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 李方提起韁繩,止住烈馬奔勢,然後緩緩抬頭。 臉龐上的鋒冷線條,因長途跋涉略顯疲憊感,雙瞳中的鋒利目光,因一路所見浮上點點深沉。 偌大的永安地,竟成了武道門的自留地,凋零起,妖魔生,不復永安。 坐鎮此地的虎盤門,堂堂五門之一,竟成了武道門的應聲蟲,形同傀儡。 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武道門的霸道,也更加重了他對關峰的殺心。 此人不除,哪有他等的立身之地! 思緒浮起的同時,迷仙林的真容映入瞳中。 林為鬆林,樹乾高大,樹葉如針,看似麵積不大,卻是狹長無比。 鬆林長勢自西方盡頭而起,直至東方邊界才止,猶如一道涇渭分明的天際線,將永安地一分為二,仙凡兩隔。 旋身下馬,邁步向前。 方一踏入迷仙林,一道漣漪自李方周身泛起,更有混淆五官,迷惑六感的失重感,從李方腦海中升起,要讓他永遠迷失在此地。 嗡。 恰在這時,丹田內的氣旋仿若護主般,以順時針方向自動旋轉,湧出縷縷靈力匯至天靈處,將混淆與迷惑的失重感從腦海中驅散出去。 五官恢復,六感重現,點點明悟於李方心頭升起:‘這是……仙家法術。’ 仿佛為了驗證心頭所想般,李方伸出右手,朝著身旁的鬆樹觸碰而去。 一當碰出,道道漣漪自右手上擴散,更有落空感傳來。 ‘果然如此。’ 李方暗道一句,這片自西至東的鬆林,亦是由仙家法術所化。 收回右手,舉目眺望。 陣陣秋風從前方拂來,不似寒秋般的蕭瑟冰冷,反是如暖春時的溫和暖洋。 讓李方如置溫泉,升起暖洋洋的慵懶,更讓周身歡呼雀躍,仿佛在迎接甘霖的到來。 這風,是靈風,卷動濃鬱靈氣的秋風。 大地之上,一片荒涼。 巖黃色澤的土地,在靈氣的侵蝕下,漸漸失去生機,化作龜裂狀的漆黑毒地。 曾經長勢茂盛的綠草與樹木,亦是步入大地的後路,盡數枯萎凋零,隻剩光禿禿的草根與樹樁。 更有一具具白骨或呈倒地狀,或呈四散狀,又或呈風化狀,淩亂散布在大地各處。 一位位武者前赴後繼進入迷仙林,欲圖尋覓仙緣,卻又迷失在此地,成了那一具具森然白骨。 再望一眼,卻是另有發現。 隻見數塊土地陰極陽生,扛過靈氣的侵蝕,再活第二春——成為蘊含濃鬱靈氣的靈地。 在數塊靈地上,生長著數株同樣活出第二春的高大喬木。 高大喬木經過靈氣蛻變後,分辨不出曾經的品種,唯有一點相同——枝頭上結出一枚果實。 果實拳頭大小,形狀似若黃梨,更有一截白紋蔓延其上。 一當望之,體內氣旋不自轉動,仿佛食欲大開般,升起吞食的欲望。 其中真相,不言而喻——這是仙果! 壓下心頭欲望,李方轉頭看向最左側的一株喬木,在其枝頭上,不見仙果蹤影,隻剩空蕩一片。 ‘這株喬木上的仙果,不出意外,應是林遠覓得的那枚仙果。’ 李方推測而出,然後收回視線,繼續向前邁步。 一日未得煉氣篇章,這仙果一日於他無用,隻能在離開時摘下,作為前往仙家之地的底蘊。 隨著前行,靈氣越發濃鬱,自無形無影的氣機,變成那可見可觸的濃濃白霧。 踏上的大地,亦是越發龜裂,猶如重疊的蜘網般,裂縫四起,崩潰在即。 那自天地間湧來的排斥力,亦是越發強烈起來,在不斷催促李方盡快踏上仙家前路。 呼,呼。 恰在此時,秋風又起。 濃濃白霧在秋風席卷下,化作道道騰霧長龍,向著四周長鳴墜落。 也讓隱藏在白霧深處的一物,展露真容,映入瞳中。 那是一方青銅門。 十丈高的青銅仙門! 青銅為鑄,泛起青白交織的靈光,升起古樸滄桑的氣息。 蟲鳥為字,銘刻其上,左側仙門百蟲爭鳴,猶如爭渡,右方仙門千鳥翱翅,似作遨遊。 道盡仙家爭途路,道出仙家通天險! 讓李方目光震動,心神搖曳,不知用何種言語來形容此刻心頭的震撼。 更有一道信息自李方心頭而起——踏仙門,入仙地。 久久注視後,李方回過神來,心頭升起感慨:‘世事當真難料!’ ‘本是借此掩蓋仙家身份,卻未想到竟有意外收獲。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那通往仙家之地的大門,竟是這般夢幻出現在我的眼前。’ 感慨過後,李方轉身邁步,順著來時路徑返回。 仙道已登,仙門已知,隻待鎮壓武道門,稱霸北瘠道後,便可踏入爭渡仙家門,踏上漫漫仙家路! ………… 一月一。 初春始,新年際。 神意門山門七峰,掛上火紅燈籠,迎接喜慶氛圍,響起鏗鏘鼓鳴。 隻可惜天公不作美,春風帶寒峭,冷徹如冰霜,高陽藏深雲,大雪仍紛飛。 白雲山,大坪地。 鵝毛大雪簌簌落下,勾勒出兩道人影。 一人手拄拐杖,明明身殘,卻更顯餘威。 一人目光似劍,隱隱破鞘而出,欲欲展鋒染血。 正是林遠與李方! “一月一,新年際,大比日。” 林遠眺望百劍峰,感嘆一句,“當真是好日頭。” “正應那句: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隨後林遠收起感慨,目光交織深邃與威嚴,輕聲道:“走吧。” 話語落,邁步出。 二人並齊而行,於紛飛大雪下,踏上鐵索懸橋,登臨百劍一峰。 登臨正舉行弟子大比的百劍峰! 呼,呼。 寒風淩冽襲來,讓二人披上的紫色大氅,於寒風下獵獵作響。 紫意與冷白於此刻交織一起,猶如那正在升起的大戲帷幕—— 一方方人物自臺後走出,一句句戲詞從臺上響起。 正道:你方正欲唱罷,我方卻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