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裡的規矩說的就是圓規和矩尺。矩尺就是最早的三角尺,規就是圓規。 這兩種東西沒難度亞瑟早就做出來了,作為教學使用,刻度也是隨便定的標準。 如今在安家了,度量衡還是要早早定下來,尤其是長度單位,幾乎所有的圖紙都要依賴於長度單位。 這個亞瑟早有思量,亞瑟計劃使用的長度單位是白鷹聯邦的通用計量單位。 他的長度比格蘭王國的尺略長,與亞瑟前世的米差別不大,白鷹聯邦由於貿易的發展,迫切需要一種更加精確的計量單位。 厘米-米-千米的長度單位更加符合他們的使用習慣,也非常符合亞瑟前世的習慣。 另一方麵使用自己的計量單位在對他國的貿易過程中能夠耍更多的小聰明。 本來亞瑟打算創造自己的計量體係,不過既然有更好、更共用的,自然直接拿來更加方便。 這個世界的度量衡是非常混亂的,這就導致跨國貿易甚至跨區貿易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和計算能力,從而被大家族大商會所壟斷。 昨天終於想起這個事之後,就把之前的尺全部銷毀了,使用采用新標準給自己定做了幾套標準的各類矩尺。 至於要這些東西乾嘛?自然是準備畫地圖了,標準地圖太重要了。另外亞瑟也想知道現在所在的世界與原來的世界有什麼區別。 在安特衛普生活的多年的亞瑟發現,安特衛普也是季風氣候,緯度應該大概與前世的華南地區差不多。 亞瑟前世曾在華南某大城市地鐵項目上任職,在那邊生活了三年多。 華南的氣候對於身為北方人的亞瑟非常不習慣,尤其是那個回南天,令亞瑟非常難以忍受,結果到了安特衛普每年都會經歷。 不過蒙多克與安特衛普之間距離不到一千公裡,氣溫差異有些太大了,這不禁讓亞瑟猜測這個世界好像要比地球小上不少。 為什麼亞瑟斷定這顆星球不是地球呢,因為星空,這片星空上沒有北鬥七星也沒有北極星。 (帶經緯線的地圖作者已經基本畫完了,但是估計一時半會不會放出來,保留些神秘感和期待感。) 關於這個世界是不是個球體,在這個世界仍然存在爭議,不過世界是地圓學說已經是目前流傳最廣、可信度最高的學說,尤其在沿海地帶和航海冒險家之間廣為流傳。 雖然這個世界還沒有人完成環球航行,但是路上黃金之路的終點香料群島,在很早之前就被大陸西北的維京王國的船隊抵達過,至今雙方還有著貿易往來。 不過由於海上貿易風險極大,隻能憑借著信風航線往來,沿途還沒發現合適的有效補給島嶼,船隻技術還沒有那麼成熟,折損較大; 若是通過大陸架附近海域往返,冬季大洋北部冰山漂浮難以通行,航線一年隻能往返一次,因此貿易量非常有限。所以路上黃金之路仍然有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對西大陸東部這些內陸國。 至於超凡力量,連傳聞亞瑟都很少聽聞,想來是沒有的。(絕對沒有!!!) 為了驗證這顆星球的大小,亞瑟決定簡單測算一下,而測算的過程也不難。 我們首先假設蒙多克小鎮位於北緯35度,這個是亞瑟根據大概溫度和氣候推斷的,肯定不夠精確,但是應該不會相差太多。因為同樣屬於盆地,這裡與南陽的氣候相差不大,亞瑟前世曾經在南陽待過幾年。 從安特衛普到蒙多克小鎮,亞瑟在這片區域生活多年,溫度還是基本能夠大概感知出來的。 那麼已知蒙多克小鎮到月亮灣的距離,再根據兩地日落時間差推斷出兩者之間的經度差,能夠輕易計算出北緯35度的周長。已知北緯35度周長,利用三角函數就可以求出赤道周長,不過具體的計算公式亞瑟記不清了。 不過這倒是無所謂,把這作為一道數學題留給大家,看看什麼時候人能有人算出來,順便檢查一下大家的學習情況,同樣試著能不能篩選出天才來。 至於兩地的經度差就更好算了,在一地插根棍子,選取影子最短的時候,讓一名騎士快馬奔向另一地,同時手裡要拿著計時器,嚴格記錄自己出行的時間,依據到達目的地時當地的影子長度和時間,可以輕易對比出兩地時差和經度差。 因為緯度是估算的,所以並不太準確,但是計算赤道長度的算法還有很多。 這不過是順帶著弄一下,亞瑟真正的目的還是繪圖,不管在任何世界,一張專業的地圖對戰爭的作用都是無窮的,而沒有底蘊的亞瑟隻能全部靠自己弄。 沒有圖,畫一張不就完了,沒有先進的手段,笨方法有的是。 亞瑟計劃準備製作一個指南車,來測量兩地間的距離。先弄出一個簡單的結構,跟著軍隊出發,亞瑟要驗證一些事情。 