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39小說網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離開了九原郡,蘇凡帶著張遼,就來到了冀州,冀州是中原靠北之地,也是劉漢最為繁華的幾個大州。 張角的太平道大本營,就在冀州這邊。 而冀州的世家,也是多如過江之鯽。 而冀州的底層百姓,活的可是不如豬狗,也是如此,太平道的發展,才會非常的順利。 而且張角也聽從了蘇凡的建議,開始從農村鄉下這邊開始,雖說農村鄉下這邊,還有族老。 但是這些人,實際上過的也並不算好,古代的小地主,日子雖說不像很多底層百姓那樣,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因為生產力的關係,實際上大魚大肉根本不可能的。 他們也是要接受剝削的。 因此,太平道在鄉鎮村舍這邊傳道,無論是村鎮的鄉老還是底層的百姓,都是相當的擁護的。 尤其是太平道的弟子,經過教導,一個個的知識都非常的豐富。 原本太平道是治病救人,以符水來救病。 後來經過蘇凡的提點後,醫術也在太平道弟子中不斷增加以及農事,也再次傳播了。 等於是太平道,接替了當年張良他們的行動。 大秦消散後,蘇凡傳下去的農事技術知識,一部分因為戰爭,確實缺失了。 但是也很多傳承下來,然而大部分的傳承都被那些世家給占據了。 比如那肥料的知識,底層百姓在大秦時代,是有官吏指導的,而且大秦有專門的一個部門,就是製造肥料,畢竟大秦時代的官田,也是非常的龐大。 這種肥料的知識,底層百姓,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然而可惜,大部分底層百姓因為不識字,隻能口傳,有些時候,發生意外,或者表達不清楚,那麼就會導致肥料知識的不全。 而劉漢朝廷,可沒有官吏會到地方上指導底層的百姓,去如何製造肥料。 久而久之,民間的肥料,確實還有,然而對比大秦時代的肥料技術,不但沒有發展,反而還倒退了。 這也是為何,劉漢時期,天下大部分的田,畝產竟然降低了。 當然一部份的世家擁有這樣的技術,卻也隻是當做了他們壟斷知識的手段。 從未傳播下去。 大秦時代,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一旦朝廷下達的命令,地方上,幾乎沒有多少人,敢不作為,官吏不作為的,那麼直接處理官吏,地方士族敢阻擾的,一旦發現也會處理。 大秦的律法,即使對於皇族都有威懾力,更別說其他人了。 劉漢朝廷,在巔峰時期,也隻是靠著皇權,對比大秦時代,對地方的掌控,差的遠了。 當然現在,就更差了。 不過這也就給了張角機會。 經過蘇凡的提點後,太平道轉換了思路之後,那太平道的信徒,一下子暴漲。 隻要一名太平道的弟子,到一個地方村舍去傳道,那麼很快這個村舍,都會成為太平道的信徒,無論老幼。 就算是那些鄉老也是。 畢竟太平道傳道,無論是傳播的簡單醫術,還是農業的知識,尤其是指導種田,那對於任何人,都是無比的吸引力。 另外蘇凡提點發展科技,太平道首先全部用於在農業上。 古代的生產力,完全就是田地,所以農業最為重要的。 太平道的傳道,在農業和醫術,這最為符合底層的百姓的胃口。 首先醫術方麵,太平道弟子除了治病以外,也經常指導這些村舍的百姓,如何預防疾病,或者簡單的寒病如何自治。 要知道劉漢時期,醫師這玩意,也隻有在那些城裡才有,而且也隻有有錢人才能看得起,普通的百姓,那麼隻能硬抗。 大秦時代,實際上醫療依然不是那麼的發達,即使當時蘇凡傳播了醫書,並且醫家也發展了很大的程度。 然而對於龐大的人群而言,醫療依然不夠,就算是蘇凡第一世的科技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醫療很多地方上都不夠,更別說是古代了。 所以太平道傳播的自治簡單醫術,對於底層百姓而言,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他們也不需要治療什麼大的疾病,最簡單的淋雨感冒風寒這些疾病,原本對於百姓而言,是最可怕的。 隻能硬抗,扛過去了,就活下去,抗不下於,那麼隻能等死。 而蘇凡傳播的知識,可以最大可能的降低死亡率,如此吸引力不可謂不大。 至於農業知識,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短短的數年時間,太平道在冀州的發展,比起蘇凡離開時候,暴漲了十倍都不止。 要不是張角太平道弟子不夠,恐怕還能爆發。 九州太大了,單單一個冀州,人口不下於數億,而且即使如此,冀州也算得上是地廣人稀了,冀州的麵積,比起蘇凡第一世的亞洲麵積還要大個幾倍。 數億的人口,雖說冀州有幾個數百萬的城池,然而村舍依然更多,一個村舍需要一個弟子的話,那麼整個冀州,可能需要數萬數十萬的弟子。 太平道信徒很多,但是弟子,哪有那麼多人,這些年,即使張角已經竭盡全力去招收太平道的弟子了,如今能夠出師的也不過上萬人罷了。 甚至後來的,也隻是匆匆教導兩三年,就讓他們去傳道了。 質量下降的厲害,當然僅僅隻是傳道,係統培養兩三年,也可以了。 正真的太平道核心弟子,每一個至少培養五年以上,而張角親自教導的弟子,哪一個不是十年之上,不單單是知識,同時還要修煉。 張角創立太平道也就不到五十年,底蘊還是太淺了。 當然了,如今的太平道,對於很多道門門派而言,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畢竟如今單單弟子,都有數十萬了,尤其是新加入的弟子,這兩年簡直是暴漲的可怕。 因為信徒的增加,自然也能收錄更多的弟子,尤其是一些鄉老,這些人給太平道也帶來不少的財富。 也可以加大弟子的培養力度。 太平道走的是底層,而且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因此太平道的發展,也沒有什麼阻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