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立約(1 / 1)

“說到看書……”   陳孟看著荀攸:“兄長,可知何處藏書最精,最多?”   荀攸不知道陳孟為何會把話題往這方麵引,但也如實道:“荊州劉景升處,雖藏書頗多,但也不過千卷。   若論藏書之豐,近百年時間裡,當屬蔡中郎。據說,他遇害之後,留給家人的藏書,僅僅是公開出來的數字,便有四千餘卷。且其中,大多都是常人聞名而不可得的秘本。”   陳孟微微一笑:“那如果,我能讓兄長看那四千餘卷藏書呢?”   荀攸拿筷子的手微微一顫,之後輕輕搖頭:   “玄空想法不錯,但這不可能。蔡中郎一生不愛財,隻愛藏書,他的後人又怎麼會願意把他奉若至寶的藏書拿出來,讓別人觀看?”   “兄長有所不知。”   陳孟笑道:“蔡中郎之女蔡昭姬,不日就將與我成親。到時候,兄長無論想看什麼書,我都能給你送去。”   荀攸的手又是一顫,想了好久,才有些期待地問道:“這,弟妹能願意嗎?”   “書這東西,不就是讓人讀的嗎?”陳孟一揮手,“如果隻是用來收藏,那反倒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書存在的意義?”荀攸好奇,“什麼意義?”   “書是人進步的階梯啊。”   陳孟反問:“既然是階梯,不就是讓人走的?把階梯藏起來束之高閣,兄長不覺得這是一種浪費嗎?”   “書,是人進步的階梯?”   荀攸雙眼一亮,盯著陳孟看了許久,這才感慨道:“我雖讀書頗多,但在境界方麵,還是遜色玄空。”   陳孟不解:“那在這之前,兄長對書的理解是什麼?”   “在我看來,書應該是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的底蘊。”荀攸說道,“既是底蘊,當作為家學來秘密傳授,不可隨便公開。”   陳孟懂他這話的意思。   士族對書籍,正確地說是對知識的珍藏乃至壟斷,是他們保持自身優勢的途徑之一。   且跟後世不同,這個時代,書還是特別珍貴的東西。   像關羽,早年機緣巧合得到過一卷《左傳》,一直被他視若至寶,沒事就拿出來翻閱,熟到能背。   且,隻有在他看來極為親近的人,才能從他那借閱此書。   迄今為止,符合要求的隻有劉備、張飛和陳孟。   故而,一個人想要讀書成才,難度極大。   不僅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買書和借書,更要有關係。   否則,無論拿出多少錢,有書和知識的士人不借你,不教你,你也什麼都學不到。   “我就不這麼想。”   陳孟說道:“我認為,書這東西就應該廣為流傳,比如,如果我能讓小沛的百姓們實現看書自由,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收獲一批有才學的人才。   兄長,我在與昭姬成親以後,會盡快開始做這件事。”   “玄空啊,你想得還是太簡單了。”   荀攸搖頭:“且不說此事能帶來怎樣的效果,以及你要如何說服弟妹。單說此事的實施,想要讓書廣為流傳,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找一群與你誌同道合的有才之人,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你一起抄錄書籍。   而且,此事頗為耗時……”   “這一點,兄長不用擔心,我有辦法。”陳孟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最遲不過兩年,我就會讓你看見成效。”   “哦?”   荀攸見陳孟不像是在信口雌黃,頓時來了興趣:“那,我就要看看,玄空到時候能做出怎樣的成就了。”   “別光看看啊兄長。”   陳孟一把拉住荀攸的手:“不如這樣,我與兄長立個約定。如果兩年之內,我能將此事做出可以讓兄長認可的成就,兄長就遷居小沛,為劉豫州效力,如何?”   “讓我認可的成就?”荀攸笑了,“玄空不怕到時候,就算做出了成就,我也故意不認可你?”   “我相信,兄長不是那樣的人!”   看著陳孟那一臉的真誠,荀攸想了想,輕輕點頭:   “那好,這約定,我應了。   但是玄空,我醜話要說在前麵,如果你做出的成就不足以讓我認可,我點評起來,可不會留任何情麵。”   “哈哈哈,兄長放心,我會在小沛提前給您準備好住處的。”   陳孟心情大好:“來來來,喝酒喝酒!”   ……   自此,陳孟來鄄城的兩個任務,即讓曹操不催促劉備出兵,爭取時間,以及為阿父敲定親事,全部完成。   而且,還有了荀攸這麼個意外收獲。   真的不虛此行。   接下來的時間,他還是每天照常跟曹昂去曹操和丁夫人那裡問安,之後便去荀府。   目的,當然是跟荀攸培養感情。   這期間,戲忠在按照陳孟的藥方和方法開始服藥休養後,身體狀態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   甚至都能試著跑一跑、跳一跳、騎一騎馬了。   這更讓陳孟確定,這位胃裡長的,是個良性腫瘤。以後如果得到手術類的技能,抽空把腫瘤切除就能一勞永逸了。   因為此事,戲忠的家人將陳孟以極高的規格請到府上做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感謝救命之恩。   陳孟在鄄城的名聲,一下子就響了起來。   求見的帖子,跟雪花一樣不斷往曹操府上送,曹昂都有點收不過來了。   而陳孟,隻見了其中一個。   東阿令,棗祗,棗叔禮。   當初能找到香菇,還是多虧了他給曹昂的那個香囊。   這位曹操集團的農業專家,皮膚很黑,但很精神,而且一見到陳孟之後,態度就極其熱情。   其頭頂,金光閃爍。   曹操手下人才濟濟,這一點不服真的不行。   之後,兩人大談農業方麵的東西,陳孟精通級的種植技能畢竟不是吹的,很快就讓棗祗驚為天人。   而陳孟,也從棗祗這裡獲得了許多以往未曾接觸到的東西,覺得如果結合自己在小沛的農業舉措,會讓更多的人接受,並大大提高征糧效率。   這是一種雙方都認可的雙贏。   很快,半月期至,陳孟一行離開鄄城,曹昂和棗祗親自相送。   曹操和荀彧靜靜看著一行人遠去,許久,曹操輕輕一嘆:   “真不知,劉玄德到底有何奇遇,竟能讓他如此心甘情願地輔佐。   允誠自不用說,那名為魯肅之人,聽說也是因為他才去小沛的,真的是位不凡之才。”   荀彧點頭,顯然是對魯肅的才能頗為認可。   想了想,他看向曹操,低聲問道:   “曹公真的放心,讓叔禮去送他走?   您應該知道,叔禮是太平道眾,您就不怕,他會就此隨玄空一起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