現在主要是用人力手推,後期完善以後再用牛馬套上,反正手推的速度完全跟得上軍隊。 車上首先按一個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隻要隨便找個天然磁鐵就能製作出來,沒什麼難度。 最重要的是車輪上的裝置,亞瑟的設想是一個獨輪車,車輪周長為一米,車輪上需要安裝一個計數器,車輪每走一圈計一個數,用來顯示車輪行駛的距離,將這個計數器放在車的一側。 在車的另一側,亞瑟計劃放置一個水平儀,同時將水平儀放置一塊劃分角度的麵板上,這樣就可以通過三角函數和行駛的歷程,計算出上坡或下坡地段的直線距離和山坡高度。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山坡是不平的,計算沒有這麼簡單,不過亞瑟隻能想到這麼多。 事情不是一下做完的,亞瑟準備挑選幾人人組建個地圖小組同時也是數學小組,從研究圓周率和三角函數在三角形和圓形中的不同結果開始,順便繪製地圖。 而這次遠行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數據收集的過程,亞瑟準備建立分兩組進行,一組跟隨軍隊東進,一對南下安特衛普。 這樣一隊收集經線長度、一隊收集緯線長度,有了基礎的數據,利用目前專業隊儲備的數學人員,對當前星球的數據進行簡單的計算。 另外,亞瑟還打算請教自己的教父,他的教父在天文學上同樣有著不菲的造詣。 而且製圖小組不光是繪製地圖,以後還會牽扯到施工圖紙等。 亞瑟在建築隊找了些木匠,很快就將他想要的指南車製造出來了,整個最具有技術難度的計數器,計數器主要一根主軸上依次掛著四個木塊,每個木塊被分成十麵,分別刻數字零到九,前一個轉一圈後,這可以撥動後一個轉動一下,一次性可以計一萬米。 不是亞瑟不想多裝,而是多裝了幾個以後發現運轉不夠流暢,很容易卡頓,安上四個基本就是極限了。 在車輪的一條輪轂上突出一塊,每走一圈就會自動撥動一下計數器上的一個開關,計數器每一個木塊轉動一次,循環往復。 最後亞瑟選擇了數學學的比較不錯的木匠伊桑作為繪圖組的組長,繪圖組一共十五人,其中六名專業人員,都是數學和幾何知識學的比較不錯的,另外九人人則是勞力,從輔兵營挑選的老實本分的人。 之所以選伊桑並不是因為他是數學天才或怎樣,而是因為他是數學學的不錯裡的人當中唯一一個木匠,選他主要是便於對指南車的維修和改進。 而組建這麼一個繪圖小組,這也是亞瑟一貫的作風,先把事情安排下去,種一顆種子,時不時的澆澆水,最後靜待花開。 說乾就乾,當天晚上亞瑟在大營之中點起了篝火開始了他的近期內的最後一節數學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也可能是這一生最後一堂課,因為隨著戰事和計劃的逐漸鋪開,亞瑟會越來忙,恐怕是沒有時間講課了。 等到一切步入正規了,亞瑟相信也就不用他來講課了,他的種子可能已經發芽了,甚至長出花骨朵了。 白天亞瑟讓木匠做了一個巨大的木球,不用太圓,差不多就可以,之所以做得大主要是方便遠處的人也能夠看清,倒沒有其他考慮。 晚上亞瑟給自己搭建了一處小高臺,架起木球。 先從個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星球講起,然後落到星空,最後將如何計算球體的半徑、麵積以及體積。 最終亞瑟布置了兩道作業,並宣布了高昂的賞金。 一是如何將某球體南北兩點連接,已知球麵上連接兩點間的任意距離,計算球體表麵積。二是在上一題的已知線段任意上下方劃出一條平行線段,已知該線段長度,計算球體表麵積。 這兩道題亞瑟自己也不會算,不過這不妨礙亞瑟懸賞,因為數學不會騙人,算不出來就是算不出來,絕對是蒙不出來的。 團長大人要講課,自然是全員參加了。 當然了很多人聽不懂,不過聽不懂沒關係,越是聽不懂,越能加深團長大人無所不能的印象。 亞瑟沒有講太久,講完就宣布開始篝火晚會,準備些酒肉供大家食用,隊伍已經臨近開拔了,也算是一次勞軍吧。 喝酒吹牛是最能夠加速這支新隊伍的成員互相熟悉的過程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培養感情的方式。
第一十八章 規矩(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