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知罪就好,本來我還想著,要重賞於你,但你擅作主張,插手內務,又不得不懲戒。這樣,先賞你交鈔三百貫,銀錠五個,暫時先在我這裡領一個百戶之職。如何?” 朱文正和顏悅色,上前將樸惜英扶起,說道。 樸惜英小心思多,稍不留神,就會惹出事端。 朱文正對他這等走狗模樣,也是厭煩,但現在,高麗人中,可用之人就他一個,還不能將樸惜英給怠慢了。 “朱爺爺大人大量,小人能得爺爺賞識,是三世修來的福報,從今往後,爺爺有什麼吩咐,小人指哪兒,打哪兒,絕不皺一皺眉頭。” 樸惜英受寵若驚,他本以為朱文正會大發雷霆,現在卻是幾句話揭開,然後還得了賞賜,在激動之下,不由得紅了眼眶。 任命樸惜英當百戶。 朱文正抱的是千金買馬骨的想法,婆娑城中,高麗人居多,要是一個不用,那對穩定局麵沒有好處。 “樸百戶,官職已經任命了,人的話,還要你自己去招募,怎麼樣,有沒有困難?” 聽到朱文正話裡有不信任的意思,樸惜英立即拍著瘦弱的胸脯,大聲說道: “朱爺爺放心,僅前晚一起響應的高麗吏卒,就有百人,要是屬下再鼓動一番,說不定能湊一個三、四百數,屬下擇其中勇力者為正兵,其餘為輔兵,保證不拖常百戶、鄧百戶他們的後腿。” 高麗人的戰鬥力弱,樸惜英也是知道。 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抱著要和常遇春、鄧玉龍爭第一的想法,能夠躲在常、鄧兩人的後麵,打打順風仗,喝喝剩餘的湯水,樸惜英就很滿足了。 “既然你這麼有信心,那再給你一個任務,城中俘卒,雖然十夫長以上,都已被殺,但也不保證,其中還有心存異已之人,你要是能幫助常、鄧百戶清除異已,我再給你記一功,等以後數功並賞,升為千戶也不是沒有可能。” 朱文正見樸惜英識相,遂繼續畫大餅。 樸惜英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一個閹人,當個不入流的課稅吏,全靠討好同鄉院判樸不花,婆娑城中的那些官員,哪個都看他不起。 現在,朱文正許給了他一個百戶,還許諾以後能當千戶,這對出身低賤,又自宮了的樸惜英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百戶、千戶,萬戶,隨後是將軍。 等他有了顯赫的地位,完全可以過繼或者領養一個兒子,到那時,他也算對得起樸家列祖列宗了。 “朱爺爺的恩情,小人莫齒難忘,從今往後,朱爺爺叫我砍誰,我就砍誰,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要是我猶豫不前,爺爺取了我的性命。” 樸惜英涕淚縱橫,欣喜若狂,跪地連連喊朱文正爺爺。 “起來吧,好好做事,誰要敢輕視看不起你,你告訴我,我替你出氣。” 朱文正安慰道,樸惜英這副奴顏婢膝的樣子,讓人看不起,但看在此人是第一個投奔自己的高麗人,並立有大功的份上,鼓勵一番也是應有之義。 嘉獎了樸惜英之後,朱文正開始著手梳理婆娑巡檢司內政諸事,而要處理政事,首先就是要有人,有治政能力的人。 加入關鐸的這支北伐紅巾軍以來,朱元正最頭疼的不是軍中缺少猛將,而是缺少真正能稱得上智囊的強力謀士。 一路北上,但凡有點才乾和智謀的人才,都被關鐸、潘誠、沙劉二等人網羅到麾下。 朱文正要不是有穿越金手指的增持,有叔父朱元璋的背景,連常遇春也要被挖走。 現在,婆娑城中,由於高層官員都被殺得乾凈,指望從官員中挑選人是不可能了,胥吏之中,雖然有些人能做事,但真正有才乾的人,估計也不會屈居人下。 紅巾軍遠道而來,於婆娑城人生地不熟。 求賢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朱文正思之再三,最後祭出曹操“唯才是舉”的招數。 由張子明起草的告示檄文,直接了當的告知,隻要是識字讀書的人,不管出身,不管品德,不管哪一族,就算被處於刑獄的,他也照收不誤。 曹操選人的要求,是唯才是舉,也就是自認為有才乾的人。 朱文正這一次,要求比曹操還要低,隻要識字,讀過書就可以了,而之所以這般要求,實在是因為紅巾軍將士多為泥腿子,識字的人少之又少。 就朱文正這支偏師來說,除了朱文正之外,幕僚之中,張子明是最有學問的人,也是讀書中過秀才的人,其次是樸惜英這個高麗閹人。 張子明、樸惜英之後,也就況普天這個明教教中高層還能識字。 其餘的紅巾士卒,多不識字,在軍中的傳信和書寫時,多有不便,萬一要是寫錯了關鍵的內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那對實力還很弱小的朱文正來說,就有傾覆之危。 求賢令貼出,婆娑城中圍觀的人倒是不少,但有勇氣揭榜的卻沒有。 朱文正倒也不急。 他相信,人心易變。 隻要紅巾軍的旗幟,在婆娑城頭多飄揚一日,城中的人心就會倒向一分,等到時間一長,城中的百姓自然而然會順從聽命。 當然,在百姓臣服之前,朱文正還要加大訴苦的力度,要用好控訴伯撒裡火赤、李英等人的輿論攻勢。 讓城中百姓知道,他朱文正並不是什麼“朱屠夫”,相反,他是貧苦百姓的代言人,是反抗朝廷暴政的英雄豪傑。 時間過去五日。 這一日,朱文正和常遇春、鄧玉龍正就編練正兵之事商議,張子明突然急匆匆的跑來校場,向朱文正報告,有人揭了檄榜。 “子明,不知何人揭榜?” 朱文正好奇的問道。 “大人,是一個黑衣僧人,這人相貌奇特,三角形眼眶,如同病虎一般,而且,聽說還是從城中大牢裡出來的狂僧?” 張子明回稟道。 黑衣僧人? 還相貌奇特。 “去喚了那僧人進來?不,待我回府衙見他。” 朱文正聞聽,倒是來了興趣。 他的叔父朱元璋,在皇覺寺當了差不多五年的和尚。 從運數上來說,在元末那樣混亂的時世,若少年時的朱元璋不當和尚,隻怕活不下去。 現在他這邊正當用人之際,突然來了一個僧人揭榜,也不知是何等人物?
第二十五章 黑衣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