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胡蘿卜加大棒(1 / 1)

朱高煦之前就注意到了,全寨子基本都穿著破舊的、甚至是打著好幾個補丁衣服,這在古代的農村,這種情況很正常。   但是在羅家寨,這是不正常的。   這裡的職工每月工錢是3錢到1兩銀子,一家裡超過一名職工的每人額外發放一錢銀子,很多廠子還有獎金等其他福利。坦白說,這個待遇本身,並不算高。   但是,因為所有的員工都分配了食宿,而且供銷社裡的生活必需品也都很便宜。所以除了一開始購買家具鍋碗這些花費了幾錢銀子之外,每月的花費都很低。   因此,除了極個別的“月光族”之外,最差的單職工也攢了幾錢銀子,而一些多職工的家庭,已經積攢了好幾兩銀子了。這還不算某些家庭是帶著一些積蓄過來的。   但是,穿新衣服出門的人很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人,基本都集中在商會、供銷社或者歌舞劇團等單位。   甚至於,有不少人明明做好了新衣服,也不穿出來。   這並不是說明這些單位的人收入更高,或者有什麼灰色收入。   而是因為……其他大部分單位的職工的工作環境,對新衣,太不友好了。   現在羅家寨男工主要集中在建築隊、磚瓦廠/陶瓷廠、石灰窯、木匠鐵匠作坊等單位,或者是各單位的搬運工。而女工絕大多數都在棉麻紡織廠和各單位食堂。   這裡的每一個單位,你穿新衣進去,過不了幾天,就會弄臟弄破了,又變成了舊衣。   現在,一下來了這麼多人手,朱高煦的下一步計劃,終於可以開始實施了。   首先,就是先成立一個成衣廠。   因為建築隊有一千多工人,所以建築工作一直沒有停,紡織廠的周圍開始,一直到雲貴商會的這條路上,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空置建築。   朱高煦就把紡織廠附近的一批房子批給了成裝廠。   人選方麵,狄淑涵近幾個月把紡織廠管理的非常好,而且她參與了紡織廠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也培養了一批中層乾部,已經非常熟悉招工和管理這一套了。   紡織廠已經上了正軌,因此,朱高煦直接讓她兼任成裝廠廠長,主抓成裝廠,並給她在人員調配上以極大的自由。紡織廠則可以交給留下的中層乾部代管。   對於此,紡織廠的中低層乾部自然是很高興,因為這代表著,她們都多了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狄淑涵帶隊的工作效率是真的高,僅僅用了幾天時間,成衣廠的各個車間,就陸續開工了。   朱高煦把成衣廠按照任務的不同,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生產各種製式服裝,另一部分則根據市場需求生產相應的產品。   朱高煦給成衣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生產秋冬季工作服。   這工作服采用雙層麵料,外層采用黃麻布,內層采用棉布。   黃麻布有優秀的透氣性和耐磨性,不易破損,還有抑菌、不易發黴和蟲蛀、易打理等諸多優點。缺點嘛,就是手感粗糙,所以並不適合用來製作貼身衣物。   棉布則有柔軟舒適、防靜電、易清洗等優點,適合製作貼身衣物。缺點是不耐磨。   這兩種布料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而且也非常適合春秋季節穿著。如果天氣再涼一些,你可以在裡麵再加衣服嘛。所以這個工作服,一年可以穿三季以上。   至於夏天,很多溫度較高的車間,如磚瓦/陶瓷廠、石灰窯、玻璃車間這些,都是全男工的廠子,大家光膀子就是了。   因此,等到這批工作服發放完畢,大家在上工時,就隻要準備夏天的衣物就可以了。   而等到下工後,就可以換回新衣服了。   因此,木匠作坊也接到了一個新訂單,製作一批置物櫃。同樣來了大生意的,還有鐵匠作坊的鎖匠。   這裡的生活,比起之前的日子好太多了,再加上廠領導的一些鼓舞性發言,成衣廠熱情高漲,終於在過年前,趕製出了第一批工作服。   各個廠子都組織了工作服發放,和養護培訓。然後各廠領導帶頭穿起了工作服,並要求大家秋冬季都穿著工作服上班。   當然了,像紡織廠、成裝廠等單位,因為工作環境特殊,發放的是雙層棉布的工作服。   不出意外的是,自從工作服發放以後,供銷社的棉布銷售量,立馬上升了一大截,各家各戶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在給自己和家人趕製新衣,想讓自家人在過年的時候,好好漲一漲臉。   看著周圍的同事鄰居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個個穿上了新衣,那些光棍兒們,可就犯了愁。   但是這個愁,並沒有犯太久,因為很快,供銷社就上市了一批新衣,基本上涵蓋了絕大多數人的尺寸。   於是,在這個春節之前,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了新衣。   與此同時,朱高煦還安五位從雲南請來的老先生,開辦了學堂,第一批學員都是已經認識一些字的男女,要求並不高,先學會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就可以。   不要小看這三篇並不長的文章,在古代,如果你學會了這三篇文章,那麼平常的閱讀書寫等等要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滿足。   為了提高學員們的積極性,朱高煦還專門拿出了500兩白銀當做獎勵。   第一個能全文背誦並默寫這三篇文章的學員,將獲得100兩白銀,第二名50兩,第三名30兩,第四名20兩,第五名到第十名都是10兩,正月十五之前完成的,每人一兩,剩餘的銀兩,則按照學員的成績,分配給五位先生。   而到了正月十五,所有通過的學員將獲得初級教師的職位,每月一兩銀子,還沒通過的,對不起,去那些靠力氣吃飯的廠子吧。   100兩白銀,對於這個年代的平民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足夠一個三口之家生活好幾年的了。沒有老婆的,拿著這筆銀子也能夠找一個非常滿意的老婆。   因此,學員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拚命努力用功,學堂裡的場麵,堪比大學期末考試前一天的自習室。   “胡蘿卜加大棒,果然好使!”看著這個場麵,朱高煦滿意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