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棒槌(1 / 1)

上一世,在媳婦出事之後,他在大崗子村呆了兩年,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戒酒消愁,後來進城打工,存下一些錢之後,就乾起了收藥材的買賣,後來他三弟專業,分配到了政府,一路升官,做了縣長,把他老爹老媽都接到了城裡,王紅軍就再也沒回來過大崗子村   對於大崗子村的七個火山口湖群他也隻是後來才聽說,自己並沒有見過,這一次是真的見到了。   如果自己現在能把大崗子村的旅遊業發展起來,那就等於打通了一條大崗子村通向外麵世界的路,到時候,旅遊業帶動全村的發展,不光他自己家,村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王紅軍在心裡打定了主意,以後自己賺了錢,一定要把大崗子村的旅遊業發展起來。   “爹,你知道這七個龍灣是咋回事嗎?”王紅軍問王三德道。   王三德吧嗒了一口煙道“聽以前的老人說過一些。”   “爹,你給我講講”   爺倆在地上找了一處乾凈的地方坐了下來,王三德給王紅軍講起了關於龍灣的事   那七個龍灣都是有名字的,分別叫大龍灣、二龍灣、三角龍灣、東龍灣、南龍灣,小龍灣和旱龍灣,這七個龍灣是由火山噴發後地下水上升聚集而形成的高山湖泊。   大崗子山地屬長白山龍崗山脈,七個龍灣仿佛就像七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層巒疊峰的白山峻嶺之中。   而關於龍灣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隨著草木的再生,龍灣一帶出現了一隻龍頭怪獸。   它力大無比,吼聲震天,常常出沒山林傷害百姓,鬧的山民驚恐不安,徹夜不眠。   ??一天,十幾戶山民湊在一起商議要除掉這隻怪獸。王家三兄弟自報奮勇為民除害。   當夜,山民們為三位勇士敬上三大碗山茶酒和人參壯力湯。   然後,敲起樹桶,點燃篝火,狂舞一番,按著山裡人的規俗為三位勇士送行。?   ?王家三兄弟披星戴月,跋山涉水來到龍灣。經過幾天幾夜的尋找,終於找到了那隻兇殘的怪獸。怪獸發現了王家三兄弟,頓時獸性發作,一聲吼叫,聲嘶力竭地向他們猛撲過來。??   王家三兄弟各操家夥同怪獸撕打,打了三天三夜,三兄弟已是筋疲力盡,遍體鱗傷,眼看就被猛獸吞掉,正在這危機時刻,突然,天空中飛來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珠,飄飄悠悠落在怪獸身上。   寶珠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一塊巨石,把怪獸壓在底下。   驚奇之中,三兄弟順著寶珠飄來的方向望去,隻見空中有三位頭頂紅珠,身著綠裙,腳浮雲紗的妙齡參女,正在向他們點頭微笑。??   三兄弟喜出望外,起身相迎,怎奈過度的疲憊,身上汗如泉湧。剎那間,三兄弟的汗水淌滿火山深穀,頃刻間火山口變成了火山湖,當最後一滴汗水流盡時,一陣清風吹來,三兄弟的身軀變成了龍灣岸上的三座巨石山峰,那男性的健肌變成了峰上斑駁蒼勁的峭石,那遍身的傷痕變成石峰苔蘚,那斑斑血跡變成芬芳吐艷的映山紅,那顆鎮妖寶珠就是龍灣潭中巧奪天工的小島。   風停林靜,山民們來到龍灣,看見三座石峰上分別有株金光閃爍的人參陪伴,幾隻棒槌鳥在峰上盤旋,淒慘的叫著:“王—乾—哥,王—乾—哥!”   據說每逢夏季的夜晚,常常能聽到龍灣石峰上的三位參女與三兄弟的竊竊私語。   語音輕輕,語意甜甜,語情絲絲。從此,大崗子村再也沒有野獸侵擾,山民們過上了平靜安寧的日子。   王三德講完了關於龍灣的事,王紅軍想到,如果以後自己開發了大崗子村的旅遊項目,這個傳說就可以做為一個吸引遊客的宣傳資料。   不過,這是以後的事了,王紅軍現在要做的是盡快的找到山芋頭。換些錢,先養活全家,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爺倆從地上起身,在山裡轉悠了幾圈,轉到了離大崗子村有二十多裡地的深山老林裡,也沒有找到山芋頭,王紅軍就奇了怪了,對老爹王三德道“爹,你說換常(平時)進山裡,看到的山芋頭都成片成片的,現在咱要找,一棵也找不到,真他娘的怪了。”   王三德坐在一棵樹下,裝了一袋煙,吧嗒吧嗒的吸著,說道“可不咋滴,我當年在隊裡放羊那陣兒,在山裡換常(經常)能看見成片的山芋頭,誰知道現在咋沒有了。”   “爹,你說,這山芋頭價格這老高,是不是擁護現在山裡的這玩意少了?”   “也備不住!”   “那怎麼辦?這山芋頭可是五毛錢一斤呢,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我還指望著挖些山芋頭賣了錢,做收藥材的本錢呢!”王紅軍有些泄了氣。   “老二,你別急,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你看,這是啥玩意?”王三德指著地上的一棵傘形的植物讓王紅軍看。   王紅軍走到進前,一眼就看出,他老爹指的那是什麼   “爹,這,這是個大棒槌(人參)呀!”   王紅軍連忙蹲下身,去看那人參的葉子。他激動了起來,連忙喊道“爹,爹這棒槌有兩枚復葉,也就是少說這棒槌有10年,這下發財了!”   人參通過看葉子就能看出人參的生長年頭。   野生人參,一到五年,在地上部長出僅為一枚復葉,俗稱“三花”   五到十年可張出一枚完整的掌狀復葉,俗稱“巴掌”   十到二十年,長有兩枚掌狀復葉,稱它為開山鑰匙,也就是說,找到小撚子就是找到了拿大貨的線索,附近很可能,有許多棒槌.   三十到五十年的野山參有三枚掌狀復葉,俗稱燈臺子,   五十到八十年的野山參長有四枚掌狀復葉,俗稱四品葉,   八十年到一百年的野山參五品葉,長有五個掌狀復葉,俗稱一堆,如果發現一棵五品葉的野山參,在它周圍能找到大大小小的野山參,有六七十年的兒女輩,也有三四十年的孫子輩,   六品葉以上的野山參,要一百年以上的參齡,那是極為罕見的,過去老一輩的放山人習稱一片,也就是說此為元老,整片山會有無數的子子孫孫。   七品,八品,九品葉的野山參那都是傳說中的,沒有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