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王棋正是派遣淳儒前來押送戰俘和趙家錢糧,盡數送往晉州。 而淳儒是先一步過來,所以車船並進,六百裡加急,三日便是獨自一人,舟車勞頓的來到了晉都。 麵見大晉王朝這位女帝。 當他進宮麵聖,開口便是說出此行目的,直接讓金鑾殿那義憤填膺的大臣們,一個個變得鴉雀無聲。 淳儒此時跪在地上,低著頭,目光閃爍。 “魏王此舉,到底是有什麼深意,這數十萬的錢糧,放在江州,可以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他卻直接將江州最需要的錢糧給送了過來……” 對於王棋這個操作,淳儒實在是有些看不透。 而現在金鑾殿上,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又是一陣寂靜。 片刻後,是在他身旁不遠處,眾多大臣中的首位,是一個麵帶幾分威嚴的中年男子,他淡淡說道:“我聽說,魏王將趙家所獲得的三成錢糧,送給了江州百姓,既然他有心將錢糧盡數上交,為何還要自作主張,弄這一出表忠心的虛假樣子?” 他名為趙秦陵,是趙青鸞的王叔。 正是先皇的親兄弟。 他此前極為低調,也是在趙青鸞登基後,才是被趙青鸞請出來,任大晉王朝的太師一職! 太師、太傅、太保乃是獨立於六位國公之外,直屬於皇帝的三個職位! 他們甚至隱約淩駕於六國公,有著先斬後奏的權利! 有點類似於,皇帝真正的親兄弟,左膀右臂! 並與前世的太師三職位並不相同。 隨著趙秦陵這樣說出來,其他大臣也是紛紛質問。 “嗬嗬,魏王這是要表忠心,那也應該是由陛下做主,將錢糧賜給江州百姓,哪輪得到他魏王做主!” “莫不是,魏王在江州收買人心啊!” “……” 此言很是弱智,但是卻可以將一些矛盾無限放大。 可以讓這位陛下和一些大臣,死抓著這點放大,選擇性的治魏王的罪! 淳儒卻是磕了一個頭,然後行禮朗聲道:“啟奏陛下,魏王心知江州貧瘠,百姓苦不堪言,甚至算是民不聊生,皆是為其中一些氏族所困擾,比如江州白雲郡趙家,那便是惡貫滿盈,盤踞一地,欺淩百姓,並不尊魏王令!” “眾所周知,陛下行天子令,下聖旨,賜予魏王之名,並有諸多權利,加之受封江州,為魏王管轄!” “其中一切事宜,由魏王打理,出了事,魏王自然是要負責!” “而且所謂魏王之令,那便是陛下的意思,意圖為大晉王朝天下百姓安好,江州亦是安好!” “魏王十三令,每一令皆是為陛下,為天下百姓!” “白雲郡趙家悖逆,便是與陛下作對,魏王先斬後奏,自是並無不可!” “而白雲郡趙家所得錢糧,皆是搜刮民脂民膏,白雲郡百姓對其恨意滔天,並且當日對趙家滅族,亦是讓百姓惶恐,而魏王以陛下之命,分出趙家三成錢糧,正是用以安撫白雲郡百姓!” “這一點,請陛下明察!” “魏王之心,日月可鑒,陛下乃有一顆天子聖心,行明君之道,自然是可洞察一切!” 說著,淳儒又是把頭磕在地上! 他這一番話,讓金鑾殿上諸多大臣,都是啞口無言,甚至他們額頭上冒出一些冷汗。 因為淳儒這話他們誰都無法反駁,字字有理。 並且他是一口一句的誇贊陛下,甚至還將魏王的話,當作是陛下的意誌,這還能怎麼說? 畢竟說到底,王棋也是陛下冊封的魏王,在外都是代表著陛下。 所以這不好搞,還得看陛下的意思…… 而片刻後,趙青鸞才是笑出聲來。 她清眸透過珠簾,看著大殿之下的淳儒,笑吟吟的說道:“你說得不錯,魏王在外,便是代表著朕的意誌,他所施行的十三道王令,其中一些,對於天下百姓來說,也是相當有利的!” “所謂萬民同心,君臣同德,也便是如此了!” “天下太平,百姓安好,世上也不會發生諸多壞事!” “江州之事,朕當盛贊魏王!” “而魏王所行之事,眾卿家可將之視為楷模!” 趙青鸞這樣說,這些大臣紛紛跪拜在地上,金鑾殿又是熱鬧起來。 這些大臣整齊劃一,都是異口同聲的說出一句——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他們隻是贊頌陛下,對於魏王,那是隻字不提! 趙青鸞看著眼前這一幕,也是淡淡一笑,而後她又是注視著淳儒。 笑著說道:“江州貧瘠,需要大量的錢糧發展,而魏王盡心盡力,也是為了我大晉王朝好,所以……” “你們送來上繳的錢糧,一並送回吧,讓魏王自行處理,朕隻望魏王,可守好我江州之地!” 淳儒跪在地上,挺直腰板,麵帶幾分猶豫,說道:“臣不敢不尊陛下之命,但魏王也說,若陛下要將這錢糧送回,那麼魏王也希望陛下能明示魏王與我等,應該如何處理,將這錢糧,用於何處?” 趙青鸞淡笑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希望魏王在江州,能管好民生便可!” 淳儒行禮:“臣,明白了!” 趙青鸞見狀,又是笑了笑:“嗬嗬,魏王所做很好,朕心甚悅,江州之地貧瘠,並多賊寇禍患,所以,朕決定再送魏王兵馬五千,錢五十萬貫,糧三十萬石,他可自行招募,或是從晉東督府調遣!” 淳儒行禮跪拜:“多謝陛下,臣鬥膽在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代替魏王,謝陛下隆恩!” 眾多大臣又是齊齊大聲:“陛下聖明!” 而他們的心裡,卻是在想著,這位陛下是打算做什麼,明明是想要將魏王除之後快,卻還要再送他五千兵馬? 加上之前募兵五千,江州本身便有的八千兵馬。 這可是兩萬三千兵馬了啊! 散朝過後。 楚國公馮勝宗與燕國公鄧太華匯聚於禦書房中。 而他們在這等候許久,趙青鸞都沒來。 來的是一個身穿紅袍,白發白眉的老者,他看著兩位國公,緩緩說道:“兩位大人莫要等待了,陛下今日龍體有恙,若有奏,可放在禦書房,待陛下日後審理!” 兩位國公對視一眼,便是離開了這裡。 當離開了禦書房,鄧太華沉聲問道:“陛下殺心已起,為何卻還要大行賞賜,並當作這一切都是無事發生?” 楚國公馮勝宗淡淡說道:“陛下已經給出了答案!” 鄧太華看向了馮勝宗。 而馮勝宗淡淡說道:“今日前來告知我等的,並不是以往的禦書房侍郎,而是皇宮內的這位大內總管!” 聽到這話,鄧太華頓時明了。 那位大內總管,正是白雲郡趙家分支少爺的義父。 陛下讓他來,這已經是說明了一切。 馮勝宗淡然道:“隻要將今天的消息透露一二,趙家知道該怎麼做!” 鄧太華淡淡一笑:“以趙家的實力,這魏王,未必可以擋得住,而江州趙家,陛下亦是不喜,所以賞賜魏王,來這一石二鳥!”
第二十八章 1石2鳥(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