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印滿了標語的大巴車,宣傳車,在街區道路上來回穿梭,一路宣傳太陽能的清潔無汙染,太陽能的廣闊前景。
如此浩大的聲勢,所有的紐約市民,也都知道了,有一家北加州太陽能公司,決定成為一個吃螃蟹的人。
要建設美利堅第一個商業太陽能發電站,造福全體美利堅人民。
並且,無數小道消息開始在私底下流傳,他們將奧爾卡公司的遭遇,渲染成為石油利益集團的犧牲品。
奧爾卡公司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以前並沒有什麼人關注。
但經過公司股票在納斯達克市場上超出常理的暴漲,隨後又突然宣布破產,大起大落的同時,也帶來了無數股民的大喜大悲。
此時在美利堅的金融之都——紐約。
已經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奧爾卡公司的名頭。
傳播流言的人,將其前因後果,說的如同親身經歷。
各種財務報表、股價走勢、股東數據等等,也清楚的表明了。
以洛克菲勒為首的全美幾大財團,用近乎惡意收購的形式,強行成為了奧爾卡公司的主要股東。
而轉過身來,他們立刻就將公司宣布破產。
此種行為,無論怎麼分析,也很難不讓人相信,這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一下子,石油能源和新型能源之間的殊死搏鬥,成為了吸引全紐約市民的熱點話題。
幾大財團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控製著相關的媒體報道。
除紐約以外,美利堅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還沒有類似的消息在傳播。
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這個互聯網越來越普及的時代。
想要隱瞞某一件消息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如今的互聯網,延伸至七大洲,就連落後的非洲,也有很多人用上了廉價的計算機。
在比較富裕的南非等地,互聯網的普及率,甚至並不下於東亞地區。
一個個的帖子,被各個國家的網站論壇,翻譯成十幾種語言,瘋狂轉載。
人們赫然發現,在他們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新舊能源霸主的爭奪,已經悄然拉開序幕。
各大財團被弄的手忙腳亂,無數媒體在這個時候,也不能繼續裝聾作啞了。
他們派出大批的記者,圍追堵截,到處尋找最新的消息。
太陽能橫空出世,已然成為二零零一年,最具轟動性的新聞。
這個話題在幾天之後,就脫離了單純的新舊能源之爭,從而被引向了更加廣泛的深入。
首當其沖的,就是汽車工業。
世界幾大企業製造集團都先後表示,早在九十年代初,他們就開始研發以新能源為動力的汽車。
電力汽油混合轎車,早已不是新聞。
一次充電加油,就可以行使數百公裡,完全具有實用性。
但在最後,這些汽車集團的負責人也表示,對於北加州太陽能公司的能力,表示一定的懷疑。
他們認為,想要建設成一個這樣龐大的太陽能發電站,並且提供足夠的電力供應,是非常困難的。
這不僅僅局限於技術上。
並且,石油產業如此匆忙的就被取代,代表著大批舊式轎車將要被淘汰。
許多家庭才剛剛購買了新轎車,如果被迫換成新型電力汽油混合型轎車,從成本上來說,也是不劃算的。
因此,這些汽車工業集團,也對外聲明,這個替換過程,必然是循循漸進的,就算太陽能技術成熟,也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逐步更換。
隨後,美利堅的各大電力公司們,也紛紛找到了媒體,發表他們的看法。
電力公司的說法很簡單。
太陽能組件,主要是利用光電轉換,來使用的。
這就需要在光照下,激發內部的電子流動,以便能夠產生足夠的電流輸出。
因此,太陽能電池屬於直流電。
而直流電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必須使用到逆變器,將產生的直流電轉變成為交流電,這才能夠走向民用。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不需要更換現有的輸電係統,他們也會支持太陽能電力逐步走向民用。
但是,如果要他們將現有的電力傳輸係統,全部轉換為直流輸電網,那這個投資就會高達數萬億美元,是個人都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