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納山脈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中南部、梅塞塔高原的南緣,如同一個突現的階梯,山脈綿延約四百多公裡,最高海拔1324米,將梅塞塔高原南部和瓜達爾基維爾山穀分隔開來。瓜達萊特河與瓜達爾基維爾河都是從這裡發源並流淌在它的南北兩端。高大的聖櫟、栓皮櫧和矮小的地中海灌木遍布山中。飛禽走獸種類繁多,除了伊比利亞猞猁,狼、黑鸛、水獺、麝香貓和鼴鼠,還有大量的黑雕、金鷹、兀鷲、遊隼、鷹等猛禽。 順著洶湧向西的瓜達萊特河,迦太基的軍隊在遍布著常綠灌木林的小路上緩慢地逆流而上。昨晚在林中升起的濃霧還沒有完全消散,地麵濕滑不堪,行動十分不便。蒙毅率領著西西裡的老兵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哈米爾卡居中壓陣,而阿德巴爾的努米底亞人則在一公裡之後緩慢地跟隨。希勒諾斯在蒙毅身邊喋喋不休,不時地給他介紹著山上的植被和動物,這個希臘學者在伊比利亞生活了十幾年,對這裡的風土人情無比的熟悉。 第二天,隨著大軍不斷地深入,山勢也在漸漸地攀升,原先相對平緩的河水因為河道的變夾而變得越來越急促澎湃。低矮的灌木林慢慢被高大的聖櫟林所取代,由於陽光終年無法穿透而使得整個環境變得幽暗無比,仿佛在夢境中行走一般。周圍出奇的安靜,沒有鳥鳴、沒有蟲叫,隻有嘩嘩地流水聲和士兵盔甲武器的撞擊聲,整支軍隊如同一條沉默蜿蜒的長蛇,在林間慢慢地遊動。蒙毅警惕地注意著四周,前出一裡的偵察兵沒有發回任何警示,但是蒙毅絲毫不敢大意,連饒舌的希勒諾斯也察覺到了異常,悄悄告訴他現在快要進入巴斯特塔尼人的領地了。蒙毅讓傳令官向後提醒部隊提高警惕,隨時做好戰鬥準備,由於路麵狹小,無法排列成戰鬥隊形,蒙毅隻能命令部隊放緩腳步,盡量使隊形保持密集。後方居中的部隊也傳來了此起彼伏的警戒聲,看樣子哈米爾卡也注意到了危險可能就在附近。 穿過一片密林後,河道在這裡突然拐了一個大彎,前方出現了一大片空曠的草地,草地邊緣密布的樹林裡仿佛可以埋伏下千軍萬馬。蒙毅的戰場直覺讓他隱隱覺得有點不對,急忙命令全軍停止前進並快速排列成戰鬥隊形,同時讓人去通知後方的哈米爾卡。還沒等到訓練有素的老兵們排好陣型,密林中突然響起了急促的鼓聲,緊接著在尖利地吼叫聲中無數長短不一的標槍劃破了天空,刺耳的破空聲夾雜著受傷的士兵的慘叫聲頓時充斥了整個林間。 “有敵襲!有敵襲!不要亂!快速布陣!” 蒙毅一邊大聲指揮著一邊揮刀連續斬斷了幾根沖著自己而來的標槍,對麵密林中頓時響起了一陣驚嘆聲。久經戰陣的西西裡老兵經過了短暫的混亂後很快就穩定下來,並且根據平時的訓練馬上布成了以百人隊為單位的一個個圓陣。標槍還在不斷地投射中,除了最初造成了小部分殺傷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被圓陣所設的盾牌所阻攔。隨著一聲粗獷的號角,狂呼聲從四麵響起,蒙毅透過盾牌的縫隙看到,從密林的霧氣中魔幻般地沖出了無數的戰士,這些伊比利亞人麵色灰白、身材中等,大部分人身上都隻穿著布衣,少數人戴著希臘式的頭盔,但是每個人手中都握著閃閃發光的彎刀,在吶喊聲中沖向了迦太基軍的圓陣。 兩個民族的碰撞瞬間爆發了,迦太基軍隊由白色盾牌組成的圓陣宛如一朵朵白色的雛菊,剎那間就被灰黃色的人海所淹沒。圓陣外圍持盾的士兵在對方地猛烈沖擊下拚盡全力支撐著,內部的士兵則不斷地用長槍從縫隙中向外猛戳。在慘叫聲中,一波波的巴斯特塔尼人倒在了盾牌麵前,彎刀隻能在堅硬的盾牌上砍出一片片的火星,卻無法攻破對方堅固的陣型,而對方致命的長槍卻在不斷地索取著已方的生命。巴斯特塔尼人兇猛的攻勢如同巨浪沖擊礁石一般,除了留下滿地的浪花,卻始終無法撼動礁石。 就在對方的攻擊陷入停滯時,在迦太基軍陣的後方傳來了陣陣的號角聲,哈米爾卡和阿德巴爾的援軍趕到了。在努米底亞騎兵殺入敵陣的一瞬間,巴斯特塔尼人的士氣立刻土崩瓦解,所有人都開始轉身向著密林逃去,努米底亞人則在身後歡快地追殺著,阿德巴爾一直帶人沖到林子邊上才命令停止追擊,騎兵在這樣茂密的樹林裡是無法施展開的。 這場戰鬥的結束就如同開始一樣迅速的讓人措不及防。蒙毅立刻讓士兵打掃戰場,努米底亞人則負責戒備,以防對方殺個回馬槍。