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北司房情報中心(1 / 1)

南司房是負責錦衣衛內部的機構,是朱由檢改革衛所製的嘗試。   但是錦衣衛作為皇帝的耳目,怎麼可能隻需要做好內部管理呢?   在將南鎮撫司改為南司房之後,朱由檢又對錦衣衛最重要的對外機構北鎮撫司進行調整:   “北鎮撫司專理詔獄職責不變,以後改為刑獄司,仍舊獨立辦公。”   “刑獄司設獄政處、理刑處、偵查處、教育處、衛生處等部門,要全麵改善形象,不要再酷刑殺人。”   “衛生處負責詔獄的醫療衛生工作,以後詔獄的衛生狀況要不定期檢查。犯人若是死亡,要查清楚原因、追究相關責任。死刑由大理寺復核,不得在詔獄妄殺。”   “教育處負責犯人的文化需求,詔獄的犯人大多是官員,要讓他們接受教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有人想寫什麼,也可以讓他們寫,審查後再做處理。”   “偵查處負責偵查獄內案件、排查安全隱患,防止有人在獄內作案。如果有犯人提供新證據、新線索,也要即使聯係偵緝總隊進行偵查,酌情優待犯人。”   “理刑處負責刑獄懲罰,盡量使用關禁閉等非肉體懲罰,不得隨意傷殘犯人肢體,不得長時間連續懲罰。衛生處要定期對犯人體檢,查看傷病情況,追究傷病原因。”   “獄政處負責犯人管理,罪犯收押、釋放、探視、移交等等,都歸獄政處負責。”   “最後再設個辦公室,負責刑獄司的公文、檔案、財務等日常事務。”   設置好了部門,朱由檢又吩咐道:   “南司房把這些記下來,人事廳負責詔獄編製調整。讓劉僑盡快上任,對詔獄進行整頓。”   “尤其是要查清詔獄情況,把不該由詔獄羈押的罪犯,全部移交刑部和大理寺,不要一直放在詔獄裡。”   “詔獄要全麵清理,徹底清查舊案,該殺頭的就殺頭,該流放的就流放,爭取把詔獄完全清空,打掃整修一遍。”   清空詔獄是會被人誇贊為明君的舉措,朱由檢要奪回錦衣衛的控製權,不能不做好形象工作。   戚昌國、李順祖領命,又對北鎮撫司隻設置五個處有些不敢相信,詢問道:   “刑獄司下直接設處,應該定為幾品?”   朱由檢明確回應:   “司是正五品,處是正七品,下麵是否設科股要看具體需要。”   “司長、處長的品級,可以通過加銜提升。”   這下眾人都明白了,皇帝在把南鎮撫司提升為南司房後,沒有把北鎮撫司同樣提升為北司房,實際是做了降級。   南司房下轄的廳是正六品,刑獄司下轄的處隻是正七品。而且南司房提督是指揮,刑獄司是否由指揮提督還不一定,以後可能隻是個普通的五品部門。   由此可見,皇帝並不重視詔獄,沒打算用詔獄實現什麼目的。   這讓一些錦衣衛官員心中哀嘆,知道碰上了一個不重視詔獄的皇帝。   也有一些人心中高興,知道這樣就不用和文官產生劇烈沖突,能夠平平安安。   朱由檢不管他們怎麼想,他是沒打算隨便殺人的。每個官員在他看來都有用處,隻要不犯下必死的罪過,流放去海外當軍戶也能產生價值,完全沒必要殺。   詔獄以後的用途,並不是酷刑殺人,而是羈押外廷沒資格處理的官員,回歸最初職能。   相對來說,朱由檢更擔心詔獄的獄卒胡來,敗壞自己形象。   所以他對北鎮撫司做出的安排,主要是改善管理,改善對外形象。不能讓人一提起錦衣衛,就想到北鎮撫司酷刑。   因為這個,他連北鎮撫司的名字都改了,以後就成了刑獄司。   從此以後,錦衣衛要轉變職能,和以前的形象說再見!   除了詔獄之外,錦衣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侍衛。朱由檢簡單分為宮內侍衛司和侍衛總隊、宮外警衛司和警衛總隊,負責不同的護衛工作。