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秋風得意,醉仙樓(1 / 1)

神仙源起 天下抄經人 5160 字 2024-03-20

該是鄉試的緣故,濠州城裡人滿為患,城裡能叫得上來名的客棧都被包圓了,吳咎他們來的太晚了,隻能找一間大一點的民院租住了下來。   院子不大,但是環境優美、布局講究,盡管隻有四間房子吳咎等人還是租了下來。   房間的分配是吳咎和小舅一間,阿金和紫東來一間、福胖和李莫愁二人各自一間,其他人都沒什麼問題,就是福胖這兩天要過苦日子了。   福胖在家裡過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少爺生活,根本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現在沒的選擇,隻能硬著頭皮適應了。   還好,他的苦日子不用過太久,過兩天時間他家裡應該會安排人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屋子、院子都不用他們自己動手拾掇,直接出錢雇人就可以了,吳咎發了一筆大財,自然不會在這樣的小錢上摳摳搜搜,爽快地付錢讓人趕緊乾活。   趁著傭人收拾房屋的閑餘,吳咎帶著人出去吃喝玩一條龍。   這年頭有能吃喝玩樂一條龍的場所嗎?   吳咎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一個有字。   為了緩解大家死裡逃生後的恐懼,吳咎帶著眾人直接到了濠州城內最大的勾欄——醉仙樓。   醉仙樓有三層,不管你是吃喝玩樂睡姑娘還是睡小夥,在這醉仙樓裡它都能給你安排上,除了費錢也沒有其他的缺點了。   由於李道長也在,他們隻能選擇一些男女皆宜的項目了。   吳咎本來想給小舅一錠銀子讓他去瀟灑一番,但是,想到他還沒成年,想到他身患內傷,還是將他帶在了身邊。   吳咎找了一處僻靜一些的閣樓,娛樂項目很多,舞蹈、雜技、唱詞、雜劇、戲法……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找不到的。   吳咎也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隨便點了一曲《秋風長辭去》,是琴、簫、瑟的合奏。   這聲兒剛起了個頭,吳咎便察覺出了不太對頭,這調子也太過於悲傷了。   琴音舒緩委婉,簫聲清寒悠揚,瑟聲清脆蕭索,三者合奏怎一個淒涼了得……   昨日不解曲中意,今日把酒品秋風……   曲子雖然悲風陣陣,但是此曲恰合眼前人,吳咎也就沒有打斷,繼續聽了下去。   “兄長,弟心中實苦矣……”   福胖欲語淚先流,滿肚子的惶恐不知對何人訴說,生死間有大恐怖,他雖幸免於難但是好些個熟悉的人一夕之間全部沒了,秋風不解風情,秋意最懂風情,這秋曲便是他的知音吶。   一杯、兩杯、三杯不夠痛快,一壺、兩壺……   吳咎是沒什麼立場來勸告福胖的,他的人全死光了,吳咎身邊一人未死還多了一人。   不必多說,多情自在酒裡。   “賢弟,大哥嘴拙實在不知該如何開解你,乾了!”   吳咎拿起桌上的酒壺對嘴喝了個乾凈,“爽快!”   “兄長雅量!”   所謂心中有心事,酒不醉人人自醉。   福胖提壺灌酒,姿態肆意瀟灑,隻聽他放聲狂歌: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   酒入愁腸人更愁,福胖肚中的傷情有一半是為了離他而去的書童,剩下的是離去的昨日。   這世道不是聖人書中的世道,人心也關著虎豹豺狼,他惶恐的是聖人的教訓不能經世致用,平靜的海麵下是湧動的暗流,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這才是最大的悲傷。   “春樓美酒詩淒涼,琴瑟瀟簫語秋傷。   昨日佳人去情殤,期年秋釀美人香。   縱然魂飛九幽外,有情還應共此時。   乘船縱馬倚闌乾,秋聲折桂人莫愁。”   