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到了齊國之後,齊威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禮遇有加,而在一件小事上孫臏表現出的智謀,尤其令齊國君臣嘆服。 齊國君臣之間經常以賽馬來賭輸贏。田忌因為自己的馬比不過齊威王的馬,所以經常比賽就輸了。有一次,孫臏目睹了齊威王與田忌的賽馬之後,對田忌說:“您明日再與齊王賽馬,可下大賭注,我保您贏。” 田忌也很相信孫臏,一聽,當即與齊威王約定賽馬,並一注千金。第二天,比賽要開始了,齊威王的駿馬耀武揚威,十分驃悍。田忌有些不自信了,就趕緊問孫臏:“先生有什麼辦法,使我一定取勝呢?” 孫臏道:“齊國最好的馬,自然都集中在齊王身邊。我昨天看過,賽馬共分三個等級,而每一級的馬,都是您的比齊王稍遜一籌。若按等級比賽,您自然三場皆輸。可我們可以這樣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馬與齊王一等的馬比賽,必然大輸。但接下來,以您一等馬與齊王二等馬、以您二等馬與齊王三等馬去賽,就可保證勝利。因此從總結果看,二比一,您不就獲勝了嗎?!” 田忌一拍額頭:“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於是按孫臏的話去做,果然贏了齊威王。 田忌賽馬的這件事呢,也讓齊國人認識到了孫臏的聰明智謀,都交口稱贊。 再說說龐涓,龐涓在魏國掌控了軍權,總想靠打仗提高身份與威望。在孫臏逃走不久,他又興兵進攻趙國,打敗了趙國軍隊,並圍住了趙的都城邯鄲。趙國派人到齊國求救。 齊威王知道孫臏有大將之才,想要拜他為主將。孫臏卻推辭說:“我是殘疾人,當大將會令敵人恥笑。還是請田忌為將,才好。”於是,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隨軍出戰,暗中協助田忌,為他出謀劃策。 田忌接到國君的命令,就要起兵直奔邯鄲解趙國之圍。孫臏趕緊勸住,說:“先等等,咱們這麼遠去解趙國之圍,將士都會很勞累,而魏軍以逸待勞。再加上咱們也不一定是龐涓的對手,等我們趕到,邯鄲可能都已經被攻破了。不如直襲魏國的襄陵,而且一路有意宣揚讓龐涓得知。他必然放棄攻打趙國來自救。這樣,我則以逸待勞,形勢就大不同了!” 田忌覺得有理,便按計行事。 結果,龐涓聽到齊國攻打魏國的消息果然大驚,馬上率軍回救,就在這個途中,又被齊國埋伏的軍隊打得大敗,死傷兩萬餘人。就這樣,齊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幫助趙國的邯鄲解了圍,而龐涓也領教了孫臏的厲害。 為此,龐涓日夜不安,終於想出一條離間計:他派人潛入齊國,用重金賄賂齊國相國鄒忌,讓他除掉孫臏。鄒忌正因齊威王重用田忌、孫臏,惟恐有朝一日被他們取代,便暗中設下圈套,說田忌欲謀求大事,找人占卜吉兇呢。並作假證,告發孫臏幫助田忌,要奪取齊國王位。 由於龐涓派人早已在齊國到處散布謠言,說田忌、孫臏陰謀造反奪權,齊威王已有些疑忌,一聽鄒忌所說,勃然大怒,果然削去田忌兵權,罷免了孫臏的軍師之職。 龐涓大喜:“孫臏不在,我可以橫行天下了!”不久,就又統兵進攻韓國,韓國一看打不過,趕緊派人到齊國求救。 恰好齊威王逝世,他的兒子齊宣王繼位,知道田忌、孫臏是冤枉的,就又恢復了他們的職位,所以龐涓還是沒能避開孫臏。聽到韓國求救的事,齊宣王就問眾臣:救還是不救? 這時候朝臣分成了兩派,鄒忌主張不救,讓這兩國自相殘殺就行了,對齊國有利啊;田忌等人則極力要求去救,不救的話,一旦韓國被魏國吞並了,魏國國力又會大增,到時候他們再進攻齊國,齊國就危險了! 此時,孫臏在那含笑不語。 齊宣王就問他:“你也別光笑啊,該怎麼辦?”孫臏說:“救或者不救都不好。我們應該這樣:答應救韓,以安其心。