迦太基方麵傷亡極小,隻有數十人因為標槍所傷,希勒諾斯嚇得暈倒在了陣中,所幸沒有受傷,而巴斯特塔尼人則遭受了慘重的傷亡,這次伏擊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打掃完戰場後,哈米爾卡讓受傷無法行動的士兵坐在馱運補給的馬背上,全軍繼續開始行軍。醒過來的希勒諾斯一路上變得默不作聲,臉色像伊比利亞戰士般的蒼白。 在擊潰了當天的伏擊之後,連續兩日的行軍都相當的平靜,對方隻是偶爾在密林中探頭偵察一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而迦太基人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全軍緩慢地前行,每天夜晚宿營時密林中的巴斯特塔尼人都會不間斷地進行騷擾,在被蒙毅率隊深入林中斬殺了數十人後才有所收斂。在第五日的中午時分,迦太基軍隊終於抵達了瓜達萊特河穀處。 群山環繞中的河穀如同鑲嵌在莫雷納山脈中的一顆翠綠色的寶石,這裡物產豐富,牛羊眾多,在附近的山上已經探明了多處銀、銅、鉛等礦藏,實在是一個聚寶盆。河穀裡生活著多個塞爾特伊比利亞部落,曾經強大的塔爾特蘇斯王國就建立在這裡。 當哈米爾卡等人終於可以看到河穀盆地的時候,首先在他們麵前出現的是數千全副武裝的當地人組成的軍陣,在隊伍後方不遠處有一座中等規模的城鎮。麵對著對方亂哄哄的隊伍,迦太基軍隊立刻有條不紊地擺好了戰陣。哈米爾卡看著對麵隊伍裡豎起的旗子轉身問希勒諾斯: “對方是哪個部落的?和前幾天襲擊我們的是同一批人嗎?” “這個嘛,對方肯定是巴斯特塔尼人的一支,但是這附近有好幾個相同的部落,不知道襲擊我們的是不是他們。”希勒諾斯抓了抓腦袋不太確定地回答道。 這個時候,對麵隊伍中沖出來三個騎手,站在離哈米爾卡不遠的地方用當地的語言大喊了一陣。哈米爾卡皺著眉頭問希勒諾斯: “他們在說什麼?” “他們說我們的到來冒犯了神靈,要我們馬上離開,不然就派一個勇士來和他們單獨打一場。如果能夠打贏他們三個人,就能夠得到他們全族人的尊敬。因為他們是神選的勇士。”希勒諾斯翻譯完聳了聳肩膀。 “哦,這樣倒是蠻簡單的呢。可是讓誰去打呢?”哈米爾卡自言自語道。 “他們指名要那個在伏擊戰時在馬上斬斷標槍的勇士。”希勒諾斯說完轉頭看向了蒙毅。 蒙毅苦笑了一下,縱馬上前,經過哈米爾卡時做了個揖道: “哈米爾卡大人,既然對方指名找我,那我就去會會他們吧。如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話。” “善之善者也。”哈米爾卡笑著回答了下半句。 看著蒙毅單騎橫槊前去應戰,迦太基軍陣爆發出了震天動地地歡呼聲:“麥勒卡特.蒙!麥勒卡特.蒙!”的吶喊聲不絕於耳。而阿德巴爾則在心裡偷著笑那幾個自尋死路的傻瓜。 對方見蒙毅單騎過來,互相確認了一下正是那名斬標槍的軍官後,站在最前麵那名騎手便高舉著彎刀在身後隊伍的助威聲中向蒙毅沖來。蒙毅也不躲避,雙馬交錯之際舉槍架住對方的兵器,槍桿一個橫掃便將對方打下馬去。對方身後的隊伍瞬間鴉雀無聲,而迦太基軍隊則搖旗吶喊、金鼓齊鳴。 蒙毅立住馬,舉起槍對著另外兩個不知所措的騎手發出挑戰的信號,那兩個伊比利亞勇士一咬牙,一個持槍一個舉刀,分成左右兩翼向著蒙毅一起沖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視著這場較量,隻見蒙毅並不慌張,等到三馬交錯之時,他在馬上一個鐵板橋,輕鬆躲過了對方同時發起的攻擊,蒙毅還未起身手臂已動,趁對方防守空虛之際一桿將對方持刀的騎手捅下馬去,隨後馬上起身撥轉馬頭,這時最後一名持槍的騎手也已經回轉身形,再次拍馬沖向蒙毅,蒙毅側身讓過對方的兵器後,槍頭直接砸在了對方的頭盔上,在全場的驚呼聲中,最後一個騎手也應聲落馬。在伊比利亞人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中,後方城門緩緩打開,一隊珠光寶器打扮的貴族隊伍從城內魚貫而出。 “走吧,應該接下來就是談判了吧。”