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警戒了一段時間,搞得人人自危。王威撤下搜查的健卒,稍稍穩定住局勢。 販夫走卒爭相入城,開始忙碌一天的生計。每耽擱一天,他們都承受著巨大的損失。 劉備袒露上身,背負荊條。他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長街上,儀態適然、大方。 沿途的百姓紛紛側目,已有好事者圍觀上來,嘰嘰嘎嘎地議論著。 關羽牽著矯健雄壯的赤兔馬,緊緊跟在劉備身後。馬背上的青龍偃月刀,掩藏在布巾下。 赤兔馬高大軒昂,旁人一看便知品相非凡。 賴雄安排好的細作,在人群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散播著事情的始末。 “此人看著像一名老卒,又有一種老卒沒有的貴氣,到底犯了什麼事?” “名震荊楚的劉皇叔都不認識,你還能做什麼營生。隻是我認識的劉皇叔賢良方正,今天不知怎麼淪落到如此境地了!” “昨天張翼德大鬧江陵城,把竇都尉的牙齒都打掉了。皇叔蒞臨,很可能是為了義弟賠罪,真是難為了此膝一屈,明明是竇輔囂張跋扈,汙蔑皇叔在先,張翼德才為兄出頭。” 百姓們滔滔不絕地議論,他們的好奇心徹底被激發,自覺地聚攏在劉備、關羽身邊,繼續瞅著人生中絕無僅有的熱鬧。 “不管怎麼樣,張翼德都是惹下了大麻煩,得罪竇都尉。皇叔負荊請罪,大有今之古人風範!” “聽說張翼德是屠戶出身,竟能結識皇叔這樣的帝胄兄弟,我心裡極為歆羨,要是誰願意這麼待我,我拚上性命都會守護他。” “皇叔是帝胄宗親,血脈高貴,又是和劉牧同輩的長者賢良,怎能強以筋骨為禮!竇都尉見好就收,不失為一段流傳千古的荊楚佳話。” 百姓的輿論,漸漸地擴散到士人身上。他們奔走相告,呼朋喚友,形成一股浩然的旋風。 “今日天朗氣清,真是傳播輿論的大好日子啊。”賴雄高坐酒樓,心態閑適逸致。 店家送來上好油酥果子一匣,又泡了一壺熱茶。 “吾等為皇叔造勢,會不會適得其反?”趙雲肅聲道。 “趙將軍多慮了,自古以來,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復雜,百姓有百姓的想法,士族有士族的想法,將士有將士的想法,如何進行統一呢?” “最簡單的辦法,便是引導輿論。很多時候,輿論都代表著人心。人們想要得知真實的事件始末,非常地艱難,他們大多主動或者被動跟著輿論走。” “皇叔賢良敦厚的作風,在此時此刻發生了質變。百姓更願意相信皇叔,而不是聲名不顯的竇輔,哪怕他的祖父是大將軍竇武。” 賴雄茶後閑言,和趙雲從容相交。毫不客氣地說,輿論能影響一個人的風評。 劉備從始至終都在養望,沒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一生都在屈身守分,等待天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下嶺南之行,便是劉備一生修德的驗證。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這一句話。天降大任,他將穩穩地承接住。 酒樓上,賴雄俯瞰著熙熙攘攘的長街,神馳意羨。賴氏對皇叔雪中送炭,顯得微不足道,打鐵還需自身硬。 皇叔在江陵城內每走的一步,都深刻地影響著南土的格局。 明決果斷,賢良方正,明主之姿也。 百姓、士人眾星捧月,自然而然地追隨著劉備,贊揚之聲不絕於耳。 “諸位,我弟翼德一時沖動,傷了竇輔都尉。今日備代弟前來負荊請罪,還請諸位讓出前路。”劉備奉身抱拳施禮,立即激起在場眾人的慕賢的狂熱興致。 “皇叔,我們跟著你一起去。竇都尉向來愛民,絕不會為難皇叔。荊州有劉牧,有皇叔,有竇都尉,實乃百姓之大幸也!” “是啊,這明顯是一場誤會,隻要解釋清楚了,竇都尉一定會諒解。皇叔奉屈江陵,已是我等招待不周。竇都尉要是在場,一定不會勞煩帝胄之尊負荊請罪。” 劉備閑庭信步,悠悠地走向竇府。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江陵的大街小巷,滿城轟動。 王威披堅執銳,帶著一隊甲士前來維持秩序。他們緊握著長矛、盾牌,為劉備清理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皇叔,有空到寒舍一聚。”王威不溫不熱地道。 “今夕有愧在身,不敢奉謁,擇日竭誠到尊府拜揖。”劉備略點點頭,謙遜有禮。 “皇叔先料著忙迫。”王威大跨步到前開路,端的是威武不凡。 劉備徑直來到竇府前,通稟來意,身後黑壓壓跟著一簇人,傾動竇府。 竇輔早前收到消息,在府內發了好大一通脾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我隻想讓張翼德死,將他碎屍萬段都難消我心頭之恨。為什麼來的是劉備,為什麼!” 江陵甲士開道,幾千百姓相隨。劉備的氣勢攀登到了頂點,隨隨便便泄露一點英雄氣概,都能鎮壓一方諸侯。 何況是成為廢人的竇輔! 竇輔要是真敢借題發揮,冒天下之大不韙教訓劉備,群情激憤的百姓一定會將他撕碎,他在士林中的風評,將會降低到穀點。 他的仕途要完,他的人生要完,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竇家的血脈,不能斷在他的身上。 竇輔好想酣暢淋漓地痛哭一場,將心中的委屈都宣泄出去。 “啟稟家主,劉琦公子前來拜訪。”管家提心吊膽地催促。 不等竇輔回答,劉琦已堂堂正正出現在他的麵前。 “當年中常侍曹節、王甫等操弄國家權柄,把天下搞得烏煙瘴氣,百姓紛擾。大將軍竇武站出來主持大局,請誅宦官,盡顯胸襟和氣魄,天下士人聞風而振。哪怕此事過去了幾十年,我父親依舊記憶猶新!” “皇叔誌慮純潔,一心匡扶漢室,和我父親是同一類人。當他得知張翼德向竇都尉行兇,羞愧難當,差點以為天都塌了。父親常稱竇都尉有乃祖之風,皇叔曾有所耳聞,他自發地負荊請罪,向竇都尉賠禮道歉。” 劉琦口若懸河,一邊觀察著竇輔的精神狀態,發現他今天沮喪頹廢,再沒有劉表口中“有造之器”的絕世風采。 “我知道了。”竇輔病怏怏地出現在人前,隻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地刺眼。
第五十七章:民心和輿論(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