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1夜巨變!(1 / 1)

秦澈將金鐘罩的功法,仔細的翻看了一番,倒是看出了這功法的一些門道來。   金鐘罩的作用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為壓縮真氣。   利用這樣的法門,可以將真氣壓縮。   隻是這種壓縮無法在體內進行,而是在體外進行。   將真氣的密度壓縮的更加的緊實,如果武技修煉到極致的話,甚至可以將液態的真氣,直接轉化為固態。   液態的真氣與固態的真氣,防禦能力孰強孰弱自然是一眼便知。   按照金鐘罩上所寫,真的達到極致的情況下,就算是萬斤巨石砸下來,金鐘罩都不會有絲毫變形。   到時候這金鐘罩之名,就是名副其實的金鐘了。   除了壓縮之外,武技的第二個作用,就是分散力道。   這武技之所以最後形成金鐘之形狀,就是因為利用這個形狀,可以更好、更快的分散力道。   可以讓金鐘罩在堅固的同時,又保持力量傳導的流暢性。   更快的將力量分散出去,自然防禦力也就能大幅度的上升了。   明白了這法門的訣竅,秦澈就睡下了。   不過有的人卻是注定今夜無眠。   譽親王已經與儷珠商議好了一切進攻的細節。   細節擬定之後,譽親王連夜快馬加鞭的返回乾京。   儷珠則是親自帶領駐守道山城一半的赤焰軍,星夜兼程朝著乾京的方向而去。   儷珠帶領的都是騎兵,隻需要三日就可抵達乾京。   到時候儷珠與譽親王的兵馬匯合,譽親王就會動用皇宮當中的隱藏的極深的幾顆棋子,直接打開城門,迎接譽親王與儷珠的兵馬。   兩隻兵馬合在一起,消滅李威還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也正如譽親王說的一樣。   三日之後,兩處兵馬合在一起。   譽親王直接啟用了,皇城之內所有高級的探子。   探子利用很短的時間,就占據了皇宮的城門。   城門洞開之後,兩路兵馬如同洪水一般,進入到了皇宮當中。   譽親王的麾下戰鬥力也就比禁軍高一點,但是赤焰軍可是百戰之兵。   再加上有儷珠親自指揮,那真的是勢如破竹。   當然還要加上,禁軍的不抵抗。   雖然李威上任之後的三把火,第二把火就燒到了禁軍的頭上。   但是禁軍當中的貴族,怎麼可能被完全的肅清。   因此當看到譽王有得勝之勢,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放棄抵抗了。   譽親王怎麼說也是正統的宗室,李威算什麼東西,一條醃狗而已。   有譽親王他們自然支持譽親王了。   皇宮之內的戰鬥,僅僅隻是用了一日的功夫,就完全的平定了下來。   繡衣司當中的確有不少高手。   可是靖王麾下同樣高手不少,赤焰軍當中一樣有著不弱的武道高手。   兩者高手數量加起來,二對一都是富富有餘。   而且就算真的高手數量不足,那都不要緊。   譽親王與儷珠兵合一處,手中兵馬數量,是宮中的數倍。   這樣人數上的優勢,同樣可以耗死武道高手。   一般來說,一百精兵就能耗死一個三流高手,五百精兵就能耗死一個二流高手,一千精兵就能耗死一個一流高手。   甚至不要說是那些入流的高手,就算是聚氣境,乃至真正宗師級別的高手。   當他們麵對上萬人的軍陣時,一旦陷入軍陣當中不能脫身,那也一樣是會被生生耗死的。   匡扶大周的聯軍,勢如破竹。   最終在內院深處,尋到了李威與準備進入密道的小皇帝和他的母親。   李威是得到了錢公公細心栽培的,武道修為也不弱。   為聚氣二層的高手。   可是麵對儷珠,就完全不敵了。   隻是幾個回合,李威就直接被儷珠削首了。   小皇帝母子,儷珠則是交給了譽親王來處置。   這是他這個即將繼位的皇帝,需要去做的事情。   譽親王別看胖胖的看上去和善,可是實際卻也是心狠手辣之人。   當即就下令處死了小皇帝母子兩個,連帶明帝之前的那些女兒,一並找來處死了。   當然這些明帝的女兒,譽親王不會給她們冠以野種的身份。   她們的死譽親王會全部推到李威的身上,然後她們會被以公主禮製,風光大葬。   皇宮當中所有的餘孽全部處理完畢之後,譽親王的大軍,則是直接開始了對整個皇宮的清掃。   所有的屍體全部被擊中起來,一把火直接燒了。   地麵上的血跡,則是被大量的清水一遍遍的沖洗。   直到沒有了一點點血跡為止,同時還有人負責專門的點燃香料,遮掩空氣當中的血腥味道。   剛剛還在奮力廝殺的大軍,現在直接乾起了清掃的工作。   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譽親王那邊也沒閑著,一邊試穿自己的龍袍,一邊讓人去把朝中的重要的官吏全部請過來。   當然譽親王也沒忘記答應儷珠的事情。   在把龍袍套在身上之後,譽親王就直接親筆寫下了聖旨,同時蓋上了大印。   現在就差天亮之後,當朝宣讀一遍聖旨就完事了。   當太陽升起之時,已經很難在皇宮當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發現作業打鬥的痕跡了。   血跡已經完全被清洗了,殘破的假山和地上的石板,都已經被連夜的更換了。   就連射在高出的箭矢,都被武道高手給清理了下來。   整座皇宮就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隻不過坐在龍椅上的人,卻是已經變了一個人。   隨著一批重要位置的官員山呼帶頭山呼萬歲,滿朝文武皆是接受了這個事實。   然後就是由譽親王的心腹太監,宣讀譽親王是如何‘奉天承運’,如何艱難險阻的除掉了李威這樣的惡賊。   再然後就是宣讀李威的七十二條罪大惡極的罪狀。   放人和評判這個事情,自然也是有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隻有那些曾經跟譽親王見麵,並且表示支持譽親王的犯官得到了平反。   那些不支持譽親王的,大概率就是要把牢底坐穿了。   前麵的一係列流程走完之後,首領太監,也宣讀了譽親王的第一條聖旨。   聖旨之上寫的就是之前答應儷珠的那些條件。   隻不過換了一個說法,從條件變成了封賞。   同時還有對秦澈的封賞。   將秦澈的親王爵位,變成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同時秦澈的封地也擴大了一倍多。   每年可以獲得的食邑,也比以前擴大了一倍。   如此一番的封賞,朝臣們自然明白是何緣由。   隻是唯一讓他們不解的是,如此苛刻的要求,譽親王怎麼可能就全部答應了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