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一十一章 緩兵之計(1 / 1)

漢朝四百餘年 秋月銀杏 15576 字 8個月前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誌向的人,事情一定能做成,項羽破釜沉舟,秦朝的百十座城池都歸了楚國。   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會辜負他,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國士兵打敗了吳國。   張良深深地明白:“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稱王稱霸,並不是長久的,真正強大的君王,是不屑於稱王稱霸的,他隻用深深的自省和強大的實力來折服他人,而不是用計謀,用王霸之氣。   人的一生中,最難得的就是守得住初心,守得住堅持,守得住夢想。   縱觀歷代帝王朝代,“霸“這稱號太驕橫,容易折福夭壽!   所以春秋戰國的諸侯,大者稱霸不過三年,小者稱霸不過五年。   而且,最終均以失敗滅亡收場。   所以,當項羽谘詢張良用什麼自號時,張良故作思考,掐指一算,然後畢恭畢敬的告訴項羽,“西—楚—霸—王!”,旁邊的範亞父聽到後,表示反對!   但是,項羽的核心戰略是霸天下!   而自己作為功勞最大的那個人,所有的諸侯都應當臣服於自己。   在項羽這裡,根本就沒有稱帝的想法,所以即便後來他在殺掉義帝之後,也沒有稱帝。   項羽的這種思維還是受到了西周分封製的影響。   分封的結果必然是會引起權力鬥爭,但當時的項羽開不了天眼,也看不到這些,在他的思想裡麵就這種霸天下的思維。   任憑旁邊的範增怎麼勸阻,項羽都聽不進去!   “好,就叫西楚霸王!”   對於張良的建議,項羽表示肯定和贊譽!張良的計謀終於得逞了。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占據了長江中下遊和淮河流域一帶廣大地方,以彭城為都城。   當時,劉邦兵力不足,根本沒有辦法和項羽抗衡,對於項羽的命令,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緩兵之計的意思是,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   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來日方長,從長計議。   張良認為:伴君如伴虎!劉邦等人在項羽身邊,隨時會被項羽誅滅九族,人頭落地!   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項羽!找一塊易守難攻,安全的地方,日後東山再起,來日方長。   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夫婦向項羽求情,呂雉和劉邦跪求項羽,讓他們到巴蜀上班,因為之前劉邦處處耍小聰明,傷到了項羽。   項羽拒絕見這兩個人,劉邦沒有辦法。   此時的呂雉,想起了當年和虞姬結義金蘭之情,借助虞姬,向她求救,虞姬也答應安排兩人和項羽見麵。   英雄畢竟難過美人關!加上虞姬吹著枕邊風,項羽同意了接見劉邦夫婦,巴蜀的南鄭,位於陜西省西南邊陲、漢中盆地西南部,北臨漢江,南依巴山,地理位置非常獨特,並且易守難攻!   “巴蜀很偏遠啊,荒無人煙,每天還要吃蟲餐,你們過得習慣嗎?”   項羽說道。   為了考驗劉邦夫妻二人是否真心留在巴蜀,項羽試探二人,吃下巴蜀的昆蟲以表留守當地的決心,劉邦和呂雉為了保命,吃下了惡心的炸蟲,故作美味!   