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席恩並沒有就此進行追究的意思。
他在請示了幕後老板之後,得到了同樣的指示:奧卡爾電子公司既然如此謹慎,這是一件好事。
這說明,在短時間內,這個目標不會暴露,正好方便他們洛克菲勒財團暗中行事。
甚至,席恩還準備動員一些人手,幫助奧爾卡電子公司的手腳,做的更漂亮一些,把他們沒有注意的到環節,痕跡都清理乾凈。
財團還沒有決定好,應該如何利用這家公司及其技術。
就算等拿到手,也不會希望這家公司暴露出來,成為眾矢之的。
讓他無聲無息的消失,才更加符合財團的利益。
等接手奧卡爾公司之後,財團肯定還會秘密請來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深入的研究當中,以便進一步確定財團在太陽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等到未來,石油能源的利益被榨乾的時候。
他們洛克菲勒財團,就可以憑借在太陽能技術中的領先地位,繼續延續壟斷能源寡頭的強大身份!
這是別的財團,所不能及的。
席恩強忍著極度的疲倦,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來研究奧爾卡公司的主要資料。
根據資產研報的數據,奧爾卡公司總資產十五億美元。
可是在他們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出資額隻有三億兩千萬美元,其中向銀行申請的貸款就有三億。
這筆貸款,大多數都變成了廠房、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投資。
流動資金少的可憐。
這些年來,奧爾卡公司就靠售賣太陽能片,維持著不好不壞的業績,勉強還算是過得去。
從他們以前的客戶反饋來看,奧爾卡公司出售的太陽能片,質量並不怎麼樣。
充其量,也就是家庭小規模太陽能的運用,譬如熱水器、照明使用等等。
一般是銷售給那些偏遠地區,用電困難的家庭用戶。
光是銀行的那筆三億美元貸款,就一直到今年美元出現大幅度貶值的時候,奧爾卡公司才勉強還上。
這還主要是靠公司從外匯市場上,賺到的錢。
可以說,盈利能力很差。
真正的轉折點,就是去年。
在去年,奧爾卡公司忽然申請在美利堅納斯達克上市,他們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在市場上流通。
隨後,又陸陸續續放出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原來創業的人馬中,三個大股東,每個人持有的股份,也才百分之十幾。
這是美利堅創業型公司,非常典型的資本運作手法。
創業者通過新技術開發,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終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為了擴大生產,股東會放出大量的股份,向市場籌集資金,以此快速發展,搶占行業市場。
股市的流通性,使得普通股民的人數眾多而分散。
雖然創業者手中的股份也不算多,但三個人加起來,股份也能達到百分之四十。
通常來說,普通散戶不可能那麼團結,所以絕對無法影響到公司的運營策略。
當然,這是正常情況下。
現在洛克菲勒財團,已經注意到奧爾卡公司了。
這個正常情況,也必然會被打破!
席恩誌得意滿的笑著,又按鈴叫來了一位女職員,對她說道:“奧爾卡公司的收購計劃書做好了沒有,我希望能盡快看到完整的報告。”
女職員一臉恭敬的說道:“席恩先生,請您稍等,我立刻去向資管小組,轉告您的要求。”
“去吧!我們要搶在其他財團之前,把這家公司搶購到手,否則,我們隻有毀了他!”
席恩揮手讓她出去,又深深的打了一個哈欠。
金融市場的險惡,一點也不亞於一場生死攸關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