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觀音奴(1 / 1)

任務獎勵中,朱文正會得到蒙元貴眷1名。   這會兒遇上押送俘虜的隊伍,朱文正立即醒悟過來,敏敏特穆爾既然是這小娘,那除了趙敏還有誰?   “李百戶,這女子既是關平璋分發下來的戰利品,就交給我吧?”   朱文正攔住紅巾小校,說道。   在關鐸、潘誠、沙劉二等紅巾高層看來,上都俘虜的女眷中,比敏敏特穆爾的身份高的女子還有很多。   將一個未長成的小娘賞賜給朱文正,關鐸等人明擺著就是瞧不上朱文正。   但其實,關鐸等人沒有料到,這個敏敏特穆爾的父親汝陽王李察罕、兄長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才是元朝的核心人物。   老爹是鎮壓元末起義的統帥、兄長是元朝不世出的名將。   有這兩尊大神護持,趙敏的作用,可不僅僅是一個女俘。   若是趙敏有倚天裡麵的七、八分本事,朱文正就賺到了。   “稟朱千戶,關平章有令,此女乃偽元汝陽王之女,按軍功賞賜給千戶,末將告辭。”   紅軍小校見有千戶大人問話,察看了一下名冊,連忙上前行禮。   朱文正官職是千戶,又是朱元璋侄子,在紅巾軍上層雖然受到排擠,但在中下層紅巾軍校眼裡,卻是響當當的一條好漢。   這個綽號叫“左李”的紅巾百戶一揮手,將趙敏送到朱文正跟前,然後帶著手下弟兄,又押著俘虜往下一處營寨走去。   “多謝李百戶。”   朱文正拱手回禮。   左李這人,現在身份不過是百戶,但據朱文正考證,左李在朝鮮兵敗之後,繼續跟著潘誠回師遼東,一直堅持到這支紅巾軍的最後時刻。   如此戰鬥到最後一息的紅巾草莽豪傑,倒也當得起朱文正一禮。   “南蠻子,要殺要剮,隻管過來,我敏敏…特穆爾要是….,要是皺眉頭,就不是父王生的。”   就在朱文正想著紅巾軍覆滅之事時,趙敏卻是瞪著眼睛,朝著朱文正啐了一口,罵將起來。   最近一年裡,李察罕被元廷重用,率軍攻占韓宋紅巾軍都城汴梁。隨後,李察罕親赴大都獻捷,受賜禦衣、七寶腰帶。   元順帝以其屢破紅巾叛亂、平定四方有大功,進封李察罕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理河南行樞密院的事務、陜西行臺禦史中丞,封爵汝陽王稱號。   趙敏之所以到上都,是由於元廷要製衡其父察罕貼木兒(李察罕),以她為人質。   “你父親是蒙人,母親是漢人,你不過是個混血的種,又有什麼資格,稱呼我等為南蠻?”   朱文正上下打量了一番趙敏,冷笑說道。   敏敏特穆爾。   又名觀音奴。   歷史上嫁給了朱元璋的二兒子秦王朱樉,夫妻不睦,未有子女。   朱樉聽信偏妃鄧氏,將正妃觀音奴處於別所,每日以敝器送飯與食,朱樉死後不久,觀音奴殉葬。   不過,在另一個倚天版本裡麵,敏敏特穆氏的漢名是趙敏,後來成為了明教教主張無忌的夫人。   眼前的小娘子,也不知是哪一個版本?   “你…..我…..,南蠻,南蠻,我就要說....你們是南蠻子,有本事你現在就殺了我?”   趙敏氣急,小臉漲得通紅,急急爭辯。   在汝陽王府,她的處境其實很微妙。   一方麵,李察罕愛屋及烏,對她甚是寵愛。   另一方麵,由於母親是漢人,不是純正的蒙元血統。   趙敏這個汝陽王之女,名不正言不順,在府中倍受排擠,要不是兄長王保保照顧,她能不能當汝陽王郡主都很難說。   “你現在是奴婢,是我的仆從,殺了你,豈不可惜,不如等你長成,再慢慢的折磨,哈哈…。”   朱文正被趙敏一句話逗笑,伸手勾住她的下巴,輕輕刮了一下。   趙敏的母親是漢人,頗得李察罕喜歡,未成年的趙敏,雖然還是一個麵容嬌嫩、青澀尚未成熟的小娘子,但混血美人的風韻已經有了幾分。   要是以後長成成熟,必是傾國傾城,讓人見之不忘。   “你....,你別過來?”   趙敏臉色剎白,一雙眼睛裡流露出驚恐之意。   眼前這個紅巾將領,模樣倒是長得周正,但卻是厲害狠辣之輩,要是他用強的話,她就隻能咬舌自盡了。   “放心,你還太嫩,現在不是吃的時候,等長大一點,再品嘗也不遲。”   朱文正哈哈一笑,調教趙敏一番之後,揮手示意左右將這小娘押送下去。   戰事悾惚。   女人隻是緩解壓力的調劑。   關鐸、潘誠等人,這會兒估計已在寢帳中與俘獲的年輕女眷胡天胡地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朱文正隻分到一個未成年的趙敏,就算想要乾什麼,也是不能。   好在來日方長,等以後安定下來,再與趙敏好好的深入了解,也是不遲。   趙敏出帳之時,小臉上露出僥幸之意,她原以為,今日必遭羞辱,所以,在麵對朱文正時,也豁出去了。   卻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紅巾賊將,在說了幾句狠話之後,就放過了自己,這讓趙敏對朱文正的感觀有了那麼一點改變。   同是賊將。   朱文正比關鐸、沙劉二等人,要有底線。   將趙敏押送到後營之後,朱文正召來常遇春、鄧玉龍、張子明三個部下商議下一步作戰方略。   “千戶大人得了美眷,不趕緊休息,卻將我們召來,可為何事?”   張子明見到朱文正,好奇的問道。   他的年紀在四十歲上下,蓄了一副整齊又有些花白的胡須,身上的皮甲破破爛爛,但甲衣卻很是乾凈,像是剛剛清洗過。   張子明年輕時,曾是集慶路參加過鄉試的讀書人,因得罪了元朝官員獲罪入獄,等他出來時,家中妻兒已是死絕。   懷著深仇大恨,張子明入了郭子興的義軍,為軍中書吏,但卻並不得重用。   文士有文士的風骨。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此番張子明跟隨朱文正北上,不無出人投地的想法。   留在朱元璋那裡,以張子明的出身和謀略,不可能勝過李善長、胡惟庸、劉基等人。   跟著朱文正,張子明卻是妥妥的謀主,出謀劃策,舍他無人可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