忍辱負重的力量可以讓人們拋開懦弱,勇敢地去麵對困難,以求收獲成功的果實。   項羽心裡想:你們倆去了巴蜀,永遠都不要回到中原了!   項羽終於答應了二人的請求,但範增要求劉邦留下兒女劉盈和劉樂做人質為條件,劉邦兩口子無奈答應。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需要我們經歷坎坷、忍受痛苦,才能最終收獲美好的果實。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沉默,學會堅持,學會厚積薄發,才能在一鳴驚人中展現自我價值。   雖然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但去巴蜀,對於劉邦夫婦來說,是去深造,而不是去改造!   去巴蜀南鄭的道路是依山搭建的簡易棧道,棧道下麵,是萬丈深淵,搞不好,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狹窄崎嶇綿延幾百裡,劉邦上下連人帶馬,隻能小心翼翼緩慢前進,大家的心情也是沮喪到了極點。   夏季四月,各路諸侯結束歡慶後,回各自的封國,項羽即派三萬士兵隨從漢王劉邦前往他的封國。   楚軍與其他諸侯軍中因仰慕而追從劉邦的有數萬人,他們從杜縣南麵進入蝕中。   張良送行到褒中,漢王派張良回韓王那裡去。   張良就勸說漢王燒斷他們所經過的棧道,以防備諸侯的軍隊突然來犯,而且向項羽表示沒有東歸的意圖(《資治通鑒》)。   張良仔細觀察地形後,對劉邦說道:“這條道路不能留,我們過去之後必須毀掉它。”   “什麼?   這條道路雖然難走,但它是我們日後唯一回中原的路啊,難道我們真的就永遠留在巴蜀,待在荒無人煙的大山裡了嗎?”   此時的張良,在劉邦的耳朵邊,輕聲細語說了一番話後,劉邦就一聲令下,把一路走過的棧道全部燒毀!   項羽聽密探報告劉邦等人的情況後,很是滿意!   他笑著對手下說:“這個劉邦很識時務嘛,燒掉棧道,這樣也省去很多麻煩。”   漢王賞賜給張良黃金百鎰,珍珠兩鬥;張良把全都獻給了項伯。   漢王因此也命張良再贈送厚禮給項伯,讓項伯盡力代他請求項羽將漢中全部給劉邦,項羽答應了這一請求。   《資治通鑒》記載:漢王賜張良金百鎰,珠二鬥;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盡請漢中地,項王許之。   漢王劉邦非常憤怒,想攻打項羽。   周勃、灌嬰、樊噲也都勸他打,蕭何勸諫他說:“在漢中當王雖然不好,但不是比死還好些嗎?”   漢王說:“何至於死呀?”   蕭何說:“如今您部眾不如項羽,百戰百敗,既是不死又能怎麼樣!能夠屈從於一人之下而發展於萬乘大國之上的,有商湯王和周武王。我希望您在漢中做王,教養百姓,吸引人才,攏用巴、蜀,再平定三秦之地,天下可以謀劃奪取了。”   漢王說:“可以!”   於是就去到他的封國,任用蕭何為丞相(《資治通鑒》)。   範增為項羽的霸業費盡心思,鞠躬盡瘁,加上日夜操勞,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看在眼裡,虞姬加以照顧,卻被他拒絕,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虞姬的幫忙,項羽同意見劉邦,並答應劉邦等人去遙遠的巴蜀南鄭,放走了他們。   後來,項羽派雍齒接走劉邦子女,由於兒女都在項羽手裡,劉邦恨極了雍齒的背信棄義。   劉邦軍隊中逃兵的數量漸漸多了起來,大家不想一輩子留在巴蜀,留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軍中士氣低落,連劉邦同誌自己也想放棄。   