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林丹汗(1 / 1)

遠在京城的朱由檢,自然不知道孔貞運的遭遇。   自從九月二日出發,走古北口出塞踏入草原後,孔貞運、吳汝胤先是率領使團來到哈喇慎部。在這裡,他們發現林丹汗西遷的事情根本不是秘密,哈喇慎部早在七月份就知道了。   這個發現,讓孔貞運、吳汝胤等人心中一驚,更加確認了皇帝的判斷。如果不是皇帝從一條真假難辨的消息中發現林丹汗要跑,恐怕直到草原上發生大變,大明才後知後覺。   確定了皇帝的推測之後,使團眾人更覺得這次出使很有必要,而且對皇帝的其他判斷更有信心。   仔細詢問,孔貞運得知林丹汗已經和順義王部打了一仗,占據了前元上都、也就是大明開平衛一帶。如今正在厲兵秣馬,準備和順義王部大戰一場,奪取歸化城,獲得大明市賞。   順義王也不甘示弱,聯合哈喇慎等部在威寧海子會盟,組成十萬聯軍抵擋林丹汗。哈喇慎部的首領已率領兵馬前往威寧海子,準備參加大戰。   麵對這個局麵,孔貞運使團的任務,變得極難完成。因為雙方間的大戰,已經一觸即發。   孔貞運思索之後,向恭順侯吳汝胤道:   “看來不止要勸住林丹汗,還要勸住順義王,不然雙方打起來,損失慘重之下,誰都擋不住後金。”   “順義王那邊和大明更親近,而且是被迫抵擋林丹汗西遷,應該更容易說服。”   “請恭順侯去威寧海找順義王,我去找林丹汗。”   將使團分成兩撥,分配了任務之後,孔貞運帶著另有任務的隨堂太監侯保山等人,繼續去找林丹汗。   兩部間的大戰,是如今草原上最熱門的事情,孔貞運在向導的帶領下,順利見到了林丹汗。在通事的翻譯下,雙方展開交流。   這位十三歲繼位、如今也隻有三十六歲的蒙古大汗,在擊敗自己的同胞一場後,恢復了不少信心。麵對孔貞運帶來的大明要求他不要西遷的命令,想也不想地拒絕,甚至還覺得大明是多管閑事,不應該乾涉草原。   孔貞運警告他道:   “順義王是大明冊封的有印信的藩王,林丹汗若是進攻他,就是與大明為敵。”   “別說取代順義王獲得市賞,大明會不惜一切代價,幫助順義王穩固王位。”   林丹汗聽得不信,哈哈大笑著道:   “你們若有信心,直接準備兵馬就是。”   “在這草原之上,我還沒怕過誰!”   麵帶豪氣地說著,林丹汗卻想到了女真人。如果不是打不過後金,他好好的察罕浩特不待著,為何來到了這個地方呢?   要知道,那座意譯為金剛白城的城池,是他一生的驕傲。他為沙爾巴呼圖克圖建造的寺廟,也在那座城池。如果不是打不過,他不可能離開白城,準備去奪歸化。   在不知自己能打敗順義王聯軍的情況下,他自然有些心虛。在這草原上麵,林丹汗可從來沒法稱為無敵。   孔貞運雖然不知這些,但是他卻聽皇帝說過林丹汗誌大才疏、剛愎自用,按照皇帝的吩咐,嚴厲警告他道:   “無論大汗信不信,大明都會去做。”   “在出使前,陛下曾交待過孔某,即使順義王戰敗,大明也不會給戰勝者賞賜,更不會與之互市,讓他取代順義王。”   “順義王是大明正式冊封的藩王,即使戰敗逃亡,大明也會收留。讓他像恭順侯那樣,和大明休戚與共。”   說著,他似乎想起了什麼,又向林丹汗等人道:   “恭順侯吳汝胤,祖上就是蒙古人,他的家族在大明作為侯爵已經二百多年了。”   “如今恭順侯按陛下的命令,已經前往順義王部,調停他和大汗部落的爭端。”   “如果大汗一意孤行,大明會派出兵馬,和順義王一起迎戰大汗。”   這些斬釘截鐵的話,擊碎了林丹汗心中僥幸。聽到大明堅定地和順義王站在一起,甚至不惜派出兵馬,林丹汗即使先前勝過一場,如今也沒了信心。   更何況,如果真如孔貞運所言,大明皇帝親口說了打敗順義王也無法獲得市賞,那他們攻打順義王占據歸化城又有什麼用呢?   得不到市賞的話,他麾下的部落很快就無法維持,到時候麵對後金,仍舊還得逃亡。   帳中首領、萬戶、臺吉等權貴聽到孔貞運的這些話,同樣議論紛紛。他們和林丹汗一起打仗,最大的目標就是奪取歸化城,獲得順義王部落的市賞。如今這個目標都沒有了,他們還拚死打仗乾嘛?   眼看這些人的議論就要壓不住,林丹汗讓人把孔貞運請出去,和這些部落權貴交流。經過一番吵吵嚷嚷後,又請孔貞運進入。   林丹汗按各人的意見,向孔貞運詢問道:   “你說大明皇帝親口說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即使我們打敗順義王,也不能取代他獲得市賞。”   “這段話是真是假,到底有何憑證?”   從一些熟悉漢人的權貴那裡,林丹汗知道大明官員喜歡信口開河,許下的承諾也有不兌現的時候,如今自然要仔細詢問,怕孔貞運在騙他。   聽到林丹汗最重視的是這個,孔貞運心中贊嘆,知道皇帝所料果然分毫無差。取出一封書信,向林丹汗道:   “這是我們陛下親筆寫的書信,上麵還有印信。”   “大汗身邊若有人,當能辨識真假。”   將朱由檢的書信取出,呈遞給了林丹汗。林丹汗看著外表華麗的書信,心中就信了幾分。再問熟悉漢人的權貴,得知在大明偽造皇帝書信絕對會是死罪,他心中更相信了。   再聽翻譯出的內容,大明皇帝在書信中言辭明確,警告他一旦和順義王開戰,無論最終勝敗,大明都不會給他市賞。唯有接受大明冊封、按大明規矩行事,才能獲得賞賜,雙方互市貿易。   “這麼說,我也能獲得順義王那樣的金印,和大明互市易物?”林丹汗忍不住詢問道。   和朱由檢想的不一樣,林丹汗雖然剛愎自用、為人也頗為狂妄,但他現在最大的妄想,就是作為漠南蒙古的東可汗,打敗西可汗順義王,獲得對方地位。   至於什麼前元皇帝後裔的驕傲、不願臣服大明皇帝之類,那是沒影的事情。在接連不斷的挫敗後,林丹汗早就沒了那個心思,甚至連前元玉璽也不怎麼提起。   孔貞運這次的任務,難度並沒有朱由檢預想的那麼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