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部:妖孽宮廷 第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1 / 1)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管仲《管子?治國第四十八》)。   這句話的意思是,但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   怎麼知道這個道理呢?   人民富裕就安於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而人民貧窮就不安於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於鄉居而輕家就敢於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   也就是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貧富高低,是衡量治國之道的唯一標準!   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   昭宣中興是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此時的西漢,處於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   昭宣二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繼續實行漢武帝以來的政策,著力整頓吏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   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   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漢宣帝設置治禦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   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製。   此外,漢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   昭宣二帝,還多次下詔賑貸農民,廢除一些苛法,屢次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減輕農民的力役負擔。   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推行一係列經濟的措施如招撫流亡、安定民生等。   使社會生產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麵繼續霍光的政策。   昭宣時,這些政治、經濟措施的實行,使一度國力衰退的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   劉爽即位後,信用宦官,再加土地兼並盛行,社會危機日深,昭宣中興從此開始衰敗。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攻打匈奴以及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   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不得不下輪臺罪己詔,宣布:“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漢武帝死後,昭帝、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昭宣二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   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和史良娣的孫子,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   當年,巫蠱之禍爆發,家人蒙難,繈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   元平元年昌邑王被廢後,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八歲。   劉詢即位之初,大力整頓吏治,強化皇帝權威。   為了打破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麵,命令群臣奏事,以疏通下情,並規定丞相以下的百官都要奉職奏事,以便考核。   