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亞平寧——地震(八)(1 / 1)

當新的一年又如約而至時,身處險境中的羅馬進行了領導層的換屆選舉,北上平定山南高盧人叛亂的盧修斯.普斯圖密烏斯.阿爾比努斯在缺席的情況下第三次當選為執政官。但是不久後羅馬人便收到了噩耗,阿爾比努斯和他的軍隊在莫德納附近遭遇埋伏而全軍覆沒,馬吉魯斯率領勝利的博伊人砍下了這位執政官的頭顱,將它做成了酒杯。這次失敗令羅馬又損失了2.5萬人馬,而羅馬方麵則不得不暫時放棄了不久以前在皮亞琴察和克雷莫納建立的殖民地。為了接替阿爾比努斯的執政官位置,元老院不得不重新進行選舉,於是年邁的昆杜斯.費邊.馬克西穆斯第三次當選執政官,這位漢尼拔和蒙華稱之為羅馬最有智慧的人再次走到了前臺。費邊上任後立即接掌了已經卸任的獨裁官佩拉位於沃爾圖努斯河北岸的軍隊,而同時也被選為執政官的馬塞拉斯則繼續指揮原本駐紮在蘇伊蘇拉的部隊,以保護諾拉城不受漢尼拔的威脅。羅馬的兩位新任執政官現在將坎帕尼亞的南北道路都封鎖了起來。   漢尼拔將他的營地建立在了提法塔山上,從那裡他可以監視卡普亞和周圍的廣大地區。當春來到來時,他派遣了小漢諾去完成占領布魯提安(卡拉布裡亞)的工作,那個地區位於亞平寧半島的靴尖處,與西西裡隻間隔著狹窄的墨西拿海峽。在那裡小漢諾要為迦太基軍隊營造更大的活動空間並建立和迦太基本地之間距離最近的海路連接。小漢諾花了數月時間包圍並征服了佩特裡亞,隨後科森提亞也很快向他投降,隨著克羅托納和洛克裡港相繼快速淪陷,整個亞平寧的西南部海岸線已經皆在迦太基人的掌控之下了,努米底亞騎兵甚至在墨西拿海峽邊挑釁著羅馬人的封鎖艦隊。   就在小漢諾在半島南部攻城掠地之時,位於卡普亞的漢尼拔迎來了一位遠方的客人,由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派出的使節團在布魯提烏姆海域登陸。這片地區早在去年就被馬戈所征服,並且留駐了部隊。馬其頓使團在迦太基騎兵地護送下一路順利地到達了卡普亞,在位於提法塔山的迦太基大營中,漢尼拔隆重地接待了這些渡海遠道而來的朋友。   腓力.安提柯是馬其頓國王德米特裡二世之子,在其父去世時,他年僅9歲。於是由他的堂叔安提柯三世代為攝政,而在這位攝政王去世時剛好成年的腓力五世便開始了自己的實際統治。這位年輕的國王在即位之初就雄心勃勃地企圖掌握地中海世界的主動權。公元前220年,腓力五世與亞該亞同盟聯合反對希臘另一城邦聯盟埃托利亞同盟,然而這一戰事持續四年之久仍無結果,雙方終於在前217年簽訂和約。由於腓力五世在這次戰爭中獲利甚微,所以當他聽聞羅馬在特拉西梅諾湖慘敗的消息後,就一直在覬覦亞得裡亞海岸的羅馬保護地。這塊保護地對於馬其頓國王而言猶如芒刺在背,他對於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之事深懷怨恨,但之前卻顧忌羅馬人的實力而不敢有所行動。當坎尼會戰的消息傳到馬其頓時,腓力對羅馬的恐懼消失地無影無蹤,他迫不及待地派出了全權代表的使節團前往亞平寧南部,打算和那位降服了羅馬的男人締結聯盟。   “熱烈歡迎你們,遠道而來的馬其頓的朋友們。”漢尼拔率領著眾人在大帳裡接待了風塵仆仆的馬其頓人。   “偉大的巴卡統帥,我是代表馬其頓國王腓力前來的。”使團長色諾芬尼彬彬有禮地自我介紹道,“我們的腓力國王年輕有為,直接繼承了亞歷山大大帝的衣缽,他治理下的國家是整個希臘半島上最強盛的國度。”   “尊敬的使團長閣下,你們腓力國王的大名我早就有所耳聞,他剛剛成年便登上王位,致力於馬其頓在希臘世界的霸權,算的上是全希臘最有作為的一位國王了。”漢尼拔也順著對方的吹噓誇獎了腓力一通,這種外交辭令他早已動用自如了。   色諾芬尼非常開心,外麵都在傳說這個漢尼拔是個會吃生肉喝生血的野蠻人,現在在這位使團長看來全是羅馬人在造謠。你看看他的希臘語說得多麼標準,他的行為舉止多麼得優雅,再加上身後那幾位英俊威武的部將,說他是希臘人大家也會相信的,色諾芬尼不由自主地展開了聯想。   “我們的腓力國王一直非常得仰慕您,您在伊比利亞的成就很早就傳遍了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而這幾年又聽說了您一路遠程,尤其是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壯舉,更是讓人欽佩不已。