但先別出兵,韓國雖然打不過魏國也會盡力,等韓國快要和魏國分勝負的時候,我們再真正出兵擊魏,這樣,攻擊已筋疲力盡的魏軍,不會有太大損失;拯救了已經快失敗的韓國,他們也必定感激。這樣,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嗎?!” 宣王一聽,佩服得鼓起掌來:“太好了!”便命田忌、孫臏統兵,伺機救韓。 等韓魏已打了段時間後,齊國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決定出兵。孫臏又謀劃說:不救韓,而襲魏國首都大梁,這才是上策。 有過之前圍魏救趙的經驗,齊國這次圍魏救韓那是輕車熟路啊!齊國這次直奔魏國的國都大梁去了。 龐涓得知這個消息,暴跳如雷,大罵孫臏啊,又來這一招。龐涓發誓與齊軍決一死戰,於是氣沖沖率師迎戰齊軍。田忌正準備迎敵呢,孫臏又製止了他。 田忌不解的問:“以逸待勞,這不是上次成功的戰法嗎?圍魏救趙那次就這麼打的。” “這次不同啊,龐涓滿腔怒氣來的,如果正麵交鋒,就算我軍贏了,也會有很大的損失。不如如此這般……”孫臏又說出了一條計策。 龐涓提兵趕到魏國時,齊軍已經撤離了。龐涓決心與孫臏拚個你死我活,於是拚命追擊。追擊前,他派人去數了數齊軍大營裡灶臺的痕跡,想看看齊軍有多少人。士兵回來一報,有十萬多個,龐涓大吃一驚:“齊軍這麼多人,我們不可輕敵!” 等追了一天,龐涓又派人去數齊軍遺下灶跡,隻剩五萬了。龐涓非常高興:“齊兵不想打仗,已經聞風喪膽,跑了一半人了!快追!” 等第三天,龐涓又派人去數,齊軍隻有三萬個灶了。龐涓再也抑製不住沖動,下令:“不顧一切,盡快趕過去,務必活捉孫臏!”自己更是披甲執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親自率二萬輕騎,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再說孫臏,這其實正是他的計謀,暗中增加軍隊,表麵上卻減少行軍飯灶,以示弱誘敵。在計算日程、地點後,他在馬陵道設下埋伏。馬陵道,是夾在兩山間的峽穀,進易出難。孫臏又讓人在道中一棵大樹上刮下大片樹皮,用墨寫上六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下”,然後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隻看樹下火把點亮,就一齊放箭!” 馬陵道十分狹窄,路旁邊都是障礙物,龐涓恨不得一步趕上齊國的軍隊,就吩咐大軍摸黑往前趕路。忽然前麵的兵士回來報告說:“前麵的路給木頭堵住啦!” 龐涓上前一看,果然見道旁的樹全被砍倒了,隻留下一棵最大的沒砍,細細瞧去,隱約見到樹身有字跡。因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龐涓叫兵士拿火來照,借著火光一看,那樹上麵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 龐涓大驚失色:“我中計了!”話音未落,四周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魏軍大敗,龐涓也被亂箭射死。齊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十萬人,俘虜魏國主將太子申。 這次戰爭史稱“馬陵之戰”,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而在這場戰爭中的兩個關鍵人物,龐涓和孫臏,讓各國見識到了鬼穀傳人的厲害。天下諸侯也聞風而動,趁機侵占魏國的土地,尤其是在秦國打敗魏國之後,魏國已經焦頭爛額,無力反抗。 而就在魏國眼看就要亡國的時候,另一個鬼穀傳人出現了,拯救了魏國,他的名字叫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