但是,呂雉堅信有機會翻身,既然在項羽麵前跪求留在巴蜀,就決不放棄,大家被她感染,自信心爆棚,思想意識也都積極起來。   張良為劉邦送行的時候,教導劉邦要等待機會東山再起,並且答應會為他做三件事:一是誘導項羽遷都彭城,以減其在關中實力,二是組織貴族反項羽,三是為他找出天下兵馬大元帥。   劉邦等人到了巴蜀後,發現棧道被燒,大家又驚又怒,呂雉認為是範增奸計,蕭何拷問放火犯人,原來是張良派人來燒棧道的,蕭何即會意張良這樣做,是為令項羽心安。   於是,認同了張良洞悉先機。   劉邦等人歷經千辛萬苦,幾經波折,終於到達了巴蜀的南鄭。   公元前203年,劉邦下令:凡軍士在戰爭中不幸死亡的,官吏要為他們用衣被棺木殮屍,並轉送回死者家中。   此令一施行,四麵八方的人都心甘情願地來歸附漢王了。   漢王下令: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斂,轉送其家。四方歸心焉(《資治通鑒》漢紀二)。   此時的範增,身體健康狀況日益嚴重,為了讓亞父的身體健康有所好轉,項羽要他回鄉養病,但他處處憂心項羽,為項羽的千秋大業嘔心瀝血。   “朝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資治通鑒》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明白,就是說一個人早上還是普通的農田村夫,晚上卻能登上宮殿,成為天子的臣子。   人的身份和地位可以發生巨大的變化,鼓勵人們要奮發圖強,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人生的飛躍。   它描繪了一個人從底層社會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成功,從而實現了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的過程。   如果你升官發財,或者是掙了大錢,當上大官,或者是在外地功成名就了,是一個了不得的,有影響力的人物,那麼你就應該榮歸故裡,去造福鄉親。   如果你在發財了之後,不去想念著造福你的家鄉,不去想念著故鄉的親人,不回家鄉炫耀一下,不讓自己的老家人因為你而榮華富貴,那麼就像穿著一件非常漂亮、引人注目的衣服在夜晚行走。   那你的所作所為,家鄉人是看不見的。   在項羽的部隊裡,有一個叫韓信的普通士兵,揚言項羽將遷都家鄉彭城,範增聽說後,當即重罰韓信,打30軍棍,打得韓信口吐鮮血!   在落後的管理下,下屬的智商比上司還高,肯定不是好現象,這樣會激化管理矛盾,威脅到上司的生存,同時也會阻礙企業和社會的發展。   要解決這種現象,還得從問題的本身去尋找方案。   因為管理的常識告訴我們,有時候,答案就在問題裡。   因為這件事,韓信也恨透了範增。   張良無意中聽到韓信的時局分析,認為他是良材,夜晚上門求見。   飛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侍!   韓信在張良的賞識下,答應了去巴蜀南鄭投效劉邦。   分別時,張良給韓信一封親筆介紹信,讓他到了南鄭後,轉交給劉邦。   並告知他入巴蜀的唯一陳倉小路,並預先替他準備好出鹹陽的所有關卡文件,通行證。   韓信跪謝,感激張良的賞識。   韓信離開項家軍後,範增派人四處追殺他,韓信在生死關頭之際,幸虧得到陳平的相救。   原來,陳平愛惜韓信的才華,深信日後他必成大器,才放他一條生路。   範增知道了陳平故意放走韓信,怒不可遏,重罰他,軍法30軍棍!   陳平懷恨在心。   韓信按張良的指示,由陳倉小道進入巴蜀,途中驚險重重,當時,遇上一名好心人引路,得到正確路線後,但韓信為求自己的行蹤保密,不惜殺人滅口,韓信內疚,發誓照顧其家人。   