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蓮的小腹之上浮現出一抹猩紅,須臾之間這抹猩紅就轉化為一條小蛇,從其修長白皙的指尖蜿蜒流下。 “你……你,為什麼。” 沈金蓮淒美的俏臉上流露出痛苦之色。 “你可記得曾經許下的誓言。”嶽如鉤異常平靜,不過這句話卻是用其原本的聲音。 沈金蓮的瞳孔陡然放大,痛楚的麵容中夾雜一絲恍然:“是,是你。” 話音剛落,嶽如鉤又是對其狠狠地刺了一刀。 噗! “白,白……”沈金蓮艱難地輕啟紅唇,細如蚊聲,似乎想要說什麼。 不過落在嶽如鉤的耳中猶如火上澆油般,又是對其連刺數刀嗎,徹底的剝奪了她的生命。 嶽如鉤自小就被其最敬重的荼爺爺背刺,這也徹底造就了嶽如鉤冷漠無情,自私狹隘的性格。 偏偏沈金蓮又恰巧撞見了嶽如鉤行兇。 雖說他與單純善良的沈金蓮關係熟絡,但他不敢賭。 若是事發東窗,被青玄宗知曉此事,他也免不了一命償一命。 與沈金蓮並肩而行在倪城街道之時,他就在恩情與徹底消除嫌疑之間抉擇。 至於對沈金蓮那微不足道的好感還是次要的。 待他冒險隨沈金蓮來到役鬼師工會後,便徹底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對沈金蓮有些好感,沈金蓮又何嘗不是對他生出情愫。 在嶽如鉤將高家滅門後,二人在沈家相處宛若眷侶一般。 沈金蓮更是對其告白,揚言要嫁給嶽如鉤。 不過卻遭嶽如鉤的無情拒絕。 其一是,嶽如鉤一心向武,並無兒女情長的打算。 二來,嶽如鉤覺得對其並沒有太大的感覺,隻是因為沈金蓮曾救他一命,對其感恩居多。 三來,他這一生注定荊棘遍布,常年與死人為伴,即便嶽如鉤答應沈金蓮的告白,也隻會連累了她。 不過沈金蓮卻並沒有放棄對嶽如鉤的追求,誓要與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可。 嶽如鉤卻仍舊不為其所動。 到了今日,嶽如鉤看到她與那小白臉你情我濃之狀,這才激起他的殺意。 若是說嶽如鉤是因為嫉妒才殺了沈金蓮,這個緣由不是沒有,但占比很小。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沈金蓮的不忠不誠不信。 不久前她還對嶽如鉤表達著愛意,今日就與那小白臉行著茍且之事。 那麼在明日青玄宗得之龍大二人失蹤後拋出懸賞,沈金蓮又是否會經不住誘惑去告發呢。 或許沈金蓮隻是一時興起,發出的誓言隻是一句玩笑話。 但嶽如鉤卻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至於逃走的瘦猴,嶽如鉤則對其另有打算。 嶽如鉤長舒一口氣,深色復雜,第一次因為自己殺人而感到愧疚。 畢竟再怎麼說,沈金蓮也曾救過他的性命,即便他也冒險救過沈金蓮一次。 隨後,嶽如鉤抱起沈金蓮的屍身來到了一處山環水抱之地,將其屍身放到了此地較為平整的空地。 此地頗為陰暗、冷清, 一夜無眠,嶽如鉤在與她廝守一夜。 直到天空第一抹魚肚白浮現之際,嶽如鉤這才離去,前往青玄宗。 青玄宗門前。 此時天色尚早,隻有幾個稀疏的身影行走在青玄宗門口的寬闊青石路上。 而嶽如鉤卻在此地候了許久。 少頃,青石路上就變得人流如潮。 縱使其大部分弟子都是直接住宿在青玄宗,可依舊有無數弟子的家距離青玄宗不遠,而選擇日出而來,日落而歸。 至於這個“不遠”則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距離,一切皆以其門下弟子的實力和主觀感受為準。 如嶽如鉤居住在青玄宗後山數十裡的距離,常速奔跑時比之正在捕獵的虎豹速度也是猶有過之,並且到達青玄宗更是沒有絲毫疲倦。 因此,他並不覺得數十裡的距離有多遠。 至於後天五重境甚至境界更加高深的青玄宗弟子,可能覺得百裡之遙也不過一盞茶甚至更短的功夫。 就在這時,眼尖的嶽如鉤終於等來了他的目標。 順著嶽如鉤目光看去,隻見一瘦弱的少年正在低頭快走,正是瘦猴。 當嶽如鉤細察瘦猴除了有些心事重重外,與昨日並無兩樣後,也是稍稍鬆了口氣。 後天之境不能直接化靈氣為我所用,因此並不能直接看出其究竟是後天第幾重境界。 不過實力越強之人,其精氣神就越足。 大多先天高手都是中氣十足,眼有精光之態。 善於察言觀色的嶽如鉤,非常肯定瘦猴的實力在這一夜之間並沒有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 上次沒有第一時間發覺出龍大實力突飛猛進,還是源於嶽如鉤太過自信,並沒有把他們當回事,這才逃過了嶽如鉤的眼睛。 更何況在正常來說,一個武者在剛邁入一個嶄新的階層(龍大躋身後天三重不久),怎會一夜之間突然實力暴漲。 “嘿,我們又見麵了。” 嶽如鉤小跑到瘦猴身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如一個熟絡的老朋友般,輕拍著其肩膀,笑吟吟打著招呼。 瘦猴倏然一驚,待看清來人之後更是麵如死灰,如喪考妣。 “你!你!你!” 瘦猴舌頭打結般連道三個“你”,身形也連退後三小步。 “怎麼,這才一夜未見,兄臺怎麼這般激動。”嶽如鉤打趣道。 很快,瘦猴心情漸漸平息了下來。 “說吧,一大早在此地堵著我是作何。”瘦猴一點都不拐彎抹角,直奔主題。 嶽如鉤心中暗嘆:“果真是個聰明人,比那兩個蠢貨強多了。” 旋即,嶽如鉤也不再虛與委蛇:“想必你已知曉龍大的十全大補丸是從何而來吧。” 就是昨日龍大踢嶽如鉤那一腳時,其懷中掉落的瓶罐引起了瘦猴眼眸中一抹隱晦變化。 那目光之色有不甘,有怨毒,有貪婪等等不一而足。 於是,嶽如鉤就對其進行了如下推測: 猜想一:瘦猴先(一同)發現或者得到了這枚丹藥,不過卻在龍大的身份和實力威逼下不得不讓之於他。 或是與龍大爭鬥一番,最後仍被龍大得到寶物。 猜想二:是龍大先發現的這枚丹藥,但是不知什麼緣由又被瘦猴得之,仍舊礙於對方的身份和實力,卻隻敢眼饞,而不敢得其果。 亦有極小幾率,瘦猴鬼迷心竅,被寶物帶來的誘惑沖昏了頭腦,與龍大硬乾了一戰依舊未得其果。 嶽如鉤猜測,第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極大,甚至有可能他們得到奇遇之處還並未完全被他們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