以後從勛貴和世官中,挑選信任的人提督。   如此一來,錦衣衛就有了四大總隊:侍衛司侍衛總隊、警衛司警衛總隊、東司房偵緝總隊、西司房巡捕總隊,一共四支武裝。   對這些武裝力量的編製,朱由檢同樣做出調整:   “小旗上麵設小隊,再往上設中隊、大隊。每個上級編製下轄三到五個下級編製。”   “每個小旗是十人,小隊三十人左右,中隊百人左右,大隊三百人到五百人。”   “總隊根據需要統轄不同的大隊,如果人數過多、任務過重,可以分出獨立的分隊、支隊。”   “總隊負責行動,各司可根據需要設置辦公室、指揮處、行動處等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和行動指揮。”   在這裡隻是簡單提及,朱由檢打算親手做出調整。畢竟是京城的武裝力量,關係到自己安全,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京城巡捕營、五城兵馬司等機構,他也同樣想做出改變。   這些以後再提,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機構,也是朱由檢規劃的錦衣衛重點工作方向。他對此早有規劃,此時一口氣說出來:   “設立北司房情報中心,以錦衣衛指揮提督,單獨鑄造關防大印。”   “設置統計司,統計各種數據,例如文武官員數量、每年需要的俸祿數量、稅收數量、糧食產量、百姓戶口數量、百姓所擁有的田畝數量等等,都要統計出來。數據來源包括官府的公開數據和錦衣衛自己搜集的數據,每年編撰統計年鑒,經過保密處理後發行。”   “設置保密司,負責保密通訊。保密一廳負責秘密通訊,例如銀章密奏在宮外的傳遞,在各驛站規劃好傳遞路線,劃分保密級別和加急級別,以及緊急情報需要采用的飛鴿傳書等方式;保密二廳負責朝堂公文保密,為朝堂公文劃分不同的保密級別,監督官員執行;保密三廳負責密碼暗語的製定和破譯;保密四廳負責錦衣衛內部工作保密;保密五廳負責衛所情況、軍隊編製等軍事機密保密;保密六廳負責審查民間書籍、文字,向相關部門提議收繳涉密文書,避免被內外敵人獲取。”   “設置軍事情報司簡稱軍情司,負責軍事情報。軍情司要配合保密司做好軍事保密,並監督各地衛所、軍隊動向,防止有人非法調動軍隊。文武官員和勛貴涉及軍事的,軍情司也可監督。軍情司下設測繪廳、輿圖室,專門繪製地圖,包括地形、地貌、歷年氣候,以及軍隊駐紮地點、駐防關隘、己方和敵方可行軍的路線,水運、海運航道,歷年水文信息等;戰略情報廳,負責根據情報分析敵人戰略意圖和可能戰鬥方向,掩蓋己方戰略意圖,做好戰略欺騙;戰術情報廳,分析敵人戰術、己方戰術,針對性提出建議;戰役情報廳,搜集戰役戰鬥信息,分析具體交戰情況,核實軍功;裝備情報廳,分析敵人裝備、己方裝備,提出裝備建議;邊防情報廳,負責邊疆防禦情報,分析外敵和可能產生的外敵,交給對外情報機構。”   “設置對外情報司簡稱外情司,專門針對外敵,搜集外敵的一切信息。目前主要針對後金、草原、朝鮮以及長城沿線,收集他們的人口、錢糧、物價、地理等公開信息,以及軍隊編製、士兵數量、高層將領、軍隊調動、後勤狀況等機密信息。同時負責收集西域、南洋和海外各國的公開情報,以後還要派出武官出使。”   “設置對內情報司簡稱內情司,專門針對內敵,搜集各地民亂、叛亂等內部敵人信息,搜集有實力叛亂的土司、地方大族、流民聚集點信息,防止他們造反。涉及到謀逆造反的案件,內情司都可以參與,其他部門配合。如果有謀逆案件未察覺,內情司要擔責。”   “設置官員貴族情報司簡稱官情司,專門針對官員貴族等有品級的人員。