒想到,這都沒遺憾多久呢,眼前就出現了一個準紫金級的荀攸。   不能放過,必須不能放過!   哪怕現階段沒法招攬,也得先預定了再說!   仔細攀談之後,陳孟這才知道,荀攸此番來鄄城,一是為省親,二則也是為了荀梅的婚事。   與荀彧在認下荀梅做女兒之前,一直拿她當妹妹不同,歲數更大,成熟更早的荀攸是一直都拿荀梅當女兒看的。   論對荀梅的關照和愛護,他做得甚至比荀彧更多。   算算,四十多歲的侄子,一直拿三十多歲,名義上的堂姑當自己的女兒對待。   現在堂姑成了三十多歲的堂叔的女兒,自己又跟她成了兄妹。   想到這裡,陳孟不禁再次感慨漢末士族這復雜的家庭關係。   荀彧當然也知道自己這個堂侄在荀梅心中的地位。   所以,前不久在得知陳孟即將代表陳氏過來商議陳群、荀梅二人婚事後,便去信給荀攸,讓他也參與其中。   荀攸得到信之後立刻從荊州出發,今天一早剛剛抵達鄄城。   至於,他現在為什麼會在荊州,簡單點說,就是當初計劃刺殺董卓事敗,進了大牢之後沒多久,董卓就被呂布這位滅爸給滅了。   荀攸也因此免死,被放了出來。   並重新經過考核,出任官職,還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之後,他又得到了任城相的offer。   但他沒去。   而是覺得蜀郡地險城堅,百姓富足,適合自己一展身手,便請任了蜀郡太守。   隻可惜,走到一半,就因道路不通,停駐在了荊州。   計劃雖然受阻,但他並沒有去投靠在荊州風評極佳的劉表,哪怕劉表曾多次派人去請。   荀彧對曹操,也多次誇贊過荀攸的大才,並希望曹操能以禮相待,將他請來。   曹操覺得荀彧有些過於抬高自己的堂侄了,卻也尊重了他這位子房的意見,多次派人送禮寄信。   但每次都是被婉拒。   上次曹操跟陳孟喝大了,還提過此事。   或許是因為荀梅的關係,荀攸對陳孟這位自來熟的弟弟,態度十分的和善,也頗為健談,陳孟無論問什麼,他都沒有隱瞞。   “劉景升此人,雖因定荊州時與當地士族妥協太多,以至現今無法聚集荊州全部力量,向外擴張,但他在荊州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說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荀攸說道:“僅辦學一事,就讓萬千士人學子收益良多。   私以為,便是當年的太學,與之相比也是略遜。”   陳孟點頭。   這些他都知道。   而且他還知道,荀攸所說的那因劉表辦學而受益良多的萬千士人裡麵,說不定就會有剛剛從徐州遷到荊州沒多久的諸葛亮。   “兄長是因為那裡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才留在那裡的?”陳孟問道。   “正是。”   荀攸笑著道:“那裡藏書極多,許多都是我慕名許久但無緣觀看的,此番正好得償所願。”   “兄長正值壯年,韜略機變更是堪稱世間無對,如何甘心接下來的日子裡,隻是每天讀書,而忽視天下?”   反正都是自己人了,陳孟說話也就變得直白很多:“我敢肯定,兄長內心深處其實是想成就一番事業的,所以,您的顧慮是什麼?”   荀攸搖了搖頭,沒說什麼。   見狀,陳孟立刻起身:   “不知不覺,已經到吃飯的時間了。   不瞞兄長,我略懂庖廚之事,今日與您相見,當一展身手,以此表達我對您發自內心的尊敬。”   荀攸本能地感覺陳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仔細一想,反正都已經算是自己人了,而且就做一頓飯而已,陳孟總不會給自己放毒吧?   “那,我便卻之不恭了。”   荀攸笑著道:“不過玄空,我其實也是懂些庖廚之道。如果你做出的飯菜很是稀鬆平常,可不要指望,我會違心稱贊。”   ……   一個時辰過後。   “奇哉!妙哉!   這世間,竟有如此美味!若非剛剛咬到舌尖,口中仍是陣陣疼痛,我真的會以為自己在做夢!”   荀攸對著麵前的四菜一湯不斷發出驚呼,手中筷子一點都不停。   “兄長,別光吃啊,嘗嘗這酒。”   陳孟一臉殷勤地給荀攸滿上:“看見這一小壇了沒有?自釀這沛國春到現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沒見過比這更好的!   不瞞您說,曹公都沒福分嘗!至於我今天送給仲父的那三十壇,更跟這沒法比!”   荀攸端起杯來一飲而盡,但立刻就被嗆得咳嗽不止。   “好酒,好酒!”他大聲稱贊。   “我沒說大話吧?”陳孟又一次給他滿上,“再仔細嘗嘗。”   前後嘗了半壇,饒是荀攸身體健壯,且酒量不凡,也是有些暈頭轉向,整個人看上去更加的不機靈。   見火候差不多了,陳孟笑嘻嘻地問道:   “兄長,這回應該能跟我說說,您到底是因為什麼顧慮,而不擇明主而事了吧?”   “劉景升,自守尚可,進取不足。”   荀攸對劉表,給出了跟陳孟當初同樣的評價。   之後,他盯著陳孟看了許久。   當陳孟都被看得感覺有些詭異時,就見荀攸移開目光:   “至於曹公,有雄才,有大略,更有英雄氣,可稱明主。   但,終究是宦官之後。你有所不知,仲父年紀小我一些,沒有經歷過家族被宦官欺壓的階段。   那個時候,荀氏一點錯都不敢犯,生怕被宦官們抓住把柄。   阿梅的阿母,就是因為被誣陷之後,為了不連累光慈叔祖和荀氏,才不得不去死。”   荀攸嘆了口氣:“所以,在曹公被朝廷真正承認,並能夠代表朝廷之前,我不會為他效力。”   “這樣啊……”   陳孟笑了笑:“我倒是知道一個好去處,不知道兄長願不願意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