地節四年,又借大司馬霍禹謀反一事廢皇後霍氏,從而徹底清除了霍氏的勢力。   從此漢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階段。   大漢王朝由於漢武帝後期窮兵黷武、吏治不清,導致社會凋敝,階級矛盾加深,民怨沸騰,再加上巫蠱之禍動搖了統治基礎,大漢王朝正處於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   幸運的是,大漢王朝沒有因此走向覆滅,在漢昭帝、霍光和漢宣帝的努力下,漢朝迎來了中興,國力再一次達到了巔峰,這個時期稱昭宣中興。   在漢昭帝繼位後,漢朝的主要精力就在於如何恢復經濟,緩解社會矛盾。   首先停止了對匈奴的戰爭,恢復和親政策,然後廢除苛政,減免賦稅,休養生息。   這樣百姓的負擔大大減輕,經濟得到了大大的恢復,一切又重歸了正軌。   即使漢昭帝不幸早逝,霍光專權,這種局麵並沒有被破壞,一直到後麵漢宣帝繼位,大漢朝的國力達到了最高峰。   漢宣帝原名劉病已,他並不是漢昭帝劉弗陵的兒子,而是巫蠱之禍被害死的前太子劉據的長孫,也就是漢武帝的曾孫。   他從小流落民間,深知民生疾苦,吏治得失,後回歸皇室,亦不忘初心,要讓大漢朝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漢昭帝不幸早逝,霍光本來擁立了昌邑王劉賀繼承帝業,但劉賀急於削弱霍光的大權,這不為霍光所容,在位僅僅二十七天便被廢黜。   這個時候,有人提議讓劉病已繼位,得到了霍光的同意。就這樣劉病已成功登上帝位,改名劉詢,謚號孝宣帝。   漢宣帝即位後,他吸取了劉賀的教訓,韜光養晦,繼續重用霍光,不急於削弱霍光的大權,即使霍光主動提出還政,他也沒有答應,並且娶了霍光的女兒。   然而當時的霍家權勢遮天,他們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和富貴,在多個重要職位上都安插了霍家的人,甚至為了讓霍光的女兒當皇後,竟然將漢宣帝的發妻許平君給毒死了。   如此作為,漢宣帝還是隱忍了下來,他在等待時機反擊。   沒過多久,霍光病逝,漢宣帝以皇帝之禮厚葬了他,然後便著手清除霍家勢力。   然而霍家怎肯坐以待斃,他們準備陰謀叛亂,廢掉漢宣帝打算取而代之。   最終陰謀泄露,漢宣帝先下手為強,逮捕霍家,盡數株連。   鏟除了霍家之後,漢宣帝終於大權在握,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他並沒有推翻漢昭帝以為霍光製定的很多政策,反而進一步減免賦稅,任用賢才,整飭吏治,抑製土地兼並。   回歸正軌的大漢朝經濟生產得到了大力的恢復和發展,社會矛盾得到緩和,國力很快重歸巔峰。   除此之外,漢宣帝和漢武帝一樣,致力於發揚國威,震懾周邊。   公元前72年,漢宣帝派遣大軍聯合烏孫國一舉擊破匈奴,平定西域。   最後匈奴分裂,南匈奴投降漢朝,對漢俯首稱臣,也可是漢武帝時期也不曾做到的事情。   從此,西域之地盡歸漢朝控製,並設置西域都護府,匈奴再無力與漢朝爭鋒。   而西陲之地的羌人也不斷襲擾和威脅漢朝邊疆,在漢宣帝的極力打擊下,大將趙充國率軍兩年內便將其打敗,西羌同樣歸降漢朝。   昭宣中興讓大漢朝結束了動蕩的局麵,重歸正軌實現中興,可謂大漢朝國力最為巔峰的時期。尤其漢宣帝的文治武功,得到後世大力贊賞,所以他獲得了“中宗”的廟號,成為西漢四位有資格獲得廟號的君主之一,就是為了表彰他中興之功。   王政君性情溫順,入宮侍奉皇太子劉奭。   甘露三年生下兒子劉驁。漢元帝劉奭即位後,王政君受封婕妤,旋即進封皇後,但日益受到冷落。   漢成帝劉驁繼位後,她被尊為皇太後,大力提拔王氏家族。   漢哀帝劉欣繼位後,她被尊為太皇太後。   隨著外戚傅氏、丁氏的勢力大增,王氏逐漸失去權力。   漢哀帝去世後,王政君奪取傳國玉璽,支持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馬、錄尚書事,把持朝廷大權。   後來得知王莽篡位時,勃然大怒,將傳國玉璽砸在地上,導致璽上的螭碎了一角。   王政君身居後位(包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時間61年,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後。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長女。   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後因她妒嫉諸妾,與王禁離異,改嫁給河內郡的茍賓為妻。   李氏懷著王政君時,夢見一輪月亮撲入自己的懷中。王政君長大後,性情溫順,學會了婦人之道。   原先許嫁一戶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後來東平王納她為妾,但還沒入門東平王就死了,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便派人為女兒占卜,占卜者說:“因她是夢月入懷的,所以此女貴不可言。