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直言天下第1疏(1 / 1)

大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應天府,開年就壓抑的令人畏懼,一場年後冬雪,仿佛洪武天子的怒氣,壓迫得全城官民無不心驚膽戰。   此時的大明天子朱元璋非常憤怒,因為北方發生了一場他原本認為必勝,結果卻遭遇了慘敗的戰爭。   洪武五年正月,魏國公、中書右丞相徐達上奏稱邊關不穩、中原難寧。   當此之時,北方蒙元殘餘勢力如孛兒隻斤愛猷識理達臘,即歷史上的元昭宗,以及蒙元大將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他們摒棄前嫌合兵一處在和林(今蒙古哈拉和林)改元“宣光”,經常有南下侵擾長城沿線之意。   為此,徐達堅持認為主動出擊尋找戰機,引誘蒙元殘餘勢力南下與明軍主力進行決戰,從而徹底消滅蒙元才是正道。   鑒於徐達百戰百勝,乃大明開過第一功臣,而朱元璋也同樣想徹底殲滅蒙元殘餘,因而直接詔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任中路軍主帥,出長城對蒙元進行第二次北伐。   哪想到,正月底進入草原的徐達主力部隊,尤其還有老將湯和、猛將藍玉這樣的大軍居然被擴廓帖木兒和賀宗哲聯軍擊敗,在嶺北之戰中遭遇了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場大敗。   為此事,皇帝從八月份開始心情就一直不好,但大明的臣民都知道,洪武天子不是個吃了敗仗就認輸的人,他還在籌劃第三次北伐。   一般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去惹朱元璋生氣。   想來也不至於有人那麼不長眼吧?   皇城,來來往往的內侍宮女們低著頭,走路不發出一點響聲,似乎生怕打破死一般的寂靜。   就在這時,奉天殿內,一聲怒吼嚇得所有人慌忙跪在雪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能在奉天殿咆哮的,也就隻有洪武天子朱元璋了。   立國五年來,無時無刻不精神緊繃的朱元璋,此時怒發倒豎,仿佛是一頭要騰空而起的老龍。   他站在龍案後麵,顫抖的左手拎著一本奏章,右手在上麵拍著,雙目圓睜,一時竟氣得說不出完整的話來,隻能從喉嚨裡發出呼呼的喘息聲。   “反了,這廝是吃了豹子膽,要反了天了!”朱元璋穿過一口氣暴怒道,“毛驤,去,給朕好好查一查。”   查誰?   查什麼?   朱元璋頓了頓將奏章砸在地上,雙手支撐在龍案上,刀子一樣的目光居高臨下盯著戰戰兢兢的親軍都尉府都督僉事毛驤,以近乎變聲的憤怒吩咐道:“新授官的吏科給事中楊帆,以及指使他‘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的人,嗯?”   毛驤,錦衣衛第一任都指揮使或者指揮使,但錦衣衛要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才由裁撤的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組建而成,此事負責後世錦衣衛事務的是親軍都尉府。   得此詔令,毛驤立即抽身去辦。   一個小小的吏科給事中,還是今年才設立的官職,秩不過正七品,對付這種官員,毛驤都覺著丟人。   可他知道皇帝為何如此憤怒。   吏科給事中,洪武六年設立,總共有兩人,一個是掌印正職,那是有一定資歷的官員。   而另一個真正糾察官員吏治的輔佐官員,那可是皇帝親自挑選的身世清白,在朝廷沒有什麼根基的人。   如今,皇帝寄予厚望的人居然惹怒了皇帝,這背後的味道可不是一般的重啊!   朱元璋此刻才消了一點怒氣,但還是沒有釋懷。   他順手要拿起那道奏章撕個粉碎,往地上看,卻發現奏章不見了。   能在奉天殿隨意進出,還敢在他暴怒的時候靠近的人,天下也就隻有兩個。   一個是發妻,如今的馬皇後,另一個就隻能是好大兒朱標了。   轉眼一看,朱元璋臉又黑了。   隻見一個人正手拿著他扔下去的奏章,正是他的好大兒,大明的監國太子朱標!   朱標拿著奏章,臉色嚴肅,但眼神裡卻透露出欣賞,正在快速瀏覽奏章的內容。   奏章內容很簡單,內容隻有短短幾百個字。   臣吏科給事中楊帆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自唐末五代亂世以來,北方幽雲十六州一直在胡虜之手,及至宋末,崖山一役,我中原更是淪喪胡虜百年之久,漢之衣冠悄然消失。   及至元末,陛下高舉紅巾大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南北一統,建立我大明之朝,恢復華夏衣冠,歷數歷朝歷代,唯我大明得國最正。   陛下登基之後,更是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   臣本一布衣,容陛下恩德,提於吏科給事中,意在“代天巡查,以正君道,使明臣職”,故臣自受命以來,念聖天子之隆恩,常嘆不得以報國,而今,聖天子修《祖訓錄》,意圖江山永固、子孫永昌。   然,前漢如此強盛,亦有七國諸侯之亂,為萬世之殷鑒;後晉孱弱,八王之禍使得天下大亂,最終造成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聖天子馬上皇帝,精通史書,豈能有如此昏聵之舉?   大臣為保烏紗帽而阿諛奉承,小臣害怕獲罪表麵順從,陛下有錯誤卻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執行,臣每想到這裡便痛心疾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誠懇的向陛下進言。   望陛下能夠改變心意,收回分封之詔命,此乃我宗廟、社稷、國家的幸運,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運!   看完這封奏折,朱標終於明白,朱元璋為何勃然大怒,要知道《祖訓錄》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不然也不會在洪武二年就開始編纂,直到洪武六年才徹底成書,而朱元璋更是為其作序,由此可見,他對《祖訓錄》的看重。   而楊帆反對分封藩王,就是在反對朱元璋的《祖訓錄》,這在朱元璋看來,是對他權力的莫大挑釁,怪不得他會如此的生氣。   “嘖,啊不,這位大人有魄力啊!”朱標看完不由就要誇獎幾句,忽然看到朱元璋那張老臉,連忙又換了一種措辭感慨。   朱元璋怒哼一聲,他豈能不知藩王作亂的危害。   可藩王作亂,那皇位不還是在老朱家子孫的手裡?   但這話他沒法和朱標說。   還有,他懷疑這道奏章背後有人指使。   而且有可能這個楊帆還有更惡毒的考慮,比如激化太子和皇子之間的矛盾,讓他們兄弟手足相殘。   正是考慮到有這種可能,朱元璋才發了雷霆之怒。   但朱標不這麼看待,楊帆的這封奏折簡直是說到了朱標的心坎裡了,作為大明的太子,未來的大明皇帝,他實際上也不贊成朱元璋這分封藩王的製度。   但這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他也不好反對,不然豈不是落得個薄待兄弟的名號了,不過他心裡卻想著怎麼把這個楊帆給保下來,可是要怎麼開口求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