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的很輕鬆,但薑祁聽得出話裡的堅定意味。
那不容辯駁的聲調隻代表著一個意思。
就算是有障礙,也有為師幫你鏟除。
“多謝老師。”
“那,弟子這便告退了。”
薑祁也笑著點點頭,伴隨著躬身行禮,整個人變的淡薄,最終化作一道青煙裊裊的消失不見。
荀子將自己的弟子送出了這一方執念世界。
而後,荀子坐在了莊子的旁邊,是很沒有姿態禮儀的“箕坐”。
“老夫的弟子,不能出任何意外。”
荀子雙手往後撐著,仰頭看天,似乎是在對著某些人說。
聲音很輕,也沒有什麼情緒。
“否則,便是老夫聖道之敵。”
此話一出,即便是莊子也動容了。
驚異的扭頭看了一眼將禮儀姿態完全拋棄的荀子。
到了他們這個境界,能力的強弱和玄炁的多寡已經沒有了意義。
因為想要多少玄炁,就有多少玄炁。
決定高低的,是“道”。
而所謂的聖道之敵,更加的好理解。
拿荀子舉例子,孟子有一個學說,叫做“性善論”,而荀子則提出了“性惡論”。
完全相悖的理念,這就是一種爭端。
但跟聖道之爭比起來,性善論和性惡論之爭,完全就是兩位大佬閑來無事的辯論。
荀子的聖道,是“天行有常”,是“人定勝天”,是“製天道而用之”。
如果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天道不可違,荀子之道悖逆天地”。
那麼,這就是聖道之爭,因為如果成了,那麼荀子的道就沒有了意義。
“荀子”也就沒有了意義。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就是不死不休。
現在,荀子的態度也是這樣,誰要是攔著他的弟子,也是不死不休。
說起來簡單,但如果真的有人要動手,那就意味著荀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會阻攔,哪怕因此導致聖道不穩也在所不惜!
“值得嗎?”
莊子輕聲問道。
“那是老夫的徒弟。”
荀子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嘴角也綻放了一抹笑容。
“其實,老夫也不知道,我和這孩子的師徒緣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歷史是一個輪回,若是沒有老夫今日引領,那孩子就參與不進歷史,也就不會拜我為師,可如果當時沒有拜我為師,今時今日,就沒有方才的一場對話。”
“這個輪回沒有開始和結尾,一飲一啄,都是緣分。”
荀子輕聲感嘆。
“我以為你會說,一飲一啄,皆是天定。”
莊子輕笑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哈,你們道家的那一套,可別放在我的頭上。”
荀子也回以笑容。
“但你們儒家不是也有類似的思想?”
莊子杠精一般的說道:“如果老夫沒有記錯,孔夫子便是如此。”
這話不算錯,夫子是儒道正統,也有類似順天體道的思想在裡麵。
“誰告訴你我是儒家的?”
荀子看傻子一樣看著莊子。
“誰家的儒生,能教出來三個法家弟子?”
“老夫是法家的祖師爺。”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