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東督師(1 / 1)

確定了西南、西北負責人選,剩下的就是東北了。朱由檢道:   “遼東的事也議議吧!”   “先前遼東督師王之臣上疏,說遼東有三督師、四大將,各個都有尚方劍。‘權不歸一,令出多門,未見其便’。”   “朕有意梳理一下遼東官職,爭取權責相符,令行禁止。”   “先從督師開始,遼東督師王之臣,能勝任這個職務嗎?”   這個話題有點大,群臣沒有人敢給王之臣打包票。   見此,朱由檢心中已經有了答案,說道:   “遼東督師王之臣,以詞頌定為第八等,削去一切官階。”   “念在以往功勞,起復長城護軍使,令其好生做事。”   王之臣被罷官不出眾人預料,他在遼東先是和袁崇煥不合,又和袁崇煥舉薦的趙率教不合,還和督師遼東太監劉應坤不合,群臣都有些無語了:   堂堂遼東督師,在遼東職位最高的官員,結果文臣、武將、太監都搞不定,誰敢對他寄予厚望?   如今他在撤職後轉任長城護軍使,也算平安落地了。至少閹黨的事情,以後不會牽連他。   朱由檢把王之臣轉任長城護軍使,並不是隨意安排,是因為王之臣擔任過薊遼總督,他才這樣任命。   在確定護軍使和提督都是督師的副手後,朱由檢完善長城督師設置,並且劃定防區:   “長城護軍使駐永平,直接管轄永平兵備,負責永平府北麵長城,尤其是山海關以西和薊鎮長城交界地帶。讓王之臣協調好遼東督師、長城督師防區,避免出現疏漏。”   “長城督師駐密雲,總管長城沿線,注意草原動態。一旦有敵人自草原來襲,要做好防禦準備。”   “長城提督駐宣大,準備領兵作戰。如果需要向草原出兵,由長城提督負責。”   “長城沿線各級官員,都受長城督師管轄。包括順天巡撫、宣府巡撫、大同巡撫、山西巡撫及下屬兵備。”   把各個職位防區劃定,朱由檢把京城北邊的長城沿線完全交給了長城督師,又設置了長城提督、長城護軍使,以及原本就有的幾個巡撫分權。   這些職位裡麵,長城督師王象乾、長城提督滿桂、長城護軍使王之臣已經確定。   宣府巡撫秦士文如今在署理太仆寺卿,還沒有推選繼任巡撫。   大同巡撫張翼明剛剛被朱由檢定為第五等撤職,正在等待廷推。   山西巡撫牟誌夔,也有建祠情節,曾經和河東巡鹽李燦然、山西巡按劉宏光等人一起主持建祠。   朱由檢問明情況,將三人都定為建祠主犯,以第五等附逆情節,罰沒非法財產。   還有順天巡撫單明詡,此人一直在被彈劾,朱由檢先前沒有時間理會。這時問明情況,得知單明詡是萬歷四十七進士,天啟六年還是職方司主事、今年就成為順天巡撫。   這讓朱由檢眉頭緊皺,當即以諂附罪名,把他定在第六等,削去一切官階,罰沒非法收入。   如此一來,長城沿線督撫,可以說都要換一遍,沒有一個留任:   “宣大總督張曉、宣府巡撫秦士文、大同巡撫張翼明、山西巡撫牟誌夔。”   “薊遼總督劉詔、順天巡撫單明詡、保定巡撫張鳳翼。”   “這些人全都撤換了,兩個總督撤銷,保定巡撫讓盧象升署理,還需要廷推四個。”   確定了長城沿線防務,又多了幾個需要廷推的巡撫。朱由檢和群臣都有些麻了:   地方附逆的大臣,實在太多了些。   就這朱由檢已經從輕處置了,建祠主犯之外的附逆人員,大多還沒處理呢!   好在王象乾、滿桂已經上任,這七個督撫就是全部換了,應該也不會影響長城防禦。   不過朱由檢還有一些擔心,對同樣建祠的密雲兵備道張維世、昌平兵備道張福臻、霸州兵備道寧三翰、宣府兵備道張宗衡、河東兵備道蘇進、榆州兵備道楊嗣修等人,沒有定在第五等。   隻是讓他們上交罰金,按情節和態度降低逆案等級。再按以往功績,重新予以任用。   畢竟這些人都是在各地管事的,如果他們和總督、巡撫這些高級官員一起去職,下麵管事的就實在沒人了。讓他們戴罪立功,好過完全沒人。   而且這些人的附逆行為,朱由檢也不覺得有多嚴重。若是積極附逆的話,他們就不會隻擔任兵備道,而是像單明詡那樣,升為巡撫一級高官。   把宣府巡撫、山西巡撫、順天巡撫和大同巡撫、河南巡撫、湖廣巡撫、鄖陽撫治一起列在最優級,擇日盡快廷推,朱由檢把目光放在遼東,說道:   “遼東督師一職,有誰可以勝任?”   “前任遼東督師孫承宗即將進京,他能承擔這個重任嗎?”   吏部尚書房壯麗不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因為他和孫承宗一樣都是保定人。他的家鄉安州和孫承宗的家鄉高陽相鄰,若在朝堂上說孫承宗的好話,有結鄉黨之嫌。   而且皇帝先前表現了對黃立極的支持,孫承宗進京後是留在京城擔任大學士、還是去遼東擔任督師,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   房壯麗等朝堂大臣,並不想輕易卷進去。   這些人不想卷起去是對的,因為朱由檢本人都不確定,是把孫承宗留在朝中、還是讓他去遼東督師。   留在朝中的話,以孫承宗的地位,他必然擔任內閣大學士。甚至內閣首輔黃立極,都要排在他後麵。   這對於需要弱勢內閣的朱由檢來說,可謂一個變數——   他不知道孫承宗性格如何,像不像黃立極等人聽話。如果孫承宗性格太強勢,沒法像閹黨一樣拿捏。   所以,在答應袁可立召孫承宗回朝後,朱由檢這幾天又傾向於把孫承宗派去遼東督師,在朝堂上提了出來。   袁可立同樣也有些矛盾,他和孫承宗關係非同尋常,當然想把孫承宗留在朝堂,和自己一起輔佐皇帝。   但是遼東的事務又同樣重要,除了孫承宗外,沒有合適人選。   想到皇帝有把內閣弱化的傾向,又想到遼東復雜混亂的局勢,袁可立衡量許久,最終開口說道:   “孫承宗曾任遼東督師,有他去遼東擔任督師,陛下當可無憂。”   “臣以為遼東督師一職,孫承宗可以勝任。”   還是決定以大局為重,讓孫承宗去遼東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