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了一段時間之後,朱高煦重新回到了實驗室,開始帶領團隊繼續雙金屬溫度計的試驗項目。 之前的那種特定環境下使用的雙金屬溫度計,連螺旋結構都不用考慮,直接把緊靠在一起的兩種不同金屬材料頭部,安裝一個指針即可。 超過某一溫度後,指針自然會超過某一條線,表示超過了最佳溫度,然後減小火力,降溫即可;而隨著溫度的降低,指針又會低於某一溫度,這時候再點火加熱即可。 而目前朱高煦要做的,就是那種結構接近後世淘寶產品的螺旋結構、帶儀表盤的通用型產品。 這種產品有兩個難點,一個是選擇使用的合金。另一個,則是給儀表盤設定溫度。 由於目前沒有辦法測定準確的攝氏溫度或者華氏溫度來對用,所以朱高煦乾脆搞了一個“韋氏溫度”出來。 其實叫什麼名字無所謂,你叫“明氏溫度”、“漢氏溫度”、“朱氏溫度”什麼的都可以,朱高煦這裡隻是趁機拍了一下自己老婆的馬屁而已。 但是眾所周知,無論你穿越到了哪個世界裡,隻要你還在地球上,攝氏溫度最終都會在這個世界裡,占據一席之地,即使它最終不叫這個名字。 前世的華氏溫度一直存在一席之地,是因為它的發明,比攝氏溫度要早。 而因為先有了“韋氏溫度”,華氏溫度的重要性,可能會被降到可有可無的地位。 但是,因為人的體溫本身有一定的波動性,最終朱高煦還是選取了水的冰點與沸點作為零度和一百度的標準。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試驗地點是在貴州地區,不是標準大氣壓,因此水的熔點和沸點,將與原來的標準略有一些不同。 這一點問題不大,因為現在朱高煦的主要產業都在雲貴地區,甚至可以省去不少,在目前階段復雜又高深的計算過程。所以目前就先用這一套標準即可。 等到未來真的有一天,迎來了全球化,各種配套工具也都齊備了,再改成後世的標準即可。 雙金屬溫度計可以有很多種,但是為了讓溫度刻度的穩定性盡量高,朱高煦選取了目前能冶煉成分相對最穩定的赤銅和熟鐵作為標準材料。 赤銅和熟鐵的延展性較好,又相對比較軟,也是朱高煦選擇他們的原因。 有了最基本的標準,朱高煦先是讓工匠製作了兩百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標準版雙金屬溫度計,然後通過把它們之中的某幾個連接到相同的設備上反復測試,提出了指針變化最大的九十五個和變化最小的九十五個,隻保留了中間那十個。作為標準版本。 因為,以目前的製作水平,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產品,實際上是有著不少誤差的。而通過如此嚴格的篩選,最終保留的那十個,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就很小了。它們都將最為第一批“母表”。 而那些被淘汰的產品並不會被浪費,可以把材料融化後重新打造。 有了這十個標準版本的雙金屬溫度計,後麵的“母表”合格測定就很容易了。 而這些“母表”的儀表盤被刻畫完成後,其他各種材料的產品,儀表盤刻畫也就有了標準。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在這個世界,終於有了一套原理與後世相同,但是細節略有偏差的溫度體係。為未來的金屬冶煉等等相關產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朱棣完成了一件大事,第一次遠征漠北。 這次遠征歷時四個月,朱棣先後在後世的蒙古國境內擊敗北元皇帝本雅失裡,後又在呼倫湖以北的大興安嶺地區擊敗了北元太師阿魯臺。這兩個人是目前北元勢力地位最高的兩個人。 雖然朱棣是騎兵大師,但是手中的騎兵數量,始終有限,在遭遇大量騎射部隊的時候,就連朱棣也很頭痛。 有趣的是,這一仗,朱棣部隊中的火器部隊,使用了一種從安南地區學到的“木馬子”的配件,大大提升了普通火銃的射程。 這種“木馬子”不是大家第一印象中想到的一種大型玩具,而是用硬木製成的一種小零件,它比火銃的口徑略微小一點點。 在火銃裝填的時候,先填入火藥,再填入木馬子壓實火藥,然後在木馬子前麵再裝填彈丸。 等到激發的時候,火藥推動木馬子,木馬子再推著彈丸前進。因為木馬子比彈丸要嚴實,所以槍管的膛壓也能得到更大的利用,讓火銃的射程更遠。 後來,阿魯臺投降明朝,被封為和寧王。而本雅失裡逃到自己的妹夫馬哈木處,卻被馬哈木處死。 這馬哈木可是一個狠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也是未來朱棣的一生之敵。而他的孫子也先,就是讓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去留學的那個也先。 瓦剌的事情先不談,我們先說說這地這一戰的意義。 雖然朱棣在一年前已經決定設置奴兒乾都司,統轄明朝最東北部的各衛所和區域內的各地方勢力。但是在這一戰之前,並未真正實現行政管轄。 而在這一戰之後,奴兒乾都司實際管轄的範圍,西起斡難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還把庫頁島也劃進了大明的勢力範圍。 要知道,雖然之前金國和元朝都先後占領過庫頁島,但是他們都不是漢族人的朝代,大明是第一個明確把庫頁島劃入領土的漢族政權,雖然是基本上處於放養狀態,但是有著明確的管轄關係。 雖然有說法是唐朝甚至五胡十六國時期,也曾經短暫的把庫頁島劃入領土範圍,但是,當時卻連直接管轄的證據都找不到。 至此,在東北方向,實際上達到了漢族理論領土的巔峰,勢力範圍比後世還要大很多。 但是,朱棣也的的確確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時期別說奴兒乾都司了,就連北平、河北、內蒙古、遼東地區全部加起來,漢族人口都少的可憐。 這是安史之亂、唐朝末年、五代十國、宋遼金、蒙元時期、明朝北伐和靖難之役這數百年戰亂一起留下的大坑,後來朱棣雖然采取很多手段竭力填補,但是始終未能徹底填上。 後來朱瞻基時期不但放棄了安南地區,還裁撤了奴兒乾都司,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第一百零八章 朱棣第1次北征與奴兒乾都司(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