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悠揚的絲竹聲中,眾人陸續坐定。主持人的目光掃過曲水流觴,提議以“水”為題作詩文。眾人紛紛附和,此時一個來自徐國的章姓世子張口吟道:“秋陽照金鱗,疾風起濤聲;執軍八十萬,浪拍失魂人。”此詩一出,全場寂靜,隻留下微風輕拂的聲響。 正當眾人沉浸在這首磅礴之詩中時,一個叫李垣的拍手稱贊道:“好!好一個執軍八十萬,浪拍失魂人。”李沐陽質疑道:“這首詩雖然對仗工整,但是太血腥了!”李垣接過話茬,不屑的說道:“章世子所作之詩,氣勢恢宏,雖無一水字,卻處處有水。難道你能寫出更好的詩文?”李沐陽不甘示弱:“章世子所作之詩,固然氣勢非凡,但未免過於剛烈。詩文之美,在於風雅。那我就給大家作一首” 李沐陽微笑著吟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眾人聽後,皆拍手叫好。李垣略顯失望:“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各國世家大族的世子我都認識,你一介布衣,怎麼能作出如此絕妙之詩?一定是抄襲的。” 李沐陽起身問道:“那個李什麼?”“宋國李垣。”李垣生氣回復道。李沐陽不屑道:“我不管你是方的還是圓的,自己作不出來,別人作出來了,還耍賴。”主持人說道:“老夫博覽全書,也沒有見過此詩,定是李先生所作。” 李沐陽連忙說:“無妨,如若還有人懷疑,我再做幾首便是。”他心想:我一個穿越過來的現代人,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篇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嘛”。於是他拿起酒壺和爵杯,喝起酒來。眾人皆把目光投向李沐陽。 隻見李沐陽喝完一爵杯後吟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李沐陽繼續喝酒,繼續吟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半個小時左右,李沐陽已吟詩三十首。隻見文書馬不停蹄的記錄著,旁邊的助手不斷遞送著竹簡。眾人都看傻了,聽傻了。這個時候主持人走出來說道:“李先生所作詩文幾十首,有柔情似水,有豪情萬丈,有愛情,有親情,有友情,有悲喜,雖以水為題,卻道出了人生萬象,隨便一首足可以傳頌千古了,怎屑抄襲他人?”。 “是啊!”、“李先生真是詩仙降世”、“李先生的才學足以碾壓諸國大儒”、“李先生從此將名動天下了”,其他士子都議論道。 在竹苑的雅集上,李沐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文倩作為李沐陽的引薦人,熱情地向每一位來賓介紹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愛與仰慕。當其他人都與李沐陽有過交流後,主持人走上前來。文倩向李沐陽介紹這位是宋國太傅劉茗,這片雅致的竹苑就是劉太傅特意為大家提供的。 劉太傅與文倩寒暄過後,他轉向李沐陽,眼中滿是欣賞:“文小姐,好久不見,今日能親眼見到李先生的風采,實屬難得。我還要感謝文小姐的引薦。”文倩謙虛地回應著。劉太傅接著說,他已經命人將李沐陽今日所吟詩文整理成冊,命名為《沐陽詩集》,他希望能為李沐陽的才華做一個全麵的展示,並計劃出版發行。 李沐陽心中暗喜,穿越到這裡,沒有權勢和財富是難以生存的,這個機會或許能為他帶來一筆不小的財富。於是他提出,詩集可以出版,但每冊定價為一千貫,他每冊隻收取100貫的收益。劉太傅麵露難色,他解釋道,他希望天下的文人都能讀到李沐陽的詩文,因此價格定得如此之高。恐怕讓寒門望而卻步! 李沐陽微笑著為劉太傅出謀劃策:“劉太傅不必擔憂。可以先抄寫一百份,賣給王公大族和富商。一段時間後,當豪門需求穩定,價格自然會降下來,那些寒門學子也能夠讀到我的詩。”劉太傅聽後,心中的憂慮頓時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李沐陽的敬佩與欣賞。 隨著眾人陸續離開竹苑,雅集也接近尾聲。李沐陽與文倩一同乘坐馬車離開宋國。在車廂內,文倩好奇地詢問李沐陽詩文的含義。當講解到關於愛情的詩篇時,文倩嬌嗔地說道:“你好壞。”兩人的交談愉快而深入,夕陽的餘暉灑在馬車頂上,映襯出他們愉快的旅途。馬車向著龍都的方向緩緩駛去,兩人的故事也在此展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