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 人一旦失勢或受挫,就會有許多人乘機打擊他,使他徹底的垮臺。霸王項羽,也是如此下場。 霸王別姬清朝有位詩人以虞姬的口吻作詩一首:“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 虞姬如此大義凜然、忠於愛情的美德傳頌不已。 她的感人故事,雖然基本隻是民間流傳的傳說,但是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虞姬,這個美麗的名字,將是我們心目中不朽的傳奇。 “霸王別姬”是最為動人的以秦漢時期為背景的民間傳說之一。 虞姬忠於愛情,為讓項羽盡早逃生,拔劍自刎。 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 作者在畫中運用動感很強的渦輪線、誇張的衣袖以及視覺沖擊力很強的桔紅色來表現虞姬剛烈的性格。 這裡的霸王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京劇霸王臉譜。 為了不奪虞姬的形象,隻把霸王隱在虞姬舞動的袍子中。 霸王細密的胡須直線和虞姬身上的渦輪曲線形成靜與動的對比,更襯托出虞姬舞劍時旋轉的動感。 畫內題詩用的是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再看《虞姬》: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詩的大意是,夜聞烏騅馬的嘶鳴,叫人肝腸寸斷。虞姬在幽恨中直直地對著眼中有兩個瞳子的項羽大將軍。 項羽部將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後來被剁為肉醬而投降了劉邦,何如虞姬那樣自刎於楚帳中而芳華百代? 關於虞姬,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有簡略的交待。 項王被漢軍圍於垓下,夜聞四麵楚歌。”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闕,美人和之。 項羽是敗軍之將,劉邦是開國之勛。 但從人格力量和美學角度看過去,項羽因了虞姬,因了在最後一搏的生死關頭竟然對虞姬“泣數行下”,讓後人,至少是讓我覺得,這個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大將軍更有人情味,更具個性光彩,比起劉邦來也就顯得更真更善更美。 有趣的是,項羽與虞姬,貂蟬與呂布,勾踐、夫差與西施,漢元帝、匈奴單於呼韓邪與王昭君,李靖與紅拂女,甚至石崇與綠珠。 這幾組男女關係中,當作為歷史敘事的時候,人們注重的是它的男主角。 但一旦當作人生際遇去解讀、吟誦、傳唱、演繹時,女性形象大都光彩照人,甚至使刻板、枯燥、冰冷的歷史教科書也因此有了人性的光彩和生活的溫情。 千古絕響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 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市過隱居生活。 項羽和虞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 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即位,由於秦二世的殘暴,便爆發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 作為妾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到哪裡,她就跟到那裡。 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 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 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 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繡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沖鋒,作他堅強的後盾。 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 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人,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 他始終愛著虞美人,成為民間傳說上的一段佳話。 相傳,劉邦進入鹹陽後,項羽跟著進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 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隨即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初期,楚軍連連大勝,但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 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 項羽回來了,這一回他中了韓信的十麵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有鐘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 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 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麵唱和。 淒美的歌聲,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誌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 四麵楚歌,吹散八千子弟兵。 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 當時,麵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麵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 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 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 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 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 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 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然後遂即跨上戰馬,殺出重圍。 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便將愛馬烏騅賜予烏江亭長,然後原路返回於漢軍交戰,項羽怒斬漢軍數百人! 殺的漢軍連連慘叫,然後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劉邦後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後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艷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夜聞四麵楚歌,以為楚地盡失,他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 劉邦率軍進駐灞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 鴻門宴之後,受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及漢中一帶。 能夠知人善任,注意虛心納諫,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積極整合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擊殺西楚霸王項羽,贏得楚漢之爭,統一天下。 即位於定陶汜水之陽,後來定都長安,建立西漢。 陸續消滅臧荼、韓王信、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 建章立製,休養生息,勵精圖治。 兵員歸家,豁免徭役,重農抑商,恢復社會經濟,穩定統治秩序。 安撫人民生活,奠定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 開放邊境關市,積極緩和漢匈關係。 公元前195年,討伐英布叛亂的時候,傷重不起。 製定“白馬之盟”後,駕崩於長安,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長陵。 毛主席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項羽的死,對於劉邦來說是一件大喜的事情,也是一件大憂的事情。 大喜的是,終於消滅了自己的最大的敵人,結束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可以安心地統一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 大憂的是,不得不麵對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置項羽的家族和部下,這些人是否會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是否會對他的聲望造成影響。 不得不說,劉邦在創業時期雖然是一個小人,但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體現了統治者的智慧和膽識,他沒有把項氏家族視為威脅,而是善於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和才能,為自己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邦如何處理項氏家族的問題 第一就是招攬項羽的部下,任用項羽的親信。 劉邦得到項羽的部下後,沒有對他們進行清洗,而是進行優待,讓他們保留原來的職位和待遇,甚至加封爵位和賞賜了財物。 這一舉動也是為了拉攏項羽的部下,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臣子,為自己效力。 比如拉攏英布、彭越等人。若是強行對這些人鎮壓,無疑會造成更大的叛亂。 第二就是分化項羽的支持者,劉邦在消滅項羽後並沒有完全統一天下,一些諸侯國沒有歸順他,如趙國、齊國、燕國等。 這些諸侯國都曾是項羽的同盟,內心多少都對劉邦有所不滿,隨時有可能再次起兵反抗。 劉邦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就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對這些諸侯國采取了不同的態度和手段,也的確收到了不錯的結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起碼漢初的江山雖然亂,但也在掌控之內。 最後,再來看看劉邦是如何處理項氏後人的,他沒有采取滅族的手段,但是他的做法卻比滅族還無情。 得知項羽的死訊劉邦欣喜若狂,立即前往他的故鄉魯地,手持人頭來威脅百姓投降,叔父項且隻得帶領全族人投降。 對於項羽,劉邦非常尊敬將其厚葬,還封其子為魯王。 不過,劉邦表麵上以魯公之禮厚葬項羽於穀城,實際上這隻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封其子項嬰為魯王,還讓他繼承封地和部下,這一舉動雖然看似仁厚,實際上也是為了控製項氏的勢力。 如何來說呢? 兔子逼急也會咬人,溫水煮青蛙則能讓項羽的勢力成為他自己的傀儡,所以說劉邦的行為是為了安撫項氏的支持者,讓他們不再反抗。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項羽的同姓宗親都被劉邦賜姓為劉,雖然沒有殺了這些人,但等同於消除了項羽的族譜。 與此同時,劉邦還規定若是項氏族人想要入朝為官,必須稱呼項羽為“項藉”,這種稱呼有侮辱先人的意思。 簡而言之,劉邦利用這種方式來分化項家後人的團結性,畢竟一個不尊敬祖先的家族又能流傳多久呢! 可以說,劉邦在處理項羽後人的問題上,雖然沒有剝奪他們的權力和財富,也沒有剝奪尊嚴和自由,但卻消滅了項氏後人的忠義和氣節,成為了他的奴隸和傀儡。 這種處理方式殘酷和狡詐,也反映了劉邦的權謀和手段,不費一兵一卒便解決這一個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