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場異常(1 / 1)

林浩榮也解答了朱高煦的一個疑惑。   因為他們渡河的那一段,貓跳河水流湍急,又沒有橋梁,通常情況下很難讓部隊大規模通過。   原來,他們是趁著大霧,先讓水性極好的士兵,身上纏著長繩,抱著氣囊和相公工具物資遊過來,然後把繩子固定,然後第二組人排著隊,抓著這個固定的繩子,身上綁著物資,纏著長繩漂過來的。   這樣,下一次就可以同時過來很多人了。   如此反復,先後渡河了數百人。   但是這種方法依然隻適用於精銳士兵,想要讓幾千幾萬普通士兵用這種辦法渡河,先不說可能會造成多大的傷亡,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嘩變。   林浩榮和他的“三弟”受到了禮遇,但是他們的部下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在戰爭結束之前,他們隻能被一直關著,連去石灰窯燒石灰都不可能。   至於傷員,那些受輕傷的,經過治療和包紮後,大部分可以痊愈,或者隻留下比較輕微的後遺癥。那些重傷的,十有八九熬不過去。   朱高煦自己這邊的傷員,待遇就要好很多。   半夜那場戰鬥,最終一共陣亡二十七人,沒有傷員。其中十六人是當場死亡的,還有十一名傷員被毒死。   淩晨被偷襲的那場戰鬥,陣亡二十一人,還有因為燒傷和砸傷等原因的輕重傷員二十多人。   上午那場戰鬥,僅僅陣亡了八人,重傷十三人,輕傷三十多人。   所有的重傷員都被集中到了漢州城內的醫館中,被妥善照顧。而輕傷員則在得到治療後回家休養,還領取了一大包各種藥材和營養品。   五十七位烈士(除了戰鬥中犧牲的五十六人外,還包括為給羅縣報信而犧牲的情報員甄先鋒)的遺體,被妥善收殮,然後等到戰爭結束後,統一安排下葬儀式。   在挫敗了敵人的突襲之後,戰爭雙方卻經過了幾天貌似平靜的日子。不但沒有發生交火,就連挑釁對嘛都沒有。   隻不過,雙方都在想盡辦法備戰。   朱高煦方麵,戰爭物資被一批一批的從羅縣運往漢州城、威清衛和平壩衛。   敵軍方麵,正在加緊製造各種攻城器械,而且有可能還有未知的調度。   越是這種情況下,越不能放鬆警惕,朱高煦嚴令各部,包括暫時沒有發現敵人的平壩衛方向,夜間和大霧的時候必須增派多重崗哨,輪番執勤,以防偷襲。   除了輪崗的各崗哨之外,各哨所盡量躲在工事中,防止意外。   初九淩晨,正在睡夢中的朱高煦被叫醒了,敵人發動了進攻。   朱高煦披上盔甲,帶上親衛隊和幾十暗衛,趕往漢州城東城墻。   明初最強大的火炮,最大射程可達六裡以上,但是朱瞻基顯然不會支援這麼先進的火炮給四大世家。因此,給他們的火炮平射最大射程也就三四裡。   漢州城的東城墻依著一個小山坡而建,敵軍炮火仰射,想要攻擊到這個城墻就得抵近到二裡以內的位置,而想要威脅到城墻上的守軍,就還得再近一些。   偏偏,在這個距離上,有一條貓跳河。這就造成了敵軍不渡過貓跳河,能夠攻擊到杭州城墻的炮位數量極其有限,而且這些炮位,一旦暴露,就將麵對射程更遠的朱高煦方麵火炮的襲擊。   因此,在漢州城方向上,敵軍的火炮,用處其實並不大,隻能在大霧的掩護下推進到一個很狹小的固定位置,才能威脅到漢州東城墻。   即使如此,漢州城的火炮在射程和爆炸半徑上都遠遠吊打這種老式火炮(嚴格的說,老式火炮沒有爆炸半徑,而是有一個殺傷弧線或者直線),它們完成一個波次的幾次射擊後,恐怕就得被炸上天。   需要指出的是,漢州城東城門(以及朱高煦領地呢所有外側城門)的設計,跟傳統的城門略有不同。箭樓是在城墻同一條線上的,而箭樓前麵還有一個平坦的大平臺,方便火炮的架設和指揮。   此外,城墻上還有幾個炮位,隻是暫時還空著。   這種設計思路在後來會比較常見,甚至在歐洲的比較大型的棱堡和要塞中,被廣泛使用。   而明朝傳統的那種箭樓外置的思路,會嚴重影響這一方向火炮的發揮。   而朱高煦也沒有直接登上城門樓,而是選擇了登上箭樓。如果說站在城門樓上還有一點點被一炮帶走的概率的話,在這個箭樓上,就算是對麵開自動瞄準外掛也炸不到自己。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裡的箭樓雖然不如北京正陽門或者西安幾門的箭樓那麼大,但是也有三層,每層九個房間。必要時足夠幾十名槍手輪番射擊了,而且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它還有一定的作用。   把指揮部設在這裡,不但更隱蔽,視野也更加開闊,隻是副將/傳令兵把指令傳達給中層軍官要多耗費幾息時間而已。   此時為止,漢州城的敵軍發動進攻,已經有半個多時辰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敵人的攻擊強度,卻並不高。   雖然這段時間裡敵軍喊殺聲震天,但是真正通過濃霧後,進入守軍視野的,卻寥寥無幾。敵軍火炮更是幾響了兩次,朱高煦讓火炮對唯一有可能威脅到己方城樓的位置還擊後,就再也沒響過。   朱高煦趕忙讓傳令兵下去,找東門前敵指揮官確認傷亡情況。   打了快一個時辰了,漢州城方麵,僅有四人陣亡,二十多人受傷,而且大多都是輕傷。   這個傷亡情況太不正常了,還不如初五夜裡死士小隊偷襲羅縣北城門那一戰傷亡情況大。   如果是其他的帝王將相在此督陣,屬下兵將一定會吹噓這是他洪福齊天,上天庇佑雲雲,但是朱高煦這裡不流行這一套,尤其是關鍵時刻。   別說朱高煦了,就連憨厚的尉遲敬忠,都開始懷疑,敵人還有別的計劃。   朱高煦趕緊讓屬下派出多隊傳令兵,騎著快馬,去威清縣城、羅縣和平壩縣城詢問情況,並提醒他們敵軍在漢州城方向並不多,有可能是去偷襲他們了。   新的危險和挑戰,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