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宗室展示了仁愛之心,朱由檢暫時放下了這件事。 他知道宗室的問題很麻煩,處理起來也很困難,隻能繼續拖著。 畢竟宗室再怎麼窮困,造反的可能性也不大。邊軍欠餉不解決,卻是有可能造反的大問題。 實在沒法解決陜西的欠餉,朱由檢還是從藩王上打主意。不過不是那些宗室很多的藩王,而是近年來新封、沒多少宗室的藩王: 瑞王、惠王、桂王剛剛就藩,不能向他們借錢。 福王已經就藩十四年,他的兒子不多,應該能借出些。 還有潞王,才傳承到第二代,隻有一個郡王,不可能發動宗室鬧事,同樣能夠借錢。 其他藩王最近的也是憲宗成化皇帝的兒子,各個根深蒂固,有可能發動底層宗室索要欠發的祿銀,不能向他們借錢。 大明冊封的親王不少,但是能一直傳承下來的並不多。 最多的是太祖係親王,傳到現在的有秦王、晉王、周王、楚王、魯王、蜀王、代王、肅王、慶王、岷王、韓王、沈王、唐王,一共十三個親王。除了絕嗣國除的之外,寧王、遼王、伊王因為各種原因被廢,雖有郡王支係,卻沒有親王存在。 成祖永樂皇帝傳下來趙王,漢王造反國除;仁宗洪熙皇帝傳下來鄭王、襄王、荊王、淮王;英宗正統皇帝傳下來德王、崇王、吉王,徽王在嘉靖時被廢;憲宗成化皇帝傳下來益王、衡王、榮王。 再加上穆宗隆慶皇帝傳下來的潞王;神宗萬歷皇帝傳下的福王、瑞王、惠王、桂王。 現存二十九位親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靖江王。 這三十個藩王,朱由檢能動的隻有最後封的五個,尤其是潞王、福王,他們就藩了一段時間,又沒有多少宗室,都能擠出些錢。所以朱由檢向群臣道: “向福王、潞王借錢怎麼樣?” “兩個王府能借出多少?” 群臣一聽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知道這兩位親王確實容易拿捏,沒有底層宗室能鬧事。 再加上他們對福王、潞王的印象都不好,兩個親王就藩時的賞賜也豐厚。郭允厚道: “福王在洛陽,潞王在衛輝,都在臨近陜西的河南。” “向他們借錢能夠及時運過去,但是能借出多少,那就不好說了。” 肯定了皇帝的想法,但又說出困難。 朱由檢想了一下,說道: “鄭貴妃還在宮裡,她今年已經六十了,送去洛陽和福王團聚怎麼樣?” “朕打算給福王加宗人府左宗人,讓他作為宗室表率,入股宗室銀行。” 群臣再次無語,沒想到皇帝連早就不冊封的左宗人都撿起來了。 宗人府有宗人令和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五個正一品官職,但是洪武年間之後就沒有授予過。隻是任命勛戚大臣掌印,事務都交給了禮部。 皇帝任命福王為左宗人,似乎有重設宗人府的意思。但是又沒有把福王召進京,讓人摸不著頭腦。 禮部尚書來宗道詢問: “陛下任命福王為左宗人,是否要召回京任職?” “還是作為虛銜?” 朱由檢沒想那麼多,隻是覺得要讓福王出錢,給他個官職虛名。 此時聽到來宗道詢問,他反而覺得宗人府的確需要重設。外廷的臣子普遍不把宗室當回事兒,拖欠錢糧不說,出了事就推給自己這個皇帝。沒有專門機構,宗室管理不善。 想到重建九寺的打算,朱由檢當即說道: “宗人府宗人令和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是虛職,讓有功親王虛領。” “宗人府下設宗正寺,仿照太常寺設正三品宗正寺卿、正四品宗正寺少卿等官職,專門管理宗室事務。” “以後宗室玉牒名冊,以及請名、請封、婚嫁等事,都交給宗正寺。” “應該撥給宗室的錢糧,也都先撥到宗室銀行賬上,再發放給宗室。” “涉及宗室的案件,由宗正寺提交給貴族法庭。” “宗室出了事情,讓他們找宗正寺解決。” “宗學、宗室陵墓祭祀等等,都由宗正寺負責。” 把有關宗室的事情都丟給宗正寺,朱由檢不想一直為宗室的事情煩心。 對皇帝設置機構已經有些習慣了,也覺得宗室需要專門官員管理。群臣商討一番,很快通過了這件事。把有關宗室的麻煩事,丟給宗正寺管理。 因為剝奪了禮部和戶部在宗室方麵的權力,所以朱由檢讓兩部和吏部一起推選右少卿,實際負責宗正寺事務。至於宗正寺卿和左少卿,由勛戚大臣擔任。 現在的宗人府掌印是駙馬都尉侯拱辰,朱由檢任命他為宗正寺卿。給宗正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重修宗室名冊,把宗室人口數量完整統計出來。郡王、將軍、中尉等爵位數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要統計出數字,方便以後管理。 大體確定了宗正寺的事情,群臣對福王擔任左宗人這個虛職沒有什麼異議。把鄭貴妃送去洛陽和福王團聚,也沒有人反對。畢竟鄭貴妃都已經六十歲了,眼看就活不了多久,送人家母子團聚,符合孝道大義。 等到鄭貴妃到了洛陽,福王看在這件事上,多少也要出點錢。福王出錢之後,就能按例冊封潞王宗人府官職,讓他也出些錢。說不定還能吸引其他藩王,讓他們也出錢拿到宗人府官職呢! 所以送鄭貴妃去洛陽和冊封福王這件事,被朱由檢點了駙馬都尉萬煒負責,還給他加了宗正寺少卿官職。同時派出翰林院侍講何吾騶,以宗正寺主事的身份,實際主持這件事。 福王那裡能出多少錢財,暫時還不能確定。但是被朱由檢定在第五等附逆、需要罰沒財產的保定侯梁世勛和武清侯李誠銘兩家,都能罰出來不少錢。 還有臣子提出,楚王朱華煃為湖廣生祠捐金一千兩,可以罰沒錢財。 豐城侯李承祚在寧錦告捷時,疏引先朝徐達故事,請封魏忠賢兩公。行為尤其惡劣,可以定為主犯。 朱由檢下旨將李承祚收押,罪行以後再定。還下旨申飭楚王,讓楚王繳納罰金。把翰林院編修蔣德璟提升為侍講,以宗正寺主事的身份,負責這件事情。 這在他看來是一件小事,但是對萬歷年間接連發生大案的楚藩來說,像是點燃了火藥桶。又有人提出偽楚王案,質疑朱華煃的身世。 大明宗室的事情,有的朱由檢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