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冊封皇後(1 / 1)

九月二十七日,朱由檢除服之後,正式冊封王妃周氏為皇後。   朱由檢忙了一天,給皇後舉行冊封儀式,並且安排住處。   坤寧宮現在是張皇後住處,朱由檢不可能剛除服就急匆匆地把她趕出去。所以朱由檢讓周皇後和自己一起住在乾清宮,同時打算整修養心殿,作為自己的另一個居所。   養心殿名稱來源於《孟子》說的“養心莫善於寡欲”,嘉靖皇帝經常在養心殿南的無梁殿煉丹,所以有時候就住在養心殿。   朱由檢看到這個院子後,很快明白了為何後來的清朝皇帝喜歡住在養心殿。相比高大寬敞而又莊嚴肅穆的乾清宮,養心殿這個獨立小院更方便調整布置,作為住所來說,顯然更加合適。   想到宮中遍布的朱砂紅,很可能脫落後被自己吸入身體。朱由檢打算以後有錢了把宮殿全麵整修一下,去除朱砂等有毒物質,用更安全的材料代替。隻是他現在沒有那個錢財,就隻能整修養心殿了。   根據他統計的大明皇帝年齡,大明隻有三位皇帝壽命超過六十歲,太祖71歲、成祖65歲、世宗61歲。   太祖、成祖不用多說,他們不是在宮裡成長的,而且還經常在外征戰,住在宮裡的時間並不長。   世宗嘉靖皇帝是藩王入繼,幼年生長在湖廣。當上皇帝後也長年住在西苑,在紫禁城的時間也不長。   其他皇帝除了神宗萬歷皇帝之外,大多三四十歲就去世了,天啟皇帝更是隻活了23歲——   紫禁城的建築可能真的有問題,很不適合養人!   紫禁城的浩大莊嚴,朱由檢這些日子是深有體會。這樣一個場所對於皇帝的身份很是合適,但是一直住在裡麵的話,卻感覺被禁錮在一片小天地。   再加上乾清宮寬敞空曠,在朱由檢看來非常沒有人氣。所以他打算把乾清宮西側的養心殿整修一下,再種植些花花草草,當成四合院布置——   一切都按他的喜好,再設置幾個暖閣,作為另一個居所。   等到完全掌握宮廷、不擔心別人謀害自己後,還能偶爾去外麵居住,不局限在紫禁城這片狹小的天地裡。   親手繪製草圖,並且注明注意事項,朱由檢讓王文政負責整修養心殿。隨皇後入宮的潛邸太監也被他安排了職司,掌握乾清宮等地。   皇後入宮之後,對於朱由檢來說,一個問題就擺在他的眼前:   沒有繼承人的皇帝,皇位始終是不安穩的。對於朱由檢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下一個繼承人。這個繼承人最好還是皇後生出,避免以後在儲位問題上產生各種爭端。   接下來一段時間,朱由檢就要和周皇後忙著造人啦!   這些後宮的事情不必細說,對於朱由檢來說,天啟皇帝的孝期過去之後,很多在守製期間不適合辦的事情,現在都要開始辦了。   朱由檢這些日子忙得可謂不可開交,偏偏這個時候,還有人給他添亂——   已故新建伯王承勛的兒子王先達,和他的從兄王先通爭奪新建伯世襲爵位。   王先達說王先通不應該襲爵,王先通說王先達不是王承勛的兒子,兩人爭奪爵位。   這樁襲爵案從天啟五年開始,到現在已經爭了兩年。這麼長時間都定不下來,朱由檢如何能分出誰對誰錯。   感慨聖人後裔也要撕破臉皮爭奪爵位,朱由檢懶得理會這件事情,直接讓相關部門商議,看看能不能查出新的證據,到時候自己再插手。   也就是在這日,魏忠賢主動上疏停止建造生祠,請求以建造生祠的錢糧捐助皇陵建造。   朱由檢早已和他商量好這件事情,自然立刻批準。還下旨嘉獎魏忠賢,褒揚他對先帝的忠心。並且鼓勵大臣捐納公士,襄助皇陵建造。   內閣首輔黃立極慷慨解囊,帶頭用一千兩銀子捐納公士。用他的實際行動,向朱由檢和魏忠賢表達了忠心。   一眾閹黨大臣在魏忠賢的安排下,紛紛開始捐助。隻是短短數日,就籌集到數十萬兩銀子。這股風潮還蔓延到地方,那些支持閹黨的地方大臣和富戶,同樣紛紛解囊。   也有不開眼的人,江西巡撫楊邦憲,在九月三十日請為太監魏忠賢建祠。算算時間,這份奏疏應該是在八月份發出來的,沒料到送到京城,皇帝已經換了,魏忠賢也主動請求停止建祠,看似打算引退。   楊邦憲撞到槍口上,被朱由檢把他的奏疏直接轉給魏忠賢,要求把相關錢糧全部獻上來。魏忠賢正在對皇帝表忠心,對支持自己的大臣,也是毫不留手地壓迫。   這種忠心耿耿的行為,看得朱由檢都有些舍不得除掉他了,如果魏忠賢一直肯這樣盡心盡力為自己做事,自己何至於到現在還無法完全掌握權力:   『終究是先帝的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而且九千歲當久了,心裡已經野了。』   『現在他看著安分,是因為立遺腹子沒有成功、劉詔的兵馬也沒能進入京城。』   『如果兩件事被他成功一件,就不是現在這個局麵。』   『號稱九千歲的人,我可沒法再用!』   沒有被魏忠賢的表現迷惑,朱由檢清醒地認識到,魏忠賢此時的無力都是表象,隻要他在京城一天、隻要還有那些依附他的閹黨大臣,自己就不能對魏忠賢放鬆警惕,小心他成為晚唐宦官。   同日,前任大學士孫承宗上表祝賀自己登極,這讓朱由檢意識到自己登極的事情已經在北直隸有了反饋。接下來就是更遠的地方,以及全國各地。   不過也有不好的消息傳來,兵部收到情報,九月二十日的時候,後金和背叛林丹汗的敖漢首領都令合兵,領軍千人殺到板城,俘虜林丹汗留下來的壯丁,掠奪老幼、牛羊而去。   朱由檢看了一下地圖,發現板城的地點離承德已經很近,這讓他心中再次起了緊迫感,猜測這可能是後金在偵查路線。   如果不在這條路線上布置兵力,後金下一次就不止在板城,很可能繼續向南,來到長城附近。   如果被後金發現長城殘破,守軍也沒戰力。兩年後的己巳之變,仍舊可能發生。   所以朱由檢再次命令袁可立、王象乾就任,並下令滿桂等人視察長城,估算所需錢糧。   同時還派人趕赴草原催促孔貞運,要把林丹汗封貢之事盡快完成。大明需要林丹汗,需要他在草原上牽製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