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一想也覺得爹爹說得有理。
而羅長史則摸著胡子繼續道,“來這兒的路上為父仔細想了想,發現官家選擇暗中潛入禹州,既是一招險棋,卻也是一招妙棋。”
“爹爹此言和解?”
“官家聖名猶在,起兵後很快便有不少州縣雲集景從,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而西北三州的那三位土酋見狀也都紛紛遣使示好。
“若是官家最終能將這三州也納入囊中,得西北騎兵相助,便能拉扯出一支真正的強軍來了,但是想跟偽帝爭天下還缺兩樣東西。”
“哪兩樣?”
“人心和糧草。先說人心,如今各地災禍不斷,流民四起,偽帝又連年用兵,這賦稅越收越高,已經讓不少底層百姓苦不堪言,自然也有不少老人開始回憶官家在位時的仁政,但是這畢竟隻是少數人。
“官家做皇帝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稍微年輕一點的根本不知道官家是個什麼樣的人,自然對於官家能否救他們於水火之中,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心存疑慮了,所以想聚攏起偽帝失掉的人心,還需要從長計議。”
“其二是糧草,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拉扯起一隻足夠數量的軍隊首先就需要解決糧草的問題。而這想必也是官家他放著另一邊的戰事不管,也要跑到這裡來的原因。
“雖然現在禹州匪禍不斷,民生凋敝,可再怎麼亂,這裡也是北方糧倉,若是能一舉拿下此處,勵精圖治個一二年,讓此地恢復元氣,那麼糧草的事情就再不用擔心了。
“而且官家拿下禹州,也讓偽帝失去了禹州這個產糧大州,那麼京師的糧草供給就隻能靠漕運了,而水道那麼長根本就守不住,一旦中間被截斷,整個臨天府,上百萬人口就都等著一起餓肚子吧。
“到時候官家甚至不用發兵去打,那偽帝便隻能棄城而逃了,所以為父說取禹州是一步妙棋,隻是禹州畢竟離京城很近。
“一旦被偽帝察覺出不對,他肯定會發重兵來打,所以在我方沒有招募到足夠守軍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盡量保持低調,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官家他要在這裡壘堡屯軍的原因了。”
羅長史一口氣說完,鶯鶯亦是心悅誠服,“爹爹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卻是鞭辟入裡,讓人醍醐灌頂。”
羅長史先是麵露得色,但接著又是長嘆口氣,“吾擅觀天下之事,尤擅縱橫之道,可惜在邊荒之地蹉跎四十餘載,難遇明主,如今既然得見真龍,那我羅某人也當以畢生所學,助其定鼎九州。”
羅長史的豪言壯語擲地有聲。
鶯鶯聞言有些驚訝,“爹爹來時的路上不是說要先見見那位昭宗,再決定是否投靠於他嗎,怎地現在就做了決定。”
“不必了,”羅長史搖頭,“我在到這裡之前的確心有顧慮,但看到這座土堡後,便已經看出了官家的野心與謀略,如此人物,若還不是明主,那這天下就沒有什麼明主了。”
這對兒父女正說話間,陸景卻是也已經迎了出來。
隨後他又領著兩人來到山腰上的議事堂中。
這裡原本是青龍寨的忠義堂。
沒辦法,陸景這莊子是新建的,隻能先撿著最緊要的來,把圍墻快修好了,至於裡麵的建築,暫時還沒功夫搞。
隻能先用原有的湊合著,反正這地方一般情況下也沒什麼訪客,議事堂陸景平時更是很少能用上,也就沒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