“   於是王禁讓女兒學習各種才藝,在她十八歲時將她獻入宮中為家人子。   王政君入宮一年多,皇太子劉奭寵愛的司馬良娣病故,良娣臨死前說是有其他姬妾咒她於死,從此太子鬱鬱寡歡,又遷怒其他姬妾,不與她們接近。   漢宣帝劉詢知道太子怨恨姬妾,便讓王皇後在後宮挑選適合的宮女送給太子。   皇後挑了五個女子,其中包括王政君。   當太子到皇宮時,對這五個女子缺乏興致,但又不想違逆母後旨意,便說:“其中有一個人可以。“   這時因為王政君坐得最靠近太子,且打扮素雅,所以大家都以為太子屬意的就是王政君,遂將她送到東宮,劉奭與王政君就這樣成了夫妻。   太子原本已有姬妾十多人,但長年以來一直都沒懷孕,而王政君成為太子妃後,一夜之間竟然懷孕了,這使宣帝非常高興。   甘露三年,王政君分娩生下一子,漢宣帝親自為皇孫命名為劉驁,字太孫,時時帶在身邊。   黃龍元年,漢宣帝駕崩,劉奭即位為帝,是為漢元帝。   先封王政君為婕妤,三天之後升她為皇後。   王政君自從生子以後,日益受到冷落;其子劉驁起初寬博謹慎,但後來喜好宴飲玩樂,元帝也覺得他沒什麼才乾。   此時傅婕妤很得寵愛,生下定陶王劉康,元帝想要立劉康做太子。   王政君與其兄王鳳、太子劉驁都為此感到恐懼,後來由於史丹擁護,漢元帝也考量到皇後為人謹慎,太子又是漢宣帝以前所喜愛,因此決定不廢太子。   竟寧元年,漢元帝駕崩,劉驁即位為帝,是為漢成帝,尊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後。   當時以太後兄長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同母弟王崇為安成侯。   後來又同日封王譚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王氏權勢大熾。   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早年與王禁離婚而改嫁茍賓,生下茍參。茍賓死後,王政君讓母親再回去與王禁復婚。   王政君又同情異父弟茍參,比之以漢武帝時的外戚田鼢,也想給茍參封侯爵,但被成帝拒絕,因此讓他任侍中、水衡都尉。   王家一門人借著太後的關係,在朝廷擔任相當多的官職。   漢成帝即位多年,沒有子嗣,於是趁定陶王劉康來朝時,請他留下來照顧自己。   漢成帝與王政君因為元帝生前喜愛劉康的關係,對他待遇也相當優厚,並不因為以前廢立太子之事而有所嫌隙。   然而,王政君之兄王鳳卻要求劉康回到封國,劉康隻好離開。   京兆尹王章看不過去,勸漢成帝不能再任用王鳳,並推薦名聲良好的中山王之舅馮野王。   王鳳得知後,稱病不仕,並獻上言辭甚哀的文字給成帝。   王政君聽聞此事後,為之垂淚,甚至不進禦食。   漢成帝也因為自幼倚賴王鳳的關係,不忍廢棄他,隻好繼續任用。王鳳還職後,立刻誅殺王章,且從此更加囂張。   王政君憐憫自己的小弟王曼因早死而沒有被封侯,而平阿侯王譚、成都侯王商等人多稱贊王曼之子王莽,便追封王曼為新都哀侯,以王莽嗣侯位,並任命為大司馬。   後來漢成帝因沒有子嗣,定陶恭王也已過世,定陶恭王之母傅昭儀賄賂王根,希望讓定陶恭王之子劉欣繼承帝位。   後來王根果然保舉劉欣繼位,劉欣遂被立為太子。   綏和二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宮中暴死,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   王政君成為太皇太後。   麵對“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官滿朝廷“的局麵,漢哀帝著手排擠王氏外戚勢力,強化皇權,他即位後便拔高自己祖母和母親家族傅氏、丁氏的勢力,封祖母傅昭儀為恭皇太後,母親丁姬為恭皇後,食邑與王政君相等。   王政君看到後非常不安,便要大司馬王莽“乞骸骨“回家,哀帝沒有批準王莽的辭呈。   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將軍師丹等對王政君說:“皇帝聽說太後下令貶斥王莽,非常傷心。   大司馬如果不復職,皇帝就不敢聽政了。“   於是王政君又令王莽復行視事。   對王莽“乞骸骨“的處理似乎表現出哀帝對王氏的客氣態度,實際上漢哀帝卻深忌王氏驕橫,所以起初對王家人頗為優待,日子一久,便漸漸疏遠。   此後,漢哀帝與王氏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   司隸校尉解光彈劾王根罪行,漢哀帝借機將王根逐出京師,並將王氏舉薦的官吏悉數罷免。   後有高昌侯董宏承風希旨,以《春秋》母以子貴之義,請尊哀帝生母丁姬為帝太後。   此議一出,便遭到大司馬王莽、丞相孔光等人的堅決反對。   哀帝迫於壓力,將董宏免為庶人。   不久,未央宮舉行宴會,內者令為傅昭儀設帷幄,坐於王政君旁。   王莽嗬斥道:“定陶太後不過是一個藩妾而已,怎能與至尊並坐!