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暫時並不準備大規模推廣中高度白酒。 中高度白酒在明朝中後期慢慢推廣開來,固然是因為蒸餾酒技術的傳播需要時間。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明朝中後期,玉米、紅薯、土豆等原產美洲的高產作物先後傳入中國。 根據資料,明朝初年,釀造一斤10度的黃酒大約需要一斤糧食。古代高度白酒需要多次蒸餾,但每一次蒸餾都會造成一定的浪費。 因此,一斤40度的蒸餾酒通常需要六七斤10度酒,而更高度數的蒸餾酒,通常需要消耗十斤以上的10度酒。 即便到了後世,一斤中等度數的純糧釀造酒,也需要六斤左右的糧食,部分高度酒需要的更多。還好,我們已經度過了那個缺少糧食的年代。 如果遇到災荒之年,一兩百斤糧食就可以多救活一條人命。也就是說,在這個年代,喝十幾斤高度酒,很可能就會使一個人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在這個年代,高度白酒可以是生活的點綴,是對自己和身邊將領下屬的獎勵,但是不能泛濫。 雲貴商會建造完畢之後,建築隊終於有了罕見的空閑。朱高煦決定把醫館和學堂建設起來,完成自己之前的許諾。 朱高煦離開北平的時候,就帶了十幾名郎中,這才讓絕大多數人都順利的到達了雲貴。近半年時間,他們連個固定的行醫地點都沒有,都是背著藥箱,哪裡有需要就趕到哪裡。 醫館建好後,可以讓他們坐鎮,再多收一些學徒,就可以暫時解決這裡的醫療問題。 至於學堂,朱高煦卻是有點犯難。 朱高煦從北平離開的時候,帶了五千六百人的親衛隊,還有六七千的各類工匠億人及他們的家屬。唯獨讀書人卻是極少。 這主要是因為,但凡能讀書的,基本都是家裡有點財產的,通常不屑與工匠藝人為伍。至於想讓他們拋家舍業,遠走萬裡,更是難上加難。 吳興是一個異類,他家本是傳承數百年的大家族,可惜到他這一世,已經家道中落。偶然的機會,雖然靠自己的家學淵源和魅力俘獲了富商狄家小姐的歡心,但卻被對方家族百般刁難。 他和狄淑涵是逃出來的,後來才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朱高煦。 朱高煦正在煩惱,這時有親衛來通報,說武陽侯徐增壽攜妻來雲南省親,快要到這裡了。 “哎呀,我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朱高煦一拍自己的大腿,興奮地跳了起來,向外跑去。 這裡要介紹一下事情的原委了。 朱高煦幾個月來,一直還沒有去過雲南,最主要的原因是,有點不願直麵西平侯沐晟。前世的雲南藩王岷王,就是因為沒處理好和沐晟的關係,被沐晟舉報,先後兩次被趕跑。 而在此之前,靖江王朱守謙和周王朱橚也都沒在雲南長久。 這沐家,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沐王府。從朱元璋時代,一直替明朝鎮守雲南;明朝滅亡後,又堅持反清復明到康熙年間的沐王府。 這沐晟和朱高煦的關係,挺有意思。 從父親這邊論,朱高煦的堂哥,建文帝朱允炆的姐姐江都公主,是沐晟的舅媽,所以朱高煦比沐晟大一輩兒。 從母親這邊論,沐晟的妹妹,又是徐增壽的正妻,是朱高煦的舅媽,所以沐晟又比朱高煦大一輩兒。 前世,因為靖難之役的原因,朱允炆手刃了徐增壽,後來朱棣獲勝,又牽連了沐晟舅舅一家,兩家的親戚關係,算是徹底斷了。 可是這一世,徐增壽還活著,舅媽也還活著! 這可真是天大的利好! 自己這個小舅舅可是很疼自己的,前世和今世,都多次在朱元璋和建文帝麵前給自己說好話。 朱高煦跑到雲貴商會,安排廚師準備宴席。然後叫上李景隆,帶隊去迎接徐增壽一行。 從公而論,親王去迎接侯爵,自然是不太合適。 但從私而論,外甥去迎接親舅舅,還是當朝國舅爺,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徐增壽見到兩人,也非常高興。 和死板的大舅不同,小舅徐增壽最喜歡的就是自己這個外甥。 而徐增壽和李景隆的父親都是同事,又都是朱元璋時期的國公,年齡也差不多,屬於有“同一個軍區大院”長大的兄弟般的感情。現在兩人又互相有了救命之恩,就更親了。 (經考證,李景隆的祖父李貞娶了朱元璋的姐姐朱氏,後來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投入親舅舅朱元璋麾下,一度改名朱文忠,後因屢立戰功,朱元璋又讓他恢復了李姓。而朱元璋與徐達兄弟想成,所以徐增壽應該比李景隆大一輩兒,這裡一開始是筆者搞錯了) 當晚,朱高煦的手下殺豬宰羊,準備了盛大的晚宴,朱高煦也拿出了幾瓶高度酒,不過這次用的是小瓶。早已聞訊的程永先、秦國雙等人也強行作陪。 “漢王殿下何故如此小氣?”看到酒瓶,徐增壽哭笑不得。 “舅舅,這你可就不知道了,外甥這酒,可是比燒刀子還烈。”朱高煦答到。 “就是,要不是沾侯爺的光,這酒我還喝不上呢!”李景隆很好地充當了氣氛組。 “真的,那我可要好好嘗嘗了。”徐增壽說罷,打開酒壺,倒了一杯。“嗯,光是這賣相和香味,就遠勝那些尋常名酒。” 這次的酒壺大小剛剛好,再加上提前準備了很多硬菜,所以宴會結束時,眾人雖然搖搖晃晃,但是都沒有大醉。 因為朱高煦在這邊沒有府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以最後安排徐增壽一行人在雲貴商會附屬的客棧落腳。 第二天上午,朱高煦在極品琉璃珠中,挑了一顆比鴿子蛋略微大一點的,又灌了2小瓶60度酒,全部包好,去找徐增壽。 朱高煦送上禮盒,說道:“舅舅,這是外甥孝敬您和舅母的。” “哎呀,殿下來就來嘛,還帶什麼禮啊。”徐增壽答道,不過看到禮盒的大小和重量,還是很誠實的馬上接了過來。“殿下快請坐,上茶!” 兩人坐好後,朱高煦說道:“聽說舅舅這次是陪同舅母省親,正好外甥一直以來還無暇去見沐侯爺,就借這個機會,去見一見,還請舅母大人,到時多多美言幾句!” “這是自然,咱們都是一家人嘛!你是不是有事要沐晟幫忙?”徐增壽問道。 “舅舅英明!外甥這初來乍到,人手奇缺,尤其是缺少讀書識字的人,打算找沐侯爺借點人。” “好說好說,都是自家人嘛。”徐增壽答道。 兩人又客套了一會兒,朱高煦就起身告辭了。 徐增壽打開禮盒,看到一顆晶瑩剔透的琉璃珠,還有兩個酒瓶。 他先拿起琉璃珠看了看,雖然自己不是很喜歡這些東西,但是畢竟出自國公府,自然也能看得出來,這琉璃珠比自己之前見過的都要晶瑩剔透,自己的老婆一定會喜歡。 又打開酒瓶的蓋子一聞,竟比昨天喝到的酒,還要香醇幾分。 “看來,自己這個外甥,再也不是十多年前那個,闖了禍需要自己給他擦屁股的小孩了。”
第三十三章 舅舅來訪(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