韓信終於抵達了南鄭,到招賢館見到了蕭何,他想以真材實學,憑本事,讓劉邦重用他,於是隱瞞了張良的引薦和介紹信。   蕭何對韓信的用兵之法,排兵布陣,軍事思想驚嘆不已,立即向劉邦舉薦韓信。   劉邦自入巴蜀後,安於逸樂,無心政事,對蕭何推薦的韓信,表現得很冷淡,隻派他管理糧倉。   韓信對劉邦的冷待雖然感到失望,但仍然努力工作,把糧倉管理得井井有條,並告知糧倉管理“推陳出新”的方法,蕭何贊賞之餘,更感嘆他是大材小用。   於是向呂雉推薦了韓信,呂雉相信蕭何的眼光。   蕭何和呂雉再次向劉邦推薦韓信,認為大元帥一職非他莫屬,劉邦半信半疑,更認為他出身卑微,對策封的事情也一直不提。   此時的範增,擔心韓信會投靠劉邦,那樣劉邦就會如虎添翼。   項羽嘲笑他杞人憂天。   陳平去找楚懷王,大講項羽及範增的是非。   範增見懷王代項羽勸他遷都,懷王借意當眾羞辱範增,重打他,氣壞項羽,項羽派人殺了懷王。   韓信知道劉邦看不起自己,感到很失望,又見他每天沉迷於享樂,玩物喪誌而更加反感,決定離開巴蜀。   呂雉見劉邦疏懶,斥責他,劉邦說漢軍的士氣非常低落,兼駐守巴蜀,根本無力返回中原,隻求大家留在巴蜀過養老的日子。   呂雉聽了非常生氣!   逼著劉邦念書和重用韓信,以振軍紀,並說到:在現在這個局麵下,要想軍隊士氣大振,殺回中原去,也隻有韓信才能促成!   劉邦也是無奈答應。   夜晚,月亮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星空中熠熠生輝,散發著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在月光下,蕭何與夏侯嬰追回韓信,更向他下跪,韓信答應留下來。   劉邦詢問韓信離開巴蜀的方法,韓信講出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劉邦發現:韓信所說的與張良的錦囊一樣,當即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答應封他當大元帥。   韓信要求劉邦為他舉行一次隆重的拜將儀式,並要讓他全權管理軍隊。   韓信向劉邦要了一大筆軍費,劉邦奇怪,呂雉卻明白他的用意,希望以盛大的拜將儀式和重整軍備來建立軍威!   在拜將儀式前,樊噲與韓信爭執,呂雉為了息事寧人,把樊噲收監。   韓信受封,立誓帶漢軍返回關中,並要將天下,從項羽手中奪回來。   項羽意氣風發地遷都家鄉彭城,並當眾宣布會娶虞姬為妻,範增反對,員工反對老板,反對也沒有用。   範增為項羽、劉邦和韓信占卜前程,對占卜結果感到憂慮,更苦勸項羽必須殺了劉邦和韓信,夜長夢多,以絕後患,項羽為了亞父擔心,也勉強答應了他。   韓信治軍嚴格,以劉邦表親殷蓋遲到為由,下令處死他,劉邦欲救回殷蓋,派酈食其說情。   但是韓信堅持軍令如山,更重罰酈食其30軍棍,打得酈食其皮開肉綻,屁股冒花。   劉邦氣惱韓信,但是呂雉欣賞韓信的管理能力,公私分明,之後韓信也主動向劉邦請罪,劉邦也不好意思斥責他。   韓信下令樊噲一個月內修建棧道,眾人非常驚訝。   樊噲與部將為修棧道苦乾,但時間不足,令軍中士氣低落,每天逃兵非常多,後來有士兵寫血衣向劉邦申冤。   劉邦體恤士兵苦況,想要停工,但韓信拒絕,認為修棧道可免楚軍章邯起疑心,對他們疏於防範。   有一部分修棧道的漢兵,因為在妄想深淵上修棧道,一不小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於是投靠了楚軍,更加痛斥韓信,項羽認為劉邦想憑借修棧道返關中,簡直是異想天開。   韓信任命樊噲為先鋒,帶精兵修陳倉小路,為漢軍開路出巴蜀。   樊噲圍攻駐守的三秦,先前投降的漢軍其實為內奸,來個裡應外合,令楚軍陷入困境。   