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文臣丁憂製度的改變後,朱由檢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用實例固定改變,下令道: “延綏巡撫朱童蒙,兼有贊理軍務職責,以文臣武職不許丁憂。” “川貴總督朱燮元、川貴提督傅宗龍,加欽天監秋官,特許以月易年。” “兩人守製已過三月,立刻起復就任。” “起復兩人的旨意上不用寫奪情二字,按丁憂完成後正常起復對待。” 內閣按皇帝的意思擬定旨意,說明丁憂製度的改變。群臣也樂得三個人去打頭陣,遭受旁人攻擊。 尤其是延綏巡撫朱童蒙,文臣武職不許丁憂的先例,就是從他開始。可想而知這個人,在以後會遭受多少攻擊。 不過皇帝一直留著他,甚至連攻擊他被閹黨奪情的奏疏都沒理會,朱童蒙受點攻擊也是應該。如果他承受不住,第五等附逆的罪名,就會落在他身上。那時候的下場,會比現在更慘。 有了他的先例,以後有總督軍務、提督軍務、贊理軍務職責的督撫,在皇帝下旨不用丁憂時就有先例可循。旁人即使要罵,也要先罵朱童蒙。 至於朱燮元、傅宗龍以欽天監加銜以月易年,受到的非議會少一點。畢竟有欽天監的舊例在,想推翻這一點,需要先改變欽天監丁憂時間。 而且以西南戰事的緊張程度,兩人能被起復,出身西南的官員會拍手叫好,絕不會隨意攻擊。 至此,文臣丁憂製度的改變,算是基本完成。朱由檢在這次常參會議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西南的事情已經商定,算是有了靠譜的負責人。朱由檢把目光轉向西北,這個他最關心的地方: “陜西多年受災,百姓積蓄已盡。” “朕聽說陜西各地已有民亂,極有可能發生天啟二年的事情。” “更麻煩的是,陜西邊軍欠餉最嚴重,甚至達到了二十七個月。” “一旦民亂紛起,朝廷就無鎮壓的能力。” “你們都說說,誰能解決陜西的事情?” 知道皇帝對陜西一直異乎尋常地關心,群臣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陜西的事情。僅僅匯聚的一點實情,便讓他們心驚肉跳。知道皇帝對陜西的關心,並非杞人憂天。 袁可立這些日子查過兵部記錄,說道: “陜西兵於萬歷四十七年遼東兵敗西歸,時任河南巡撫張我續截之孟津,斬首三十餘級。” “其餘潰兵不敢西歸,在山西、陜西邊境劫掠為生。其後調援不止,逃潰轉多,邊兵為賊,由此而始。” 說出陜西盜賊的不同,袁可立同樣認為,朝廷對這些由邊軍轉成的盜賊,應該盡快撲滅: “這些盜賊人數少時還算不上大患,但是萬歷、天啟以來,陜西災害頻發。” “天啟元年,延安、慶陽、平涼旱,歲大饑。因為遼東戰事緊急,朝廷加征遼餉,征稅反而增加。” “農民不能提供,路上餓死的到處都是。有些人聚在一起拿取富戶糧食,又擔心被朝廷抓捕,就此淪為盜賊,饑民為賊由此而始。” “有了流民蟻附,又有邊軍為骨乾,陜西盜賊已經成了氣候。如果不在這時撲滅,以後稍有煽動,就會釀成影響整個陜西的大亂子。” “而且陜西盜賊還和山東不同,他們有邊軍為骨乾,用兵更有章法。如不撲滅於未起之時,以後更難剿滅。” 對袁可立的看法十分贊同,朱由檢都想派他去陜西督師了。隻是他對大明的兵事並不那麼了解,需要袁可立這樣精通兵事的大臣輔佐。再加上三法司的改製,也需要袁可立出力。 所以朱由檢隻能嘆息著朝中隻有一個袁可立,放下把他派去陜西的想法,詢問道: “袁卿以為,應該如何治理陜西,剿滅陜西盜賊?” 袁可立道: “先補發陜西邊餉,再抽調精兵剿滅盜賊。” “同時減少征稅,避免饑民淪為盜賊。” 這和朱由檢的思路差不多,所以他當即說道: “補發邊餉的事情,朕已經竭力做了。” “減少征稅的事情,朕也可以用登極加恩,豁免陜西一年稅收,明年全麵免征。” “精兵捕盜的事情,誰能承擔此任?” 對皇帝的決心大感驚訝,袁可立更加感受到了皇帝的重視。 群臣在聽到皇帝要豁免陜西一年錢糧之後,同樣覺得皇帝雖然有些貪財,卻不像萬歷皇帝不知輕重——隻知道把錢往內庫裡撈,卻不舍得使用。 豁免錢糧事關重大,因為朝廷缺的錢糧要從其它地方補回來。但這是戶部尚書的責任,袁可立不會為這件事情煩心,舉薦道: “延綏總兵楊肇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曾在天啟二年剿滅白蓮教立功,晉都督僉事加右都督。” “又在調到陜西後因收復蘭州有功,進左都督,加太子少師、蔭一子錦衣衛正千戶。” “此人有勇有謀,又有剿賊經驗,足以承擔重任。” 朱由檢聞言大喜,又了解到楊肇基出身沂州楊氏,是世襲軍官出身,當即就下令道: “升楊肇基太子太保,提督陜西、山西、河南三省軍務,專門負責剿賊。” “三邊總督、陜西巡撫、延綏巡撫、甘肅巡撫、寧夏巡撫、山西巡撫、大同巡撫、河南巡撫,都要全力配合、兼理糧餉,盡早剿滅盜賊。” 提督三省軍務,上麵還沒有總督存在,文臣普遍覺得不妥。 就是袁可立這個舉薦楊肇基的人,此時也勸諫道: “地方或許有人推諉,當設文臣總督為宜。” “不能耽誤剿匪!” 以大明如今的風氣,武將麵對文臣動輒自稱“門下小的”、甚至“門下走狗”。不設個文臣做總督,楊肇基在地方不可能得到配合,文官對他的要求,多半會直接無視。 這種風氣,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變的,朱由檢了解之後,也是沒有辦法,隻好設個文官,輔佐提督工作。 思索之後,朱由檢道: “總督三省權力太重,現在還沒到那個地步。” “暫且設個護軍專理糧餉,負責和地方文官打交道。” “護軍負責保護監督軍隊,管理軍中內政。” “軍中訓練指揮,仍由提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