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戰國(12)1統6國(1 / 1)

李斯的《諫逐客書》是這樣說的:“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戎請來了由餘,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裡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些客卿,才得以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衛國的商鞅,實行新法,才使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裡,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魏國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魏國的範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才得以更加強大。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隻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嬴政聽了立馬醒悟過來,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之後,李斯也受到了重用,被任命為廷尉。在經過動蕩的秦國十年,李斯終於從一介布衣躋身秦朝權貴,這十年時間裡,究竟歷經了多少辛酸,又經過了多少危險,隻有李斯自己清楚。   而或許正是權力的來之不易,這也使得李斯對權力看得十分重。此時,想要實現自己更進一步,成為百世流芳的政治家,統一天下就是李斯下一步要輔助秦王做到的。   一日,嬴政在書房中偶然看到了一卷治理國家的書卷,隨手打開翻閱,隻看到紙上的句子每一句都鞭辟入裡,讓嬴政看的如癡如醉。隨著漸漸深入,嬴政激動不已,他連連感嘆“此人大才!當垂不朽!”並且說:“這書的作者實在是天才,倘若我能與這本書的作者暢談天地,那麼此生將無憾了。”   李斯知道後就說:“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師弟韓非寫的,我和他一起在荀子門下讀過書,如果大王想見他,就去韓國把他召來就是了。”   嬴政大喜,派使者去韓國請韓非,最終韓國被迫派韓非出使秦國。嬴政見到韓非非常高興,一連幾天誰也不見,隻和韓非一起,聽他闡述政治見解,韓非的見解常常讓嬴政茅塞頓開。   然而,隨著韓非才能的愈發顯現,此時嬴政對他更加可親,這一情況很快就引起了李斯心中強烈的不安。李斯知道自己才能不如韓非,如果韓非被秦王重用,那麼到時候就要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於是,李斯就對秦王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心裡始終是向著韓國的,如今大王要兼並其他諸侯國家,韓非恐怕不會真心實意的為秦國著想。”嬴政也覺得李斯說的有道理,就想讓韓非回韓國去。李斯趕緊又攔住,說:“韓非很有才能,如果把他送回韓國肯定對秦國不利,最好是把他殺了。”   秦王不想殺韓非,也不想放他回去,於是就把韓非關了起來。韓非想找嬴政申辯,但是李斯就是不讓他見嬴政,韓非也無可奈何。   因為擔心夜長夢多,李斯趁著韓非被關押期間,給韓非送了一杯毒酒,韓非被迫服毒自盡了。   對於李斯殘害同門一事,知情人都對他詬病不已,而這也為他後續慘死埋下了伏筆。當然,李斯也確實有本事,在李斯與眾多大臣的謀劃下,秦王開始了統一六國的征戰。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當時最為弱小,且是鄰居的韓國。   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內史騰率領秦軍10萬,突然渡過了黃河,秦軍攻占了韓國都城,韓王安投降被俘,韓國被秦國所滅。   這一戰爭的順利進行,極大的給了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信心。   次年,趙國連續遭遇了天災大旱和地震,使得國力虛弱。嬴政決定抓住機會,派王翦攻滅趙國。盡管經歷了長平之戰的失利,趙國國力已經不如之前。   但是在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的帶領下,仍然堅強的抵抗著秦軍的進攻,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於是,反間計又上演了。   秦國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郭開向趙王說了很多李牧的壞話,導致李牧最終被殺。李牧死,趙國亡,趙國無人再能抵擋秦軍,王翦順勢攻破都城邯鄲,趙王遷投降。   燕國看到韓國和趙國被滅,已經感受到被滅國的恐懼。於是,太子丹找到了一個叫荊軻的人,想讓荊軻前去行刺秦王,扭轉命運。   荊軻說:“我去可以,我要兩樣東西,一樣是秦國逃將樊於期的人頭,一樣是燕國的地圖,這兩樣都是秦王想要的東西,我把它們獻給秦王,隻有這樣我才有機會接近秦王。”   太子丹不想殺樊於期,但是樊於期為了刺秦大業,主動自殺獻上了自己的頭顱。於是,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出發了,他和秦舞陽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去麵見秦王。   秦王大喜,說:“獻上你的地圖來。”荊軻上前慢慢展開地圖,地圖展到盡頭,赫然露出一把匕首,圖窮匕見。這把匕首是淬過毒的,見血封喉。荊軻一把抓起這把匕首,一把拉住秦王的衣袖就刺了過去。秦王大驚之下抽身跳起,衣袖掙斷了,才躲了過去。   荊軻又奮起直追,秦王就繞著柱子跑,劍都拔不出來。多虧了秦王的醫官夏無且用藥袋扔向荊軻,荊軻動作一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秦王才拔出長劍砍傷了荊軻。荊軻又把匕首直接扔向秦王,沒有擊中,被秦王和他的侍衛殺死了。   荊軻被殺,功虧一簣,反而搭上了燕國很大一部分的地圖。嬴政以此為借口,借著太子丹送來的地圖,於公元前226年由王翦率軍攻燕國,擊潰了燕國主力。四年之後,王翦之子王賁(bēn)繼續北進,滅掉了燕國。   在北方滅燕之後,王賁又率領銳氣正盛的秦軍很快包圍了魏都梁城。在仔細研究了梁城的地形後,王賁命令士兵挖溝修渠,引附近的黃河與鴻溝之水,灌淹大梁城。三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國滅亡。   相繼滅掉韓、趙、魏、燕後,當時的大國隻剩下了楚和齊。   而齊國一直被秦國的外交攻勢所麻痹,被秦國收買的齊國丞相也是一直說著秦國的好話。因此,秦國攻打楚國時,齊王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情,而不出兵救援,使楚國孤立無援。   一年後,王翦率領60萬大軍繼續南下,擊敗了楚國名將項燕,滅掉了楚國。   統一五國後的秦國麵對齊國的優勢已經相當明顯,而且沒有了與之交往的必要性。   於是開始了攻齊戰爭,秦將王賁率兵繞開了齊軍主軍,大軍直逼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至此秦王政終於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偉業。從秦國滅韓開始,一直到平定齊國,這期間一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正式建立秦朝,嬴政覺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所以自稱皇帝,他便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