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穩坐府中等捷報,燕王迅速定北平(1 / 1)

朱高煦把100親衛調入府中,作為一個郡王,100名親衛,而且隻有5匹馬,是很正常的配置,甚至很多豪強的家丁都不止這些。   話說張信接到抓縛燕王的密詔,內心憂懼,不知如何是好,被他的母親發現。張信的母親和亡父都是燕王的堅定追隨者,於是在母親的勸說下,張信決定向燕王告密。   朱棣是個很謹慎的人,張信三次造訪燕王府,都推辭不見,直到張信乘坐婦人的轎子求見,才成功入府。朱棣仍然洋裝重病將死,張信稟告密詔並再三表示忠心後終於贏得朱棣的信任。   最終,朱棣與親信姚廣孝、朱能、張玉,再加上張信一起,謀劃了應對之策,朱棣的800多名親衛被提前藏於府中。   七月初四這天。張昺、謝貴帶領一萬多兵馬,包圍了燕王府。此時燕王的兵權已經基本都被拿掉了,二人信心滿滿,此局優勢在我!   麵對大軍進城,百姓們人心惶惶。朱棣及手下嚴陣以待。而此時的朱高煦,完全不慌,在院子裡支起了一個躺椅,嗑著瓜子、喝著茶水等待結果。張昺、謝貴什麼貨色?憑什麼跟自己的父親比?   朱棣假意將官屬全部捆縛,請二人進府查驗。二人帶兵進府,但畢竟進入的人不多,最終被更為老道的朱棣擒獲,包括府內的內奸葛誠、盧振等人一起,被一同處決,從此,燕王府內再無建文帝方麵的眼線。   門外的兵將雖多,但他們大多都是徐達或者朱棣鎮守北平期間招募和訓練的。不少人還曾隨二人征戰北元,在看到張謝等人的頭顱後,迅速倒戈。再加上朱棣等人之前的安排,當天夜裡,就已完全控製北平城。   但是造反也不是隨便造的,需要名正言順,這個早有名師,朱棣打出“靖難”的名號,矛頭直指力主削藩的齊泰、黃子澄。意思自己不是造反,是奉太祖的旨意,幫建文帝誅殺奸臣。這當然是謊言,隻不過,即使是走流程也要有這一步。   燕軍控製北平後,建文元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動歸附;七月初八,攻破薊州,遵化、密雲歸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關;七月十六,攻破懷來,擒殺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盧龍縣,屬秦皇島市)歸附。   七月二十七,為防止大寧軍隊從鬆亭關偷襲北平,用反間計使鬆亭關內訌,守將卜萬下獄。至此,北平周圍全部掃清。燕軍兵力增至數萬。可以說把原本燕王的大半封地和部隊重新掌握。至此,南軍的第一次圍剿,以失敗告終。   這簡直是一個奇跡。因為別說朱棣這種手裡兵權快被奪乾凈,甚至家裡都遭人監視的藩王了。就連很多擁兵幾十萬的藩王或者藩王聯軍,他們之前造反,一次也沒成功過。那麼,是對手太菜麼?   其實這些地方守將並不一定這麼差,但是,朱允炆密詔擒拿燕王及燕王府眾人,後又迅速失敗,使得朱棣起兵充滿了突然性。是的,這就是典型的自己迷惑了自己人,讓朱棣迅速掌握了第一波兵力。   之後的近一個月裡,朱棣完全占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北平附近的親中央係勢力隻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隻能被動讓朱棣一家家打過去。   再加上朱棣和徐家之前十幾年的積累,燕地部隊本身對於朱棣方有一定的歸屬感,朱棣能創造這個奇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在上一世表現出眾的朱高煦,這一世卻把相當多的功勞,分給了自己的兄弟。   防守和後勤的功勞送給自己的大哥朱高熾;而接到進攻、突襲的任務之時,則盡量拉上弟弟朱高燧,遇到必勝的戰鬥,都讓朱高燧沖在第一線,自己則帶隊幫弟弟掃清側翼和後方的危險,堅定地打起了輔助。   於是,這些天的功勞輪下來,三兄弟竟是差不多,朱高煦反而排在最末。對此,父親朱棣是論功行賞,反倒是母親徐妙雲額外誇獎了朱高煦照顧弟弟。   要知道,母親原本是更偏向體弱的朱高熾的。很少在公開場合表揚朱高煦。   今日燕王府大宴,諸將皆有封賞,賓主盡歡。   “父王,孩兒前些日子遊獵途中偶然尋得寶甲寶兵,特來獻給父王!”   朱高煦命親衛送上5套全身甲及內甲,5桿長槍,刀劍等武器幾十件。   朱棣是武將出身,大喜,親自演練後更是大加贊賞。   “如此寶物,產量幾何?”   “回稟父王,目前工匠人數有限,這些就是本月的全部產量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果把北平城的一半的鐵匠調撥給你,又如何?”   朱高煦掰著手指算了很久,回答道:“大概可以將產量提升十倍,若是再招募些學徒,等學徒熟練後,還能再增加一些。”   第二天,朱棣調整了下一階段的分工。   駐地率領陳珪、鄭亨、朱能、張玉、張信等率領主力軍;張武、朱高燧為先鋒;姚廣孝輔佐朱高熾守衛北平,並協調後勤及糧草事宜;朱高煦負責督造和運送兵器;其餘以孟善為首的諸將,負責守備其他城池。   朱棣造反的消息傳至南京,建文帝大怒。祭告太廟,削朱棣宗室屬籍,廢為庶人。決定起兵討燕。   因為消息傳遞的關係,建文帝此時得到的情報中朱棣的兵力還很弱小,且朝廷調動大軍需要時間,故一麵下令北平附近各部包圍叛軍,另一麵加緊準備大軍出證事宜,並下旨召回東北的遼王和寧王。   北平附近的幾個原本和朱棣不錯的藩王,此時卻沒幫上朱棣什麼忙。   穀王朱穗此時年紀較小,又靠近北平,拋下封地逃回了南京。   遼王朱植本想幫忙,但是最終還是害怕朝廷勢大,奉命從海路回到了南京。   代王朱桂已經準備起兵了,結果被大同參將陳質所製。   隻有寧王朱權,不遵朝廷號令,結果被下令削去一半的兵權。   從這些也可以看出,建文帝的初期布局其實是相當成功的,他最終還是吃了不懂軍事和自己距離戰場太遠的虧。   靖難之役,最終還是要靠燕王派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