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副高級職稱的要求(1 / 1)

等到了喬仁安走後,吳正錦就會順勢接過喬仁安中醫科主任和治未病科主任的職位,帶領這兩個科室繼續走下去。   幸好還有吳正錦這麼個熟悉的人加傳統中醫大肘子在吳州,否則喬仁安都有不去北都的想法了。   他可不想在吳州他辛辛苦苦保存下來的一片傳統中醫凈土就這麼消失不見了。   “那師父,去調研的具體時間呢?”   胡楊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   “嗯,應該會在八月份左右吧,那時候你的中級職稱證書也下來了,你也能正式成為一個主治醫師了。”   喬仁安想了想,給出了一個範圍。   “誒,師父,後麵的副高級我聽說是要有學術論文支撐的?”   胡楊現在的狀態就是得隴望蜀,中級職稱都還沒考呢,就想著副高級職稱的事情了。   喬仁安瞥了胡楊一眼,也知道胡楊好奇,於是說道:“你說的沒錯,副高級職稱是要有學術論文支撐,但這個學術論文其實並不傾向於學術。”   喬仁安的神色有些古怪,職稱這種東西其實是現代加在傳統醫學身上的,很多東西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合理。   就比如說這個中醫師職稱評選,居然要學術論文……傳統中醫想要向前發展一步那都是要以百年為計的,還需要有一個天資蓋世的人出現。   所以說論文中想要出現發展性的東西幾乎不可能,如今的這些個論文全都是分析以前祖宗留下的東西,加上對中醫未來的發展規劃之類的。   這種東西自然是有幾個湊數就可以了,他們中醫師考評排隊的內部都是按照“醫術名望70%+杏林關係30%”的比例來排隊的。   基本不關論文什麼屁事,也算是傳統醫學在現代浪潮中的最後一絲倔強了吧。   “這些個論文你隨便搞點那個前人的古方辨析糊弄過去就行了,水個幾篇完事,真想寫乾活的話那就寫點我們中醫的未來發展。”   喬仁安給胡楊提點道。   “隻要湊夠了他對應的要求就行了,其他什麼的無所謂,我們中醫師的副高級評選不看這個。”   胡楊有點懵了,這和他查到的不一樣啊,而且不看論文那看什麼量化標準呢。   於是他就將疑問問了出來:“那師父,不看論文看什麼啊,總不可能真就全關係吧。”   “那怎麼可能。”喬仁安嗤笑一聲。   “當然看的是你在評選當地醫院的醫學名望了,有沒有好的醫術名望在外麵,這個名望是指的專門來找你看病的人的多少。”   喬仁安如此說道。   “這一點你倒是有點吃虧,你在吳州這裡也攢下了不小的名氣了,去了北都那裡還要重新攢,而且北都那裡高手多啊,想攢名望可比我們這裡難。”   “當然了,排隊裡關係方麵的因素當然是不可能沒有了,占了三成的樣子,像是你是王老的徒孫,這一點不用擔心,絕對是滿的。”   胡楊這下算是徹底弄明白通向副高級的前路了。   “原來如此,明白了。”   喬仁安笑了一下,擺了擺手說。   “行了,連中級職稱都還沒考上呢,就在這裡想著副高級的事情了?你小子也是真夠可以的。”   喬仁安毫不留情地打擊道。   “而且你別忘了,就算是你中級職稱考上了,那以你現在本科的學歷也要五年以後才能開始排隊評選副高。”   胡楊愣住了,這段時間的順風順水都讓他忘掉了,現在他還隻是一個醫學本科生學歷的小卡拉米的事實。   各種職稱的評選所需要的時間都是長到了極致,中級到副高要五年,副高到正高還要五年,總共就是十年的時間,那時候他都已經37歲了。   嗯,雖然在中醫這個領域中37歲也是春秋鼎盛、年富力壯,還算是特別年輕的時候。   “就算是你一年後碩士畢業去北都拿也還是一樣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在這一點上沒有區別,還是需要五加五總共十年的時間。”   “等你博士了這個時間才能被壓縮到三加三。”   胡楊突然想到了什麼,試探性地問道。   “就算是三加三六年也是不短的時間了,那也就是說…名望的問題其實不用太擔心?”   喬仁安順了把胡子說道。   “沒錯,隻要你不一直換地方,那這六年時間以你的水平積攢名望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怕就怕居所不固定。”   胡楊看著喬仁安那一把柔順的胡子,在心中羨慕地打定主意也開始留的同時說道。   “我也就在北都還有吳州有能容身之所,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輩子還能去哪兒啊。”   “說的也是。”   “那師父我就先回門診了。”   “好。”   回到了門診後沒多久,胡楊就看到了一個護士氣喘籲籲地跑進了門診室。   “胡醫生,胡醫生,急診那裡剛才收了一個病人,現在那裡對病人沒辦法了,在叫別的科室會診,您也在被邀請之列,我還要去別的地方通知,您抓緊哈。”   “嗯???”   看著護士又急匆匆地跑走,胡楊腦子有點紊亂。   這個急診搞不定其他診室過來會診邀請的不應該至少都是主治嗎?甚至不是副主任醫師都不會在邀請之列。   他的名聲現在是這麼響了嗎?居然都邀請到他這麼個小住院醫身上了?   “啊啊,好。”   看著護士的背影遲鈍地回應了一聲後,胡楊徹底反應過來了,快速起身,跑向急診。   人命關天吶,至於說別的什麼不合理的地方,還是等到了地方再想吧。   “張主任,袁主任,現在是什麼情況啊。”   前往急診科前臺說明情況後,一個護士帶著胡楊進入了一個病房。   剛一進去,胡楊就看見了急診科張誌誠還有內科內分泌科袁麗麗圍在了一個病床前。   胡楊立馬就知道了這個病床的患者就是這次的問題患者了,於是主動上前打了個招呼。   張誌誠是急診科的副主任,一個主任醫師,至於袁麗麗則是內科內分泌科的主任,也同樣是主任醫師。   “是胡醫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