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武公身後的族兵也是不甘示弱。 “放肆,汝一侍勇,安敢欺辱吾君。” 斐豹帶著五個侍衛與尹武公帶來的兩百族兵勢如水火。 就在劍拔弩張之際,尹武公再次開口:“太子殿下,決意要拿尹氏一族開刀嗎?” “是又如何?”姬晉也是臉色泛著陰沉道。 “那便送太子殿下一程吧!”尹武公話音剛落,族兵們就沖殺了過去。 小司徒賓孟、關市吏幸勝,臉色均有些煞白,唯獨世子佞夫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孱弱。 四周的國人紛紛跑開,很怕殃及池魚。 “二三子何在,尹武公拒納田稅,意圖謀逆,將其拿下。” “諾!” 混亂的人群中頓時閃出了一百多偽裝成國人的虎賁軍士。 尹武公頓時神色慌張,他想不通,這突然出現的虎賁軍士何時混進了城邑,城門口的守衛是死人嗎? 混戰頓起,隻初一交手,兩邊就高下立判。 太子一方帶來的虎賁簡直就是猛虎入羊群。 血液橫流,慘叫聲悲痛。 為首的督戎更是如天神下凡,手中雙短戟虎虎生風,每一戟下去就有一人死亡。 而已經沖到姬晉身邊的叛軍,盡數被斐豹攔截,根本無法靠近姬晉。 而反觀尹武公這邊,臉色鐵青,“快,都給吾沖上去,今日已無退路可選。” 姬晉遙望尹武公,發現對方也正怒目而視。 姬晉如沐春風般的笑容讓尹武公胸悶氣短。 原來昨日斐豹之所以離去,便是姬晉安排,今日的殺雞儆猴,肯定不會太平,姬晉怎麼可能會不留一手。 況且從尹武公開刀,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排除異己,太子殿下已經在為掌權做謀劃了。 戰爭毫無疑問,姬晉一方碾壓,尹武公在族兵的護衛下,欲要奔逃,卻不想,四個城門皆已經被姬晉帶來的虎賁軍士掌控。 尹武公一死,尹氏一族徹底敗落,尹邑再次被收回王室。 公元前550年,十月最後一天。 姬晉回到了洛邑,尹氏一族叛亂之事早已在王城肆掠,其餘八大氏族,唯獨單、劉、賓三家還算鎮定,其餘五家人心惶惶。 太子晉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一個尹氏,他們怎能不恐慌。 他們一直是觀望狀態,不敢與太子走的太近,如今看來,不選擇是不行了。 洛邑王城,華宮內。 齊王後憂心忡忡,她此刻對姬晉可謂是恨之入骨。 明明知道尹氏派係與她關係頗為隱晦,他卻先拿尹氏開刀,這分明是想折她的羽翼。 聽到太子回府的消息後,她便如坐針氈。 不行,我不能就此放任這個豎子掌權,否則我母子二人豈有容身之地。 儋王府。 世子佞夫滿頭大汗的揮舞著一柄劍,劍勢犀利,招招狠辣。 世子佞夫早姬晉一個月便回了洛邑,回來後便閉門不出。 整日間不是在王府校場耍弄刀劍,便是在房內刻簡讀牘。 “世子殿下,太子已經回府。” 一位侍從來到王府校場,看著弄劍的世子佞夫恭敬的說道。 “回來了便開始計劃吧!” “諾!” 仲冬時節,寒風凜冽。 姬晉回來後的第一次早朝,朝會上一眾百工與眾多卿大夫一同參奏太子姬晉。 ——縱容手下無故殺害國人,是為無德。 ——殺害成祖敕封的世卿尹氏一族,是為無孝。 ——為太子而視王於不顧,是為無禮。 …… 反正隻要是能扣的帽子,全被一股腦扣在了姬晉頭上。 目的隻有一個,請求周王廢太子。 姬晉默默的聽完百工以及大夫們的指責,看向了自己的父君。 因為最終的決定權是在他這位父君手中。 至於朝堂上的百工與大夫們,不過是被人當做了棋子,還是一顆顆廢棋。 “太子,汝怎麼看百工對你的指責。” 姬晉目不斜視的看著那端坐在王座上的周天子,他有些不太確定,父君是想讓我自救嗎?還是也想借助這件事來敲打自己。 畢竟自己的父君確實未曾說過他這位太子可以隨意誅殺卿族大臣,何況是尹氏這樣的大族。 自“桐葉封弟”事件發生後,尹氏被分封,成為了世襲大夫,這樣的家族,就算讓周王處置,可能都會畏手畏腳。 而他太子晉卻未經請示周王,私自下令便將尹氏宗族的族長,尹國的國君給殺了,其他卿大夫難免有這兔死狗烹之感。 “回陛下,尹武公作為王室的世襲大夫,不與王室同心同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反而陽奉陰違,該誅之。” 姬晉話音剛落,便有百工出麵:“陛下,太子殺心如此之重,實乃一代昏主也,若將王室交於太子之手,恐有大禍吶!” 大卜長吉字正腔圓的上奏道,大卜是周朝主占卜的官,每逢大小事,周天子必會占卜一番,包括出兵、出使,迎親等。 “大卜此言差異,汝說我無德,是因為殺了人,可知我殺的何須人也?” “汝說我殘殺世卿大夫,可知我因何而殺?” “汝說我逾越王權,可知我因何而逾越王權?” 三個連續的反問,聲音擲地有聲,將太卜堵的無言以對。 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因何殺人,因何殺世卿,又因何逾越王權,在那樣的情況下,姬晉作為東周之太子,能如此堅定的做這些事,足以證明他的英明,否則真要等到叛軍打到大周王城下才去做這些事嗎? 看著朝會上劍拔弩張的氣氛,周靈王悠悠開口道:“太子所做之事,全是寡人做出的決斷,為了宗周得以復興,死一人,死一族,又有何妨?” “變法前,寡人便說,為了宗周之復興,萬望朝臣間能攜手同行,如今尹氏一族不聽寡人之言,還欲殺太子而亂王室,實為該誅。” “此事就此作罷,眾卿可還有奏?” “啟奏陛下,日前伊川之地的伊洛之戎正在集兵募馬,或對吾王室不利。” “大司寇所說之言,可信度有幾分?” “臣得知消息後,便派人前去查探,可信度有十分。” 朝會上眾臣頓時交頭接耳了起來。
第41章:鎮壓叛亂,洛邑再起風雲(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