吳咎也不甘示弱,人與酒共情,賦詩歌此時……   李莫愁看著對麵的小賊也是一陣發愁,何事愁煞人,唯有情最毒。   一樽酒、兩樽酒……   有人煩惱有人愁,唯有樂者最逍遙。   別人喝酒是為了共情,鐵器成喝酒是為了吃菜,美酒就菜越吃越有,像這樣闊綽的日子他實在過得不多,外甥想要珍惜眼前人,他隻想珍惜桌上的美酒佳肴。   “大哥,前邊那幾位看來都有心事啊,你看那酒喝得,嘖嘖……”   阿金酸不溜秋地點評了前麵的主桌,扭頭一看才想起自己的大哥也是失意人。   地上的空酒壇子比桌上多多了,這酒量這愁肚好酒根本頂不住喝。   “大哥……”   阿金端起酒樽卻不知道說什麼,那就不說了,酒樽與大哥碰一下直接乾了。   ……   吳咎醒來已經是次日的申時二刻,再晚一點就可以直接吃晚飯了。   就這,他還是倒數第二個起來的,倒數第一屬於福胖。   不過,福胖的酒不是白喝,覺不是白睡的,胸中的鬱悶已經隨著昨日的酒一起去了,現在的他又是那個腹有詩書的才華少年、風流公子。   明天就要考試了,他倆原來帶的筆、墨、硯、鎮紙、水注等都不知道被丟到哪裡去了,今日必須出去采買一番。   李莫愁今天不出門一直在屋中打坐,鐵器成不想動彈,他已經在教阿金他們八極拳的基本功,雖然他倆有一些底子又肯吃苦,練武是沒問題的,但是他這個教的師傅難受,覺得徒弟太笨了,心累!   大家都不想出門,吳咎也不想出門了,乾脆掏錢找牙行,直接讓牙行將最貴的“科舉書箱”送來了兩個,裡邊文具齊全,換洗衣服也有,食盒會在進考場前送過去,這下確實可以不出門了。   不出門不代表可以放鬆,倆書生便對著如今的時事做起了策論。   一時間院內書墨飄香,文風逸野。   ……   建炎元年8月10日清晨   濠州府貢院   “不要擁擠,先到這裡領取號牌……”   兩個小吏坐在距離貢院不遠處的桌子後麵兌換號牌。   吳咎和福胖兩人領取了號牌,進院前又經過了搜身這一關,然後由貢院監門官引導,進入號房,對號入座,   考試以三日為限,本朝引校多士,率用白晝,不復繼燭,凡試卷,封印院糊名送知舉官考定高下,復令封之送覆考所,考畢然後參校得失,不合格者,須至覆場方落。   第一日是考策論。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以史為鑒,何以論之?   題策的大意是問治國強兵之道,關於這個策題吳咎昨日剛好與福胖探討了一番。   此時自然是胸中浩然氣,筆下墨千言。   一篇《經民富國六論》一氣嗬成。   第二日是考經義。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百祿是遒。和之至也。   這道題是要問對和的看法,……何為剛何為柔,如何剛如何柔,怎樣才能達到和之至。   一篇《至和之宋》倏然已成。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樂與今同……四荒鄉風,百姓素樸,獄訟衰息……此為宋之至和也。   第三日是考詩賦。   詩,家國動蕩,表誌達情   吳咎二話不說,將陸遊的《病起書懷》默了下來,詩詞相當看重天賦,吳咎甘拜下風,但是他抄了,希望不久後的陸遊不要太過介懷。   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裡客江乾。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   貢院答卷猶坐囚,錦衣入院三日餿,考試確是體力活,要不是有人參片補充體力,吳咎不能保證自己能站著走出考場。   開貢院的時候參考的生員雖然喜樂不同,但是出貢院的時候都是同樣的迫切,他甚至看到有一些人衣衫不整,貌似剛換好衣服就跑出來了。   果然,不論事後成功與否,在這一刻大家都是凱旋而歸的學子。   “六公子……福公子……我們在這裡……”   阿金他們幾人也擠在人群中招手示意,吳咎和福胖對視一眼一同往人群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