項羽開始明白了韓信的計謀,感到後悔,向範增道歉,兩個人不計前嫌,再謀對策,並派軍隊支援章邯。   韓信陪劉邦出征,但卻帶劉邦避到山上,更下令停止進攻,大家感奇怪。   韓信下令部下用沙包在山上的河流建河堤和購入大量食油,並把事情保密。   劉邦問韓信有何妙計,韓信謂看天意和時機。   時天下暴雨,韓信下令拆河堤,讓洪水淹沒費丘,章邯軍隊匆匆逃走,韓信派兵守在出路,並向楚軍潑油及放火,這一招,令楚軍死傷慘重。   韓信圍堵章邯,想要招降他,但章邯寧死不屈,自刎身亡,韓信感可惜。   項羽得知章邯已經戰死,要反攻劉邦,範增反對。   範增教虞姬觀星,實要證明她留在項羽身邊,隻會害死項羽,勸虞姬離開,虞姬答應。   項羽得知虞姬要走,悲痛欲絕,苦若求她留下,更揚言可以不要江山,也希望她不要離她而去,虞姬感動。   虞姬舍不得項羽,遂拒絕了範增,範增怒斥她反口覆舌,但項羽維護虞姬,令二人反目。   劉邦重返鹹陽,深得老百姓的支持,陳平向劉邦投誠,呂雉賞識他,留為己用。   張良帶來楚國父老,他們指項羽殺害義帝懷王,請劉邦代為討回公道。   劉邦不想與項羽反目成仇,但是,呂雉和張良認為應趁機招攬天下諸侯,合力反楚,讓劉邦成為盟主,劉邦終於答應了。   範增的離去,虞姬追上前挽留,原來他病重,為怕影響項羽,秘密上山求師傅楊真人醫治,真人認為他凡事逆天而行,也是咎由自取,虞姬向楊真人下跪,求楊真人醫治範增。   範增痊愈後返回彭城,項羽親自迎接,二人和好。   範增勸項羽應伐齊,以牽製其他諸侯國,並修書向劉邦動之以利,主動求和以牽製他,逼他留守鹹陽,項羽照辦。   挾天子以令諸侯,替天行道!劉邦替懷王發喪,辦得轟轟烈烈!   聲討項羽弒君。   陳平讀出項羽送來的書簡,指項羽會殺害劉邦的家人,以逼他投降。   劉邦一聽,怒不可遏,立誌討伐項羽,眾諸侯推舉劉邦成盟主。   事後蕭何發現項羽的書簡被陳平刪改,陳平才招認是他和呂雉所為,目的是為使劉邦成為反楚盟主。   劉邦大怒,張良也勸他順水推舟反楚,此時的劉邦,仍有所顧慮。   呂雉重賞陳平,向他打聽項羽的弱點,陳平指要鏟除範增,就要用虞姬以離間範增與項羽的感情。   項羽準備伐齊,希望先和虞姬大婚並一同出征,範增反對。   當時楚軍中廣泛流傳虞姬是不祥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克夫。   項羽認定是範增散播遙言。   項羽向軍隊表明任何人不得傷害虞姬,突然有士兵刺殺虞姬,全軍跪下求項羽殺虞姬,項羽大怒。   此時,範增出言維護虞姬,謂她忠貞於項羽,不再反對她留在項羽身邊。   項羽見範增接受虞姬,感動不已,要盡快大婚,但虞姬拒絕,勸他應全力伐齊,項羽答應等凱旋歸來再大婚。   劉邦和呂雉檢閱韓信的軍隊,看見井然有序,韓信反贊賞劉邦知人善任,呂雉勸韓信攻打楚都彭城,催逼他伐楚,韓信拒絕。   第二天,韓信送上書簡給呂雉,指後宮不得乾預朝政,呂雉恨極了韓信。   呂雉找陳平穿針引線約見項羽部將彭越,向他招降,彭越看不起呂雉,但她力陳利害後,彭越答應。   陳平勸劉邦伐楚,並謂在地下掘出泥板,上寫有楚亡興漢字樣,鼓吹劉邦是天命所歸,應及早起義,劉邦蠢蠢欲動,但韓信認為時機未到,勸阻。   韓信揭穿陳平詭計,眾諸侯認為韓信囂張,擁兵自立,韓信見孤掌難鳴,即交出兵權,讓劉邦重掌帥印,並告假還鄉。   劉邦親自練兵,深受百姓支持,但韓信見狀反擔心百姓性命難保。   劉邦攻打彭城,彭越原先答應投降,但臨時反悔,劉邦三擒三縱彭越,後彭越被劉邦仁義打動,答應歸降。   呂雉為劉邦準備登基的帝王服飾,劉邦感激她所做的一切。   會稽的百姓送上羽毛給呂雉當賀禮,她不明所以,陳平討好她謂她已得天下,羽毛物輕情義重,呂雉欣賞陳平的急智。   