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的主食是大米,岡比亞雖然重視農業,但這邊的黑人普遍比較懶,因此生產力非常低下,他們每年都要進口六萬噸左右的大米,才能勉強供應國內的需求。
對於當地部族的武裝,王方軍根本沒放在眼裡。
他們現在的地下軍火生產線,那些機床可以生產包括輕機槍、自動步槍、火箭筒、手雷等輕型武器。
要是能再修建一個彈藥工廠,他們就完全可以做到軍火自給了。
基地要是出動所有的戰鬥人員,憑借他們過硬的戰術素養和精良的裝備,真槍實彈乾起來,說不定連對方的老窩都能給他們端了。
可是他們不能!
這裡本來就是秘密基地,一旦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就等於是將基地內部暴露了出來。
沒辦法,他們隻能派人去和當地的部族交涉,向他們說明,農場所有的物資,都是從國外通過輪船運輸過來的,這些物資隻夠滿足農場內部的需要。
賣給他們的糧食,刨開各種成本,實際上還要倒貼。
農場在這裡賺的一點錢,全部都用來補貼船運的費用了,到現在,也才堪堪做到收支平衡而已。
為了讓對方相信,代表人員還出示了進貨單,從這上麵可以看出,農場的糧食和生活用品,確實在虧本銷售。
部族們隻要稍微核對一下,農場賣出來的農產品價格,就能得到,農場基本沒有在岡比亞賺到錢的結論。
但知道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非洲人都有個毛病,總覺得別人是在剝削他們。
當他們明白農場是在他們身上獲取利潤,補貼農場內部員工時,部族成員們不但沒有消氣,反而火氣更大了。
他們氣憤的表示,自己已經夠窮了,農場還要在他們身上進行剝削,實在是不能接受。
雖然其他的國際糧食出口商,都不會因為非洲貧窮,而少收他們一分錢,可那些糧食出口商們畢竟不在這裡,他們隻能在心裡咒罵那些黑心商人。
但農場不一樣,農場就在他們眼皮底下。
兩者的生活差距,一經對比,太過於強烈。
鄰近的幾個部族,都無法做到心平氣和的接受這個結果。
他們反而氣勢洶洶,要求農場要麼以低價向他們供應糧食,要麼就從這裡滾蛋。
對於他們的無理要求,王方軍他們自然是無法答應。
再說了,就算他們答應,老板又怎麼可能接受這個結果,自己白白掏了錢,便宜了這些部族?
他們向當地政府通告了此事,並表示,這塊土地是農場購買的私人土地,希望當地能夠協助做好疏通工作。
如果當地部族覺得向他們高價賣米,是對他們的剝削,那以後農場就到其它地方去賣米好了。
岡比亞的當地政府,也不希望農場關門。
國內的大米本來就依賴進口,從本地購買,至少解決了部分需求,哪有放著家門口的米不買,跑到外地去買糧的。
不過對於農場的封閉態度,當地政府也有些不滿。
農場自從成立以來,來的都是一些華夏人和白人,從來不在當地雇傭農民。
當地人每天無所事事,卻眼睜睜的看著農場裡的人大魚大肉,生活富足,他們的心態又如何平衡的起來。
對於當地政府隱晦表示出來的不滿,王方軍也做不了主。
基地是肯定不能讓當地人進去的,裡麵有太多的秘密,讓當地人進去亂逛,說不定還會惹出更大的事端。
但這個時候,如果一點也不滿足當地人的要求,也不妥當。
這裡畢竟是非洲,說不上任何法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就是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也都來自於當地各個部族,他們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
最終,王方軍他們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外麵再建一個農場,一個和他們農場切割開來的,開放式農場。
然後將那個農場,全部交給當地人耕種,由農場派人給他們提供一些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至於當地人,是否能像華夏人一樣吃苦,細心照料農活,那就隨他們自己好了。
反正外圍農場的所有的收獲,都平價出售給當地人,他們自己不肯用心,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否則,還要農場養活他們不成?
王方軍和農場內的一些研究人員,討論以後,通過網絡,和陳偉東取得了聯係。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