我王恨不得率軍前來與你一同對抗邪惡的羅馬人,可惜當時希臘戰事繁忙,所以一直未能如願。現在又聽說您在亞平寧所創造的一係列非凡戰績,特別是坎尼之役的輝煌成就,對您無比佩服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所以特意讓我代表他前來祝賀,並給你送來五百塔蘭特的白銀犒勞將士們。”   色諾芬尼誇贊完就讓在外等待著的隨從搬進來了十幾箱沉甸甸的箱子。   “腓力國王實在太客氣了,他將來一定能做出如同亞歷山大大帝般的偉大成就,令世界為之震驚。”漢尼拔也接著吹捧對方道,反正誇人不需要花錢。   “尊敬的巴卡統帥,我們腓力國王早就對羅馬的到處侵略有所不滿,隻是奈何實力不足,所以一直在等待機會。現在看到統帥大人在亞平寧一路披荊斬棘、高奏凱歌,坎尼之戰更是天下揚名。所以特意派我等前來,希望能與迦太基結為盟友,生死與同,同共對付邪惡的羅馬人。”互相吹捧了半天後色諾芬尼終於講出了此行的真實目的。   “羅馬確實是個地中海的毒瘤,如不盡早鏟除將來必將危害到所有人。不過結盟之事事關重大,我還需要和部下協商一下方能答復貴方,請貴使先下去休息片刻。”漢尼拔委婉地回答道同時示意手下人帶馬其頓人去休息和用餐。   漢尼拔並沒有立刻接住對方拋來的橄欖枝,深諳政治的他明白結盟一事事關重大,自己隻不過是一名統兵將領,假如撇開元老院而單獨簽署這樣一份合約,將來即便是打贏了也會受到元老院那些反對派的攻擊。而且他也不確定在目前這種己方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有沒有必要讓一個外人分一杯羹。他等馬其頓人一離開便抓緊時間同蒙華等人商量起來。   “我看可以和對方結盟,多個朋友來分散和牽製羅馬人總不是壞事。”蒙華贊同道,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同意。   “我擔心馬其頓的加入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目前對半島南部那些希臘城邦的控製。”漢尼拔將心中擔心的事情說了出來。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不用多慮,腓力隻是馬其頓國王,又不是當年的希臘國王皮洛士,我們在條約中隻要加以限製,不讓他參與到亞平寧戰場上來不就好了。何況那些希臘城邦也未必會歡迎他來。”蒙華覺得不必過於擔心。   “可是我們也無法代表迦太基和對方簽約,畢竟這是兩個國家的軍事同盟,我們必須要有元老院的授權才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希勒諾斯提醒大家道。   “加泰羅雖然走了,但是和他一起來的幾名議員不是還在軍中嗎?他們既然是元老院派來的監察官,那麼就應該能夠代表元老院簽字。”蒙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漢尼拔馬上派人找來了那幾位議員——馬戈、米爾肯和巴莫卡。在聽完漢尼拔的描述後,這幾位老議員立刻應允了下來,他們已經在營中無所事事好久了,對於自己能夠在歷史性的時刻代表元老院擔當如此重任感到無比的自豪。於是漢尼拔馬上又找來了色諾芬尼大使,當著幾位議員的麵,雙方開始為這份重要的協議進行討價還價起來。   經過了一整天的討論之後,最終協議約定大家共同與羅馬作戰,不得單獨與對方講和,在戰爭結束之後,無論羅馬是否還存在,亞半寧的土地將由迦太基掌控,但是所獲得的希臘財產將歸馬其頓所有,同時伊利裡亞地區將歸屬於馬其頓王國,在合約的末端還附加上了雙方官方的神靈名稱以保證誓詞不會被任何一方所背叛。最後雙方代表都簽上了名字,馬其頓一方是全權代表色諾芬尼大使,而迦太基一方則是三位代表著迦太基元老院的議員。   腓力五世終於發動了他期盼已久地對羅馬的戰爭,做為第一次馬其頓與羅馬的戰爭而言,他選擇了一個不錯的時機。而對漢尼拔來說,他得到了一個堅定的海外盟友,可以幫助他分散羅馬人的精力。這場羅馬人稱之為漢尼拔戰爭的範圍與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整個地中海都會被卷入其中,而下一個加入的迦太基聯盟的國家又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