呂雉探望虞姬,對她冷嘲熱諷,表明自己更早認識項羽,但他不領她情,她改投劉邦懷抱,在她支持下,連劉邦這種市井之徒也能成大業。   虞姬反指她隻戀棧權勢,非愛劉邦,呂雉對這番話反覆思量。   項羽準備帶兵攻打漢軍,奪回彭城,劉邦得知後大驚,但其部將貶低項羽,見項羽兵馬隻三萬,鼓勵劉邦出戰,劉邦亦躊躇滿誌,禦駕親征,領六十萬大軍與項羽對決。   項羽兵分多路,討伐劉邦軍隊,劉邦軍隊本是拉雜成軍,加上他指揮欠策略,被項羽逐一擊破。   楚軍重奪彭城,呂雉與一對兒女倉皇逃亡。   劉邦在睢水一役全軍覆沒,劉邦見血流成河,大受打擊,欲向項羽投降,免生靈塗炭。   呂雉在夏侯嬰護送下找到劉邦,見劉邦失魂落魄,出言鼓勵,呂雉想起虞姬的話,決定犧牲自己也要保丈夫安好。   項羽領兵追殺劉邦,劉邦走投無路,呂雉假扮劉邦,抱著兒女跳車,引開追兵,讓劉邦順利逃出生天。   鐘離昧擒獲呂雉交給範增,呂雉毫不示弱,更向虞姬表示願為夫君奉獻生命,虞姬同情她,勸項羽留她一命。   項羽追上劉邦,劉邦命懸一線。   劉邦雖避過項羽追殺,但仍躲不過追兵,日夜逃命,令他不支暈倒,幸遇上歌姬薄姬,薄姬不顧危險,救了他一命。   張良知劉邦敗走,即找韓信救駕,但韓信拒絕,張良動之以情,勸他應報答劉邦知遇之恩。   韓信念舊情,答應他但條件是先讓他回鄉走一趟。   韓信衣錦還鄉,欲迎娶香姬,可惜香姬積勞成疾,早已病逝,韓信痛心,將她厚葬,並在她的墳前起誓終身不娶。   韓信把帥旗交給張良,但拒絕回師營救劉邦,張良不明所以。   張良好不容易才找到劉邦,時項莊趕來,張良揚起韓信的帥旗,項莊怯於韓信威名,撤軍而去,劉邦得救,在張良護送下屯兵滎陽。   張良和項羽均心下佩服韓信智慧過人,不費一兵一卒,嚇退項莊。   韓信忙於建造戰車,拒絕回滎陽護駕,劉邦雖不滿但無奈。   劉邦擔心呂雉等人,加上項羽軍隊進逼滎陽,憂心忡忡,多次派員請韓信回師,但韓信仍然拒絕,夏侯嬰等更懷疑韓信意圖謀反。   韓信終於研製出又堅固又輕巧的戰車,即回師救駕。   楚軍兵臨城下,張良找來身材與劉邦相約的紀信假扮劉邦,讓劉邦趁亂離開,劉邦擔心紀信安危,拒絕張良,在紀信懇求下終答應。   劉邦假意投降,楚軍入城時,張良安排百姓歡迎楚軍,以轉移視線,劉邦趁機順利離逃去。   項羽欣賞紀信忠心護主,欲招攬他,但他忠於劉邦,項羽下令處死他。   韓信大軍抵達,劉邦為表歡迎,派酈食其當使者替他接風,但韓信以軍情緊急,拒絕了他。   酈食其等討厭韓信氣焰,但劉邦不以為然。   劉邦深夜往軍營探望韓信,向他鄭重道歉,並交回帥印,韓信見他誠心誠意,答應回師。   範增獻計,建議項羽先攻劉邦的糧倉,以斷其後路,項羽依計行事。   韓信下令退兵,範增百思不得其解,而劉邦知韓信退兵,更憂心忡忡。   項羽燒毀劉邦糧倉,回師到平原時,韓信戰車軍團殺到,因平地有利於戰車陣,令項羽大軍被圍堵,形勢逆轉。   幸範增及時派龍且支援,項羽全身而退。   韓信凱旋而回,向劉邦獻上項羽的頭盔,劉邦喜出望外,韓信建議攻打其他諸侯,眾認為應休養生息,應保留實力對付項羽,韓信拒絕。   彭越叛變,英布奉命剿滅,在彭越府中找到項羽秘密書簡,內裡表示項羽把弒君的罪行推卸給英布,請天下人懲處他。   陳平向英布招降,並離間他和項羽,英布果然中計。   英布背叛項羽,項羽念舊情,放他一馬,並指一切是陳平的詭計。   項羽心煩欲殺呂雉等人,但虞姬勸阻,二人吵了起來。   韓信把眾諸侯鏟除,齊王向劉邦求和,劉邦令韓信收兵,韓信拒絕。   劉邦派酈食其出使齊國斡旋,但韓信派兵圍堵齊國,齊王一怒之下,烹殺酈食其。   劉邦接獲酈食其死訊,傷心不已。   項羽誓師必殺劉邦,劉邦聞訊擔心不已,韓信要求冊封自己為齊王以阻嚇項羽,諸將討厭韓信囂張,但張良認為隻有韓信才有實力迎抗項羽,劉邦決定封韓信為齊王,以求他回師護駕。   韓信遇上薄姬,憶起香姬,與她發生一夕之緣。   