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徐澤飄了(1 / 1)

許清頓了頓,又提問道:“那大家覺得,這首如夢令是真的沒有最後一句嗎?”   “我覺得有!”   “我認為沒有,不然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找不到合適的最後一句詞加上去。”   同學們三言兩語地開始討論了起來。   這時,一個穿著一身名牌,豎著背頭的男生,舉手說道:“老師,我認為這首詞現在就是它完整的樣式。”   “大家都是被它的另一首如夢令給誤導了,於是想當然地認為兩首如夢令格式應該相同。”   “但是正如李連峰教授前段時間說的,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正是用格式的不同,來表達作詞人不同的心境。”   “這首如夢令,就是沒有最後一句!”   男生講完,摸了摸泛油光的背頭,自信地坐了下來。   聽了男生的分析,不少人紛紛點頭,他提到的李連峰老師是華夏古詩詞協會的副會長,專門研究古詞幾十年,他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許清點頭,說道:“李連峰老師的確認為這首如夢令已經是完整的格式,沒有殘缺。”   “他從李清照當時的心境和一些古籍記載的記錄來分析,確實是能說的通。”   隨後她又接著問道:   “還有同學有其他的見解嗎?”   這時臺下有幾位剛剛想要舉手發表意見的同學,也默默放下了手。   開玩笑,古詩詞協會的副會長都發話了,難道他們還要站起來說,我認為副會長老師是錯的?   再加上,的確直到今天,都還沒有人能完美補出這首詞可能存在的最後一句。   除非,有人能真的補出最後一句,且能得到大家的公認。   但是太難了,千古第一才女的詞,豈是那麼好補的。   許清見沒人舉手,正準備結束這個討論,繼續往下講課時,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老師,我認為這首詞是有最後一句的。”   隻見徐澤慢慢地座位上站起,神情認真地講道。   他本來是不打算多嘴的,但是實在不忍心前世的這首千古名詞,就這樣殘缺下去。   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我認為這首如夢令是有最後一句的,且格式與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應該是保持一致的。”   聽到徐澤的話,許清表麵看著很感興趣,內心則有些不以為意。   至今為止,所有名家大師補的詞,她幾乎都有過拜讀,她也認同,這其中沒有一句是能算完美的補詞。   大多都差了一絲韻味,有種強湊上去的感覺。   許清不以為然地問道:“所以你認為哪位名家補的詞,是最有可能接近那也許存在的原詞?”   徐澤聳了聳肩,悠悠地說道:“我沒有了解過其他老師作的詞,但是我自己給它補了一句詞,我認為應該是能比肩原詞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裡頓時炸開了鍋。   如果說徐澤隻是說他認為哪位名家補的詞最好,大家還不會覺得有什麼。   但是他自己補了詞吼,竟然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補的能比肩原詞。   意思是說,他比至今為止所有補詞的文學大家都強?甚至能跟李清照比肩?   這時剛剛發言的背頭男生臉上帶著不屑,直接毫不避諱地大聲嘲諷道:“寫了首破歌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一直就看徐澤這小子不順眼。   徐澤瞥了眼男生,嘴角挑起笑容,對著背頭男用口型回道:“傻逼。”   雖然徐澤沒有發出聲音,但是背頭男一下就看出了他口型的意思,也知道他是對著自己說的。   背頭男沒想到徐澤敢直接罵他,他臉色漲紅,正想站起來發作,這時許清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靜。   背頭男無奈隻能暫時忍下,隨後朝徐澤甩去一個惡狠狠的眼神。   徐澤沒在看他,而是默默扣了下鼻屎。   許清此刻內心不禁感嘆,看來這個徐澤真是也不能免俗啊。   在她之前的記憶裡,徐澤這個學生是一位看著很老實謙遜的清秀男孩。   但從他今天上課的表現來看,像大多數人一樣,出名後就飄了。   而徐澤飄得還特別快。   先是上課遲到,然後質疑李連峰副會長,最後竟然開始認為自己補的詞能比肩李清照了。   雖然徐澤的歌詞寫的很好,唱得也很好聽,但現在看來,他是有點才華,就開始目中無人了。   許清內心默默搖頭,這樣的人,最後基本都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的。   既然你這麼自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就讓我們看看你寫的詞吧,她已經想好怎麼委婉地批評徐澤了。   許清望著徐澤,語氣略微有些生硬地說道:“徐澤,你來黑板上寫出你補的詞吧。”   徐澤點頭,隨後徑直走上講臺,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這首如夢令原本的最後一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徐澤寫完,背頭男內心直接狂笑。   “就這?這麼簡單的幾個詞,也敢稱為比肩李清照?”   要知道以前補詞的文學大師,人家補的詞都是引經據典,一看就知道文學素養極高。   哪像徐澤這小子寫的,簡直像兒歌一樣。   而與背頭男不同的是,臺下好幾名男生和女生,內心都在狂震,他們作為學校文學社的骨乾成員,每日沉浸研究於古今各類文學經典。   大家平日裡都有一股文人的傲氣,對於現代有些名人在網上發的詩詞,他們是不屑一顧的。   在他們看來,那些人隻會不停地堆砌各種看起來華麗的辭藻,看起來華麗無比,但實際卻是狗屁不通,毫無內涵。   而徐澤的這句詞,卻是讓他們有種在欣賞古代名篇巨作的感覺。   徐澤補的這句詞,看起來似乎每個字都很簡單,但是組合起來,卻顯得內容異常豐富。   特別是這最後四個字,“綠肥紅瘦”,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但經過徐澤這麼一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這詞?”作為漢語言文學的教授,許清也敏銳地感覺到徐澤補的這詞,似乎有些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