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人人過關(1 / 1)

魏忠賢引疾辭爵,是震動朝野的大事。   雖然朱由檢之後任命王體乾暫時兼任東廠提督,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的辭職請求也沒批準。明眼人卻能看出來,缺少魏忠賢這個核心後,本就有些內亂的閹黨,正在分崩離析。   “廠公糊塗啊!”   “在京城陛下還有顧忌,出了京城一個小吏就能擒拿他。”   “就算帶著一千武士,他們在這時候還會出死力嗎?”   知道魏忠賢被皇帝安置去中都鳳陽,一些閹黨的人嘆道。   如果魏忠賢仍在京城,閹黨的人還能通過他這個旗幟勉強維係,皇帝想處置他也要顧忌閹黨勢力。   但是出京之後,魏忠賢被怎麼處置,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可以說生死性命,完全在皇帝一念之間。   所以一些人對魏忠賢出京,可謂痛惜不已!   但是再痛惜這件事,他們也不可能提醒魏忠賢。就像那些不可能出死力的武士一樣,他們是為了權勢依附魏忠賢。   如今魏忠賢大勢已去,他們難道還要在這時候冒頭,吸引彈劾魏忠賢的人注意嗎?   更多的人在尋找出路,想要保住官位。   可以說,在魏忠賢被罷免那一刻,閹黨已經開始崩潰。   察覺到這種動向,朱由檢在十一月初一沒有舉行朔望朝,而是以林丹汗遣使朝貢的事情代替。免得那些低級官員群起攻擊閹黨,乾擾自己接收閹黨倒臺後空出來的權位。   林丹汗的使者早已抵達京城,並且一直在學習朝貢禮儀。在一番盛大的儀式後,大明正式接受了林丹汗的朝貢,冊封了順禮王等爵位。   然後朱由檢親詣太廟,獻上前元玉璽,告慰歷代先帝。   這樣一件事情,沖散了朝野的注意力。能在登極之初就做出這樣的功績,很多人認為當今皇帝是個明君。   再加上魏忠賢被罷免,讓一些受冤屈的人看到了希望,稱頌皇帝的聲音,可謂不絕於耳。   魏忠賢也在這一日,啟程離開京城。率著上千人的武士,押著裝滿金銀珠寶的四十輛大車,威風凜凜地離開。似乎在顯示他的權勢仍在,仍舊還有底氣。   朱由檢得知此事心中冷笑,同時鬆了口氣。知道自己以後無論如何處置他,都不用擔心京城發生動亂。閹黨覆滅的動靜,破壞力會降到最低。   在魏忠賢離京之後,他現在已經毫無顧忌。決定以整治閹黨為由,掌控朝堂權力:   『首先是吏部,周應秋這個周日萬該滾蛋了,收到的錢也要給我吐出來。』   『敢和李夔龍公然賣官分賄,抄家的名額無論如何少不了你們!』   吏部執掌官員任命,一直是六部之首,也是朱由檢最看重的部門。   雖然他早就安排楊景辰分管文選司、加銜推升的權力也拿到了手裡。但是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仍舊不能放棄。   兵部需要有能力的人辦事,給袁可立也就算了,吏部隻需要聽他的指令辦事,不需要太有主見的人。   楊景辰現在是右侍郎,直接提拔成尚書有違常理。而且他正三品承政使的加銜,也不能越級提升為正二品議政大臣。   左侍郎曹思誠資格倒是足夠,但他這些日子一直沒有投靠的意思,肯定不能用他。   最合適的人選,是楊景辰推薦的房壯麗。   左都禦史房壯麗,是如今朝堂上年齡最大的人,今年已有七十三歲。   按照朱由檢的本心,是想找個機會讓這位老臣致仕的。但是楊景辰如今擔任吏部尚書的資格不夠,向自己推薦了這位老臣。   再加上前些日子房壯麗主持廷議的事情辦得不錯,朱由檢對他很是滿意,決定先留下這位老臣幾年,再讓楊景辰接替他。   所以就在次日,朱由檢在處理吏部事務的常參會議上,批準了楊維垣等人對周應秋的彈劾,直接罷免了此人,讓他回家待罪。   然後就讓楊景辰公布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專督錢法侍郎等職位的候選人,在十一月三日的常朝上廷推。   廷推的結果不出所料,房壯麗順利成為吏部尚書,袁可立成為兵部尚書、畢自嚴成為專督錢法侍郎。在閹黨人心惶惶的當下,這些位置都按朱由檢的意誌換了人。   不過這日的朝會上,最重要的不是此事。在朱由檢罷免周應秋後,群臣似乎收到了信號,對其餘閹黨大臣,一個一個攻擊。   首先是魏忠賢的親屬,尚寶司卿魏撫民等人都被彈劾,朱由檢直接把他們罷免。   魏良卿的密友、加銜太仆寺卿的白太始等人,同樣也被罷免。   前任文選司郎中、如今的右副都禦史李夔龍,因為和周應秋賣官分賄,在朱由檢罷免周應秋後,自然被人彈劾罷免。   兵部左侍郎、有兵部尚書加銜的田吉,南京兵部左侍郎、首先為魏忠賢建生祠的潘汝禎,同樣被人彈劾罷免。   專督京營侍郎、有兵部尚書加銜的閻鳴泰不知是不是怕了,上疏請求辭官。   還有些閹黨想要自救,河南道禦史李應薦彈劾薊遼總督劉詔,並且為不拜魏忠賢像就被定罪論斬的耿如杞、違逆崔呈秀指示就被處以極刑的胡士容等人伸冤。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朱由檢批準了罷免劉詔的彈劾,又得知耿如杞、胡士容還沒有被處斬,當即命大理寺重新審案。   又有人揭發了李映日請求為魏忠賢封王的上疏,說魏忠賢有謀逆之心,建議抓捕此人,把魏忠賢定罪。   更有人彈劾首輔黃立極阿媚魏忠賢、按魏忠賢的意思票擬。並且建議皇帝起復被魏忠賢罷免的官員,讓他們回朝任官。   朱由檢不願那些官員這麼快回來分享權力,更想把節奏掌握在自己手裡。眼看彈劾的奏疏層出不窮,其它事情完全沒有時間處理,他覺得朝堂這樣混亂不是辦法,決定快刀斬亂麻,下命令道:   “不要胡亂彈劾,朝堂上要人人過關!”   這話一出,整個中極殿中的臣子,全都嚇了一跳。沒想到皇帝對閹黨的敵意這麼大,竟然要一個一個審查。   但是皇帝接下來的話,就讓他們知道,皇帝並沒有那麼大的敵意,隻是想要用“人人過關”的名義,把一些人從閹黨摘出來而已:   “四位大學士輔佐朕登極有功,定然不會參與逆案,魏忠賢的事情和他們無關。”   “九卿同樣有功,仍舊原職留任。各部門從科道官員和三法司開始,一個一個審查。”   “文選司郎中周家椿轉任大理寺右少卿,和吏部右侍郎楊景辰一起審查大理寺官員。”   “然後審查吏部官員、再審查都察院和六科,最後審查刑部,清理陳年舊案。”   “在案件重新審判前,所有彈劾一律留中,不再處理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