哈米爾卡招呼著希勒諾斯,第一次見識蒙毅武功的希勒諾斯依然還吃驚地張著嘴巴,而哈米爾卡與其他迦太基將領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阿德巴爾路過蒙毅時笑著拍了下對方的肩膀打趣道: “怎麼下手這麼輕呀,當初打我時可沒這麼輕呢。” “誰叫他們不是努米底亞第一勇士呢。”蒙毅說完兩人一起笑了起來。 在伊比利亞人的眼中,勇者是最令人欽佩的,所以在談判中蒙毅受到對方族人的尊重甚至超過了哈米爾卡。而且當對方知道了蒙毅就是“麥勒卡特.蒙”的時候,那種崇敬就更加無以復加了。阿德巴爾私下裡偷偷問希勒諾斯,對方是怎麼知道這個稱呼的。 “好消息的傳播快如雷瑟夫的閃電。”希臘翻譯官用標準的迦太基諺語回答了努米底亞第一勇士。 哈米爾卡在河穀盆地設立了臨時大營,並立即通知莫雷納山以南、瓜達萊特河附近所有的伊比利亞人部落在三天之內都要派人來參加會議。而“麥勒卡特.蒙”的戰績也像風一樣快速傳遍了山南山北的各個部落。 麵對迦太基強大的軍事力量,任何一個當地人都知道對抗是什麼樣的結果,所以不到三天時間,所有山南的伊比利亞人部落都派來了代表,有些還是族長親自前來拜見巴西德家族的掌門人。毫不出人意料,談判進行的相當順利,塔爾特蘇斯的伊比利亞人非常痛快地就交出了當地礦藏的所有權,而做為一名經驗老道的政治家,哈米爾卡立刻投桃報李,宣布將開采的任務交由對方各家族長負責,而已方隻是參與管理並駐軍保護。同時迦太基將引進東方的先進技術提升采礦的效率和安全性,並答應將開采出來的銀礦收益給對方百分之五的抽成。這一係列舉措不但收服了山南各部族的人心還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生產積極性。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哈米爾卡留下少量的駐軍,並征召了一部分當地的部落戰士,主力部隊開始向著莫雷納山以北地區開拔,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那豐富的礦藏正在召喚著他,但是他同時將要麵對更為艱苦的挑戰。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海麵上吹拂的暖風正悄悄刮散伊比利亞半島內陸彌漫的霧氣。白銀之城那白石灰外殼的城墻在陽光地照耀下閃著漂亮的光澤,從大西洋處航行而來的船員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座如銀子般美麗的海港城市。 漢尼拔和蒙華正在加迪斯附近的海灘上進行著晨跑鍛煉,這是他們來到這個新世界後每天早上的必修課。早起的海鷗在天空中盤旋,退潮的海灘上留下了一片片的海草和貝殼,無數的小螃蟹從藏身的泥洞中爬出,探頭觀察著在海灘上兩個奔跑嬉笑的身影。兩名騎馬的衛士在後方遠遠地跟隨,在這個文明還未觸及到的蠻荒之地,危險依然無處不在。兩個男孩在跑完了將近五公裡的路程後便逐漸停下了腳步,他們一邊喘著氣一邊用手背擦拭著額頭晶瑩的汗珠,遠處身後隻能看到加迪斯海灣高聳的燈塔,白銀之城已經被曲折的海岸線上密布的棕櫚樹所阻擋。 漢尼拔和蒙華一屁股坐在了海灘上,眺望著遠方神秘莫測的大海。漢尼拔撿起身邊的一片小貝殼看了看就拋向了遠方。 “我小時候就夢想著能去探索大西洋,那裡是冒險家的天堂。”漢尼拔癡迷地盯著陽光下泛著金光的海麵。 “不知道這個海的盡頭是不是還有另一個世界。”蒙華雖然沒有大海情節,但是一樣正在進入青春冒險期。 “你有看過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嗎?”漢尼拔看著同伴。 “你所說的是亞裡斯多德的老師嗎?我的希臘文還不是特別好,隻能先挑選一些簡單的看,《克裡特阿斯》和《提邁奧斯》我不是看得太懂。”蒙華無奈地聳聳肩膀。 “你知道嗎?柏拉圖說在大西洋的對麵曾經有一個古老的大陸,大陸上有過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亞特蘭蒂斯。”漢尼拔的臉上充滿了神往的表情。 