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1問1答(1 / 1)

大齊第一紈絝 解文軒 3622 字 2024-03-18

“事情很簡單。草民去過張三家,知道他的身份,他又打不過我,局勢都在我的掌控中。即便張三偷到了小玉瓶,也不敢拿去賣掉,更不敢有半點損壞,隻能乖乖的交給草民。到時候草民再報官,來一個人贓俱獲。”   “你這個計劃好是好,可你為什麼要親自陪同張三一起潛入你家。還有一個問題,張三到了官府,說這一切都是你指使的怎麼辦?”   聽到皇帝周文康的問題,朱鴻誌一陣頭疼。   這事正應驗了那句話,說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彌補,他現在就是麵臨這樣的問題。   可這事難不倒他。   前世的他上大學學的是經濟管理學,明明學的是如何管理錢和賺錢,可等畢業卻是怎麼賺錢都不知道,隻能老老實實的跟著其他人去當服務員。   不過,在上大學的時候,教《行政管理學》的那位老師,在課堂上說的一句話卻是一直銘記在心。   他說,答論述題時,我不需要標準答應,你們可以大膽假設,不管你的假設和推理對不對,隻要能自圓其說,邏輯自洽我就給你高分。   期末考試時,這位老師出的題目百分之六十的題目都是論述題,這讓那些隻知道背死書的同學很是頭疼,他反而拿了這科目的最高分98分,為此他感到很是驕傲。   所以即便他畢業了多年,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他都能自圓其說回來。   隻是簡單交流了幾句,朱鴻誌深知皇帝周文康很聰明,對方缺乏的隻是沒有實踐,他的事務的判斷和處理方式,都是通過東宮大學士教導他的方法,以及這些年慢慢摸索出來的。   可這些都隻是別人口中的看法和別人的思想,他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很難感同身受,在處理事務的時候難免有偏頗和理想化。   但這些現在都不重要,隻算是對皇帝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眼下他需要快速回答對方的問題。   哪怕多耽擱一秒,也會引起對方的懷疑。   “很簡單,我怕他手腳不乾凈,私藏了其它東西。畢竟那些東西是我家的東西,被偷了我也會心疼的。第二個問題也很簡單,即便他說了實話,衙門的人敢信嗎。”   “嗯,有意思,你還是和朕說說經過吧。”   聽到皇帝的說詞,朱鴻誌暗暗鬆了一口氣,終於又過了一關。   “遵旨。草民為了逼迫張三去偷我爹的小玉瓶,我就給張三先拋出了一個誘餌,那就是偷陛下的寶庫。這是殺頭大罪,張三自然不肯。”   “接著草民又用砍斷他的雙手雙腳,丟到大街上自生自滅來威脅他,他還是不肯。”   “那麼這個時候,草民在拋出一個也是大罪,但卻有可行性,而且還有可能獲得一筆豐厚報酬的時候,他必然會選擇第三個選項,也隻能選擇第三個選項。”   “隻是沒有想到,我娘親擔心我的安危,一直在書房等候我的父親和兄長。而張三很慫,被發現後立即投降,並說出了實情。”   “陛下,事情經過就是這樣,草民沒有半句謊言。”   說完,朱鴻誌匍匐在皇帝周文康身前,一副領罪受罰任君鞭笞的樣子。   “精彩,隻可惜你看錯了人。起來吧。”   聽完朱鴻誌的講述,再想想從羅公公那裡聽到的消息一對比,沒有任何的問題,皇帝周文康不僅沒有了疑慮,還給朱鴻誌的計劃和行動做了評價。   同時,皇帝周文康也欣賞朱鴻誌對他的坦誠。   要知道,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他需要能臣,但更需要對他忠心耿耿之人。   隻是,即便了解了這件事的經過,也很欣賞朱鴻誌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謀略,可依然對朱鴻誌的很多行為有很多不解。   皇帝周文康問道:“朕不解,你為何要那樣對待你的父親,你可知這是大不孝?”   這其實是皇帝周文康最想知道的事情。   聽到皇帝的問話,朱鴻誌心中想到,這個小皇帝還真難對付,不過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能真正的展現他的實力。   所以,是時候真正展現他扯淡實力的時候了。   “陛下,草民小的時候看過一本來自西方某個國家的書,這本書是由一位叫佛洛依德所著,他是一位偉大的精神病醫生,心理學家,並且開創了精神分析學派學說。”   皇帝周文康聞言眼睛放光,雖然他不知道朱鴻誌說的這個佛那個德的是誰,更不知道何為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等。   可他是一個聰明好學之人,對新知識如饑似渴。   所以一聽到朱鴻誌這個老殺才的兒子,竟然提及到他不懂的知識領域,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並且掌握這門學問。   皇帝周文康急迫的問道:“你說的那個國家叫什麼,還有你能說說這個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又是怎麼回事?”   朱鴻誌看到皇帝的表情,心中一喜。   果然,即便他是皇帝,可整日被關在皇宮,也會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感到很好奇。   “回稟陛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個國家好像叫什麼奧利奧,至於是不是這個,由於時間太久草民也不記得了。”   朱鴻誌這麼說的時候,心裡還附帶了一句,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精神病醫生,說白了就是專門給瘋子看病的大夫。而心理學,則研究的是一門人類心理現象和在這這種心理現象的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一門學科。”   “其中,這門學科又分為理論學和實踐學。”   “等等......”   朱鴻誌說到這裡,立即被皇帝朱鴻誌叫停了。   在朱鴻誌的這些說詞中,他隻是聽懂了一句精神病醫生是給瘋子看病的大夫之外,其它字雖然懂可連起來是什麼意思就不明白了。   皇帝周文康想了想說道:“給瘋子看病有什麼意義?”   聽到皇帝問出這麼可笑的問題,朱鴻誌想到了一則小故事,有人向皇帝稟報老百姓吃不上糧食了,皇帝疑惑不解的說道,沒糧食吃難道不會吃肉嗎。   皇帝周文康要比故事的皇帝強上不少,至少他這麼想是由於時代局限性導致的,而非認知出現了錯誤。   可這正是朱鴻誌想要的,用知識進行降為打擊。   皇帝周文康從小就有厲害的老師,他也上進讀了很多書,也懂很多東西,可朱鴻誌所講的內容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個世界所能理解的範疇。   他這樣做的目的和威逼張三去偷郯國公府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在這裡他想要的效果是先唬住皇帝,之後想怎麼扯淡就能怎麼扯淡。   說不定,還能找到賺積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