“遂撤去其座。   但在漢哀帝的打擊下,王氏仍難免衰落的命運,過了兩年,漢哀帝還是尊傅昭儀為帝太太後,丁姬為帝太後,王莽則被貶逐新野,王氏勢力跌落穀底。   到元壽元年,漢哀帝念王政君年事已高,才將王莽與平阿侯王仁召還京師,侍奉王政君。   元壽二年六月初三日,漢哀帝無子而亡。   王政君聞哀帝死訊後,迅速移駕未央宮,部署王氏子弟控製中樞。   哀帝臨終前將傳國玉璽交給他的男寵大司馬董賢,王政君聽取王閎建議,派王閎威脅董賢交出傳國玉璽,再交給王政君。   王政君召見董賢,問他國喪該如何調度,董賢不能對,脫下帽子謝罪,王政君說:“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馬身份參與過成帝葬禮,知道該怎麼辦,我讓王莽來幫幫你吧!“   於是立即召王莽入宮,從董賢手中奪取兵權。   隨後董賢自殺,王政君所深惡痛絕的趙飛燕和哀帝傅皇後被逼死,已故傅昭儀和丁姬的陵墓也被扒開,哀帝所拔擢的傅、丁兩家迅速被王氏鏟除。   王政君依然被尊為太皇太後,並以中山王劉衎為帝,是為漢平帝。   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由太皇太後王政君臨朝稱製,大司馬王莽秉持朝政。   王莽相當懂得討好王政君,先是上言、尊王政君姐妹王君俠為廣恩君,王君力為廣惠君,王君弟為廣施君,並且都領湯沐邑,姊妹們遂日夜贊譽王莽的美德。   王莽又知道王政君雖是婦人,卻也討厭待在深宮中,便舉辦許多可以讓王政君外出的活動。   就連王政君的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親自侍候。   王莽又指使益州塞外少數民族獻白雉,群臣借機請王政君封王莽為安漢公,王政君批準。   其後王莽又利用王政君“厭政“的心理,將所有大權集中於自己,王政君隻過問封爵之事。   元始五年,漢平帝死後,王莽挑選了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嗣,而自己則圖謀篡漢,恰逢前輝光謝囂奏報武功縣長孟通在井裡挖出一塊上圓下方的白石,上有丹書“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王莽讓群臣稟告王政君,其後發生了宗室安眾侯劉崇及東郡太守翟義反對王莽的起義,王政君聽聞後說:“眾人所見者略同,我雖是一婦人,也知道王莽這樣做必定會給自己招來災禍,這種行為萬萬不可。“   但王莽又更以各種祥瑞之兆作為天命,企圖代漢為帝,並將這些符瑞告訴王政君,王政君大驚。   始建國元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便派安陽侯王舜去向太後索取玉璽。   王政君怒罵:“你們父子一家承蒙漢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貴,既沒有報答他們,又在他人托孤之時,趁機奪取國家,完全不顧恩義之道。   為人如此,真是豬狗不如,天子怎麼會有你們這種兄弟!   而且如果你們自以為得到天命而成為新皇帝,想要改變正朔服製,就應該自己做新的玉璽,流傳萬世,為何想要得到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   我不過是個漢家的老寡婦,隨時都可能會死去,所以想要拿這顆玉璽陪葬,你們終究是得不到的!“   王政君隨即痛哭流涕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旁人也跟著垂泣。   王舜雖感到悲哀,但過了許久還是說:“臣等已經無話可說了,但王莽仍然一定要拿到傳國玉璽,太皇太後您能到死都不拿出來嗎?“   王政君知道王莽是要威脅她,便將傳國玉璽取出、砸到地上給王舜,導致璽上的螭碎了一角,並說道:“我已經老死了,有你們這樣的兄弟,我們王家是要滅族了!“   王莽得到玉璽後非常高興,在未央宮漸臺為王政君置酒設宴,大肆慶祝。   後來又改王政君稱號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後“,並說既然漢朝已滅,太皇太後不得再侍奉元帝,遂毀元帝廟,改為“文母篹食堂“。因為王政君還在世,不便稱廟,便稱為長壽宮。   王莽置酒請王政君到長壽宮。   王政君前往,見元帝廟已被廢棄,大驚。   她哭著說:“這是漢家的宗廟,皆有神靈存在,是犯了什麼罪讓你毀掉!   假設鬼神無知,修廟有什麼用?   如果有知,我原本是人家妃妾,怎能辱沒先帝之廟來作為我用食的地方?!“   她又私下向左右侍從說:“此人侮慢神靈,怎能長久得到上天保佑!“   於是酒會不歡而散。   王莽自從篡位後,知道王政君怨恨自己,常常刻意討好王政君,但王政君卻越來越不高興。   王莽將漢朝製度都改去,而漢朝本來穿黑貂衣,王莽就改為穿黃貂,又將漢正朔伏臘日也改去。   但是王政君卻命令自己的官屬穿黑貂衣,並且在漢朝的正臘日時獨自與左右一起相對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