在梭倫九千年前左右,在赫拉克勒斯之柱的對麵,有一個被海洋包圍著的巨大陸地——大西洲,在這塊巨大的陸地上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在一個大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因為這個長子叫做“阿特拉斯”,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采用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係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養於波塞冬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 亞特蘭蒂斯首府是波賽多尼亞(海神市),代表大西洲的精粹——是文化、藝術和工藝水平的集中體現。這是一座紀念碑式的城市,是其它國家的典範。傳說中城市的經典模式,由一係列浮於海上的同心圓連接而成,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營,直徑接近2.5千米。連接兩個同心圓層的海洋通道景觀,從城市內部朝外觀望,可以見到城市的另一層:亞特蘭蒂斯的內海區域。右邊有座燈塔,兩座金屬雕塑支撐著巨大的燈,背景是中心城市的一些莊嚴建築。階梯的最高處,雕塑頭上的翅膀顯而易見,在亞特蘭蒂斯藝術中代表生生不息。城市的整體設計極盡可能體現各種藝術的巔峰,階梯通向一座綜合院校。 城市中心的輝煌建築具有天文學意義。城市的中心地帶,鍍金的音樂圓頂是天象館和其他一些公眾建築,並非所有人都有權進入中心城市中到處布滿的巨大山洞。緊貼入口的是金牛座標誌,以及男人和公牛。城市主要法典寫在一塊精細雕刻成透明的祖母綠上麵,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和土語。祖母綠安放在一個地下房間嚴密看守,是亞特蘭蒂斯最神聖的地方。 離城市不遠的山穀中掩埋著亞特蘭蒂斯的國王。這是個很深的山穀,專用作墓地,墓碑上記錄其人的一生。這裡不僅埋葬官員也有藝術家。相傳亞特蘭蒂斯擁有大量的公用建築,如波塞冬神殿、寺廟、圓形劇場、競技場、公共浴池等。 亞特蘭蒂斯的文明十分發達,社會已經有了明確的階級劃分。人口大約有1200萬,農業的分工細致,適宜的氣候可以每年收獲兩次,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而且有了係統的文字,已經開始使用貴金屬和合金,遠洋貿易繁榮至極。 亞特蘭蒂斯軍事組織極為嚴密,國土分為9萬個軍事區域,每個區域設一名指揮官,負責調度12名戰士、兩匹戰馬、一輛戰車及所需的一切供給。 在亞特蘭蒂斯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學成就是能源係統。能源係統的中心是磁歐石,其為六麵體(橫斷麵是六角形)的巨大柱體狀的玻璃樣物質,能吸收陽光並將其轉變為能源。設置在波塞多尼亞太陽宮中央能源所內,將其集中、增強,以不可直視的強光向世界傳播。 不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強大的亞特蘭蒂斯慢慢開始出現腐化現象,越來越多的人貪圖享樂。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偉大的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成為了永恒的傳說。 “實在太令人向往了,真希望能親眼見一次這個傳說的大陸。”蒙華聽完這個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也許哪一天等我們長大了可以一起出海去尋找這個神秘的國度。”漢尼拔對著未來充滿了遐想。 “我們現在就去找吧。”蒙華跳起身沖向了海麵,海水在他的腳下濺起一朵朵的美麗浪花。 “哈哈,那我一定會先在海底下發現亞特蘭蒂斯。”漢尼拔歡笑著跟隨著夥伴也沖進了大海中。 兩個懷揣夢想的男孩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嬉戲打鬧,遠處從白銀之城港口揚帆出發的船隻正在駛向大海的深處,仿佛將要去尋找那令人無盡遐想的夢幻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