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生還是死(1 / 1)

“吳剛沒有規律的軌跡,最幾天也沒有再去冰站。從他以往前往冰站的日期來看,間隔都很隨機,並不確定。異常的就是在冰站持續時間都比較長,2,3天很常見,更長的也有。但最長間隔沒有超過16天。”   “冰站目前已經確認排除沒有異常的區域為62%,剩餘區域目前無法接近或者無法直接目視。我們用低功率回聲探測發現多個大型采集井,深度都超過探測範圍。根據登記的采集數據比對,目前沒有發現可疑的采集井。目前正著手對沒有開采任務的采集井進行探查確認。”   “冰站要是癱瘓,現在月球基地的主要物資儲備能持續多久?”   “生活區基本不受影響,現在冰站采集的水資源都是提純後儲備,更多是提煉和儲備能源資源,為後期氦3核站實施做儲備。生活資源現在基本靠循環係統進行支持,消耗量比較少,就目前的提純的儲備量來看,完全足夠支撐到冰站重建。”   “那破冰計劃你們進行的怎麼樣了?要偽裝成事故,不能暴露我們的行蹤。並且是可信可查的事故,不能出現紕漏。不然會極大影響到後續計劃的實施。”   “我們計劃和吳剛在冰站有交集的時候,在工作區製造氫氣泄漏,然後引起爆炸導致氣密失壓。這樣根據冰站的安全規定,會對全部人員進行強製撤離。而我們則當作被困人員,留在冰站。在搜救隊達到前,我們會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對吳剛進行情報獲取。隨後搜救到達前再次製造二次爆炸,引起所在區域建築物徹底的坍塌,趁機對吳剛進行處理。這是我們根據目前的情況,初步製定的計劃。”   “氫氣是不允許帶入密封艙內的,安規有明確規定。怎麼合理把氫氣帶入工作區艙室內?引起這麼大的動靜,氫氣量肯定也得不少。另外兩次爆炸,怎麼進行實施?第一次爆炸後,氣密受損,經過幾個小時後,已經是真空狀態了,怎麼會再次引起二次氫爆?”   “氫氣隻是可燃氣體的一種。這裡還有甲烷,丙烷還有乙炔。實驗室裡麵這些儲備,雖然不多,但足夠我們使用。現在隻是缺少一個合理的理由能把他們弄到冰站工作區去。但這並不難,前期我們弄點生產損壞,製造點需求,比如用乙炔來切割金屬,維修支架。重型外骨骼的氫燃料電池維修的時候,忘了拆下氫氧罐體等等原因。至於第一次爆炸導致艙門變形無法開啟並且破壞了氣密引起失壓,因此導致人員被困。被困人員進行自救,對泄漏處進行處理,這樣就能合理解釋二次爆炸的氧氣問題,至於爆炸氣體,則是可燃氣體的泄露點沒有被發現導致。”   “還是有些牽強,不是特別合理,我們不能留下任何疑點。尤其是涉及吳剛這樣這樣的人物,另外備用方案呢?我要萬無一失,大衛比你們更熟悉這裡的運維,讓他也參與計劃,並對計劃進行可行性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