陳平在韓信府中看到薄姬,請她探望劉邦,薄姬隨之離去。   範增利用韓信好戰的性格,設計令他攻打趙國,好讓項羽攻打滎陽,張良猜中範增企圖,建議劉邦拖延項羽之攻勢。   張良和陳平在楚軍中散播流言,一時謂範增病危,一時謂項羽部將叛變,甚至項羽戰死,令楚軍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範增得悉張良計,與項羽將計就計,把謠言加劇,在大部分人均相信流言真時,範增與項羽出現揭破謠言,力斥劉邦卑鄙,楚軍必不能敗於此低下之人,令軍隊士氣高漲。   韓信得知薄姬往找劉邦,怒不可遏,拒絕回師,薄姬知闖下大禍,即回去向他道歉,卻被他拒絕。   範增為免影響軍情,欲隱瞞自己病危的消息,卻被虞姬發現,項羽逼他離開軍營求醫。   範增在求醫途中病情惡化,與項羽訣別時,不忘教導其成大業之道,項羽感動,答應必當明君,並殺劉邦和張良以報其恩,範增含笑而終。   項羽起兵圍堵劉邦,限他三日內投降,劉邦在張良提點下,采拖延之法,等韓信回師。   劉邦當著兩軍對項羽冷嘲熱諷,以無賴行為氣走項羽。   項羽攻打劉邦,劉邦中箭受重傷,張良要他裝作隻受輕傷以穩定軍心,劉邦忍痛支撐。   劉邦感項羽因範增之死而變得急於求勝。   擔心滎陽百姓遭劫難,虞姬渴求和平,求項羽停戰,被他所拒。   項羽加強攻勢,劉邦擔心城破,但韓信遲遲未歸,陳平認為韓信對他搶走薄姬一事耿耿於懷,建議劉邦賜婚令韓信釋怒,劉邦同意。   陳平帶同滎陽名媛殷嬙求見韓信,韓信恨透劉邦乾涉其私生活,拒絕賜婚,更趕走二人。   殷嬙溫柔體貼,向韓信表示願當則室,視香姬為正室,韓信終接受賜婚。   項羽拘押劉邦家人,逼他們寫家書勸劉邦投降。   呂雉一反常態,竟自願寫勸降書,訴說不再渴望當皇後,隻求一家平安,勸劉邦投降。   項羽派虞子期送上家書給劉邦,張良勸他不要在來使麵前表露牽掛之情,以免被項羽要脅。   劉邦依計在來使麵前表現冷漠,虞子期向項羽稟報劉邦的看家書後的反應,項羽心中有數。   項羽下令烹殺劉邦一家,項伯送上豐富的最後晚餐,呂雉知死期將至,請求項伯代向虞姬求情。   虞姬欲阻止項羽熟殺呂雉等人,項羽一怒之下把她送回彭城。   項羽把呂雉等人綁在滎陽城外,當眾烹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邦見狀,既心痛又心急,張良勸他勿表現關心,劉邦故作輕鬆,更叫項羽分他一杯羹,氣壞項羽。   項羽密會韓信,建議他背叛劉邦,一同分天下,韓信恨當日項羽對自己的侮辱,拒絕接納項羽的建議,更羞辱他,項羽拂袖而去。   劉邦得知韓信未有轉投項羽,心中暗喜,韓信更向他誓言必亡項羽。   劉邦封賜土地給韓信,求他回滎陽護駕,但韓信謂時機未到,拒絕回師,劉邦敢怒不敢言。   虞姬被護送返回彭城途中,趁機偷走,想返回滎陽找項羽,時護送虞姬的楚軍,遭英布伏擊,項羽接獲消息後即趕往救虞姬。   雖然虞姬未有被英布所擄,但她逃走時受傷昏倒在草叢中,其後聽到項羽呼喚她的名字,惜無力回應,幸在最後關頭,虞姬吹號角求援,終被項羽發現。   虞姬和項羽經歷生離死別,渴求平靜生活,項羽決定與劉邦講和,虞姬喜出望外。   項羽送呂雉回滎陽,劉邦大喜,認為是示好之意,願與項羽和談。   呂雉得知劉邦欲納薄姬為妾,雖有不滿,但仍表現大方。   劉邦和項羽各派代表出席和會,呂雉建議與項羽平分天下,眾認為她異想天開,她更欲參與和會,但被眾大臣反對。   呂雉堅持參與項羽的和會,力陳自己一力扶助劉邦成大業的功德,來到最後一步,她必須參與,張良等唯有接受。   楚漢和會之上,項羽逼劉邦回巴蜀,劉邦感項羽欺人太甚,卻怯於項羽威勢,呂雉毫不妥協,且態度強硬,提出平分天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