尤其是正三品以上文官和總兵以上武將,他們的同族、同鄉、同年、親戚、好友等關係網絡,都要探查出來。各地藩王宗室動向、勛貴動向和關係網絡,也由官情司負責。以公開信息為主,必要時可派出間諜,查探機密信息。”   “設置秘密情報司簡稱密諜司,負責秘密情報。密諜一廳負責培訓間諜人員,配合各部門需要安插專業間諜。密諜二廳負責自主安插間諜,長時間靜默、隻負責重大情報。密諜三廳負責在敵人內部秘密發展間諜,做好策反工作。密諜四廳負責間諜工作改進,采用單線聯絡、加密通訊等方法,盡量保障諜報人員安全,確保不會因為間諜人員背叛,對諜報工作造成重大損失。”   “設置反間諜情報司簡稱反諜司,負責反間諜工作。配合保密司做好保密,打擊為敵人服務的間諜。對涉及機密信息的可疑人員進行監視,尤其是外國使者商人,以及和外國有經濟貿易等利益往來、可能泄露情報的人員。”   “設置經濟技術情報司簡稱經情司,負責收集經濟貿易情報和各行業技術情報,下設農業廳、工業廳、礦業廳、商業廳、錢法廳等部門,打擊經濟犯罪,尤其是製造假幣和非法集資、非法開設銀行錢莊等行為,發現後提交給相關部門處置。”   “設置輿論情報司簡稱輿情司,負責查探輿情民意,以及各種思想動向,尤其是集會結社、宗教傳播、祥瑞災異、讖緯民謠等情況。凡是傳播量達到五百次的信息,都要注意搜集,分析源頭和傳播動向,並根據危害性決定是否用其它信息混淆輿論、或者讓行動部門羈押人員阻斷信息傳播。輿情司要秘密發行一些報刊書籍,暗中引導輿論。”   一口氣設置了十個司,甚至還直接設置了下屬的廳,朱由檢最後囑咐道:   “其它沒涉及到或新出現的情報工作,暫時由北司房情報中心負責,以後分配給各情報司或新設情報司。”   “情報中心負責收集、整理各方情報,及時傳送禦前。”   “每日早晚都要有情報簡報送達,根據重要性排列先後。”   “如果朕做出批示,要進行重點偵查和後續追蹤。”   “每月還要進行情報匯總,把一些可以小範圍公開的情報傳給朝堂大臣。”   這個命令,還有之前設立的那些情報司,讓錦衣衛的高層認識到:以後的錦衣衛主要工作,要從詔獄轉向情報。   畢竟北司房下轄十個司、司下還要設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部門之多連擁有五個廳的南司房都遠遠比不上,更別說隻有一個總隊的東司房和西司房了。   提督北司房的指揮,簡直比提督東司房的錦衣衛掌印還重要。   不過朱由檢也沒忘記東西司房,而且明確限製了北司房的權力,避免情報部門膨脹:   “北司房主要負責情報,行動工作由東司房偵緝總隊和西司房巡捕總隊負責,和朝廷部門的聯絡由相關人員出麵。”   “各司要做好分工,也要做好協調。錦衣衛指揮聯絡統籌,要有大局觀念。”   “北司房提督由錦衣衛指揮使鄭士毅兼任,配合南司房做好情報中心組建,以後從各司司長選拔指揮僉事協理。”   這讓鄭士毅有些欣喜,覺得接受皇帝任命極為正確。要不然他怎麼能當上錦衣衛掌印、提督東司房和北司房:   『每日早晚上交情報簡報,意味著天天都能和陛下交流。』   『以後還需要什麼東廠,我們錦衣衛直接對陛下負責。』   正在這樣想著,朱由檢似乎想起了什麼,又下令道:   “再設置一個獨立的監察司,仿照都察院四大總署,設置廉政處、審計處、檢察處、調查處,負責錦衣衛內部監察和刑名事務。”   “朕會派太監提督監察司,派內臣在四個處常駐。”   “還有錦衣衛需要的銀錢,都要從順天銀行等內廷控製的銀行劃撥,做好保密工作。”   這個決定一出,錦衣衛高層心中哀嘆,知道錦衣衛還是要受太監監督、逃不過太監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