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和李逵兩個行了七八日,來到東昌府一個去處,地名喚做武岡鎮。 見街市人煙輳集,公孫勝道:“這幾日路上走的疲憊,困倦不堪,且歇一歇,買碗素飯吃了再行。” 李逵道:“也好。” 見驛道旁邊一個小酒店,兩個人來店裡坐下。 公孫勝尋了一張桌子,坐了上首,李逵解了腰包,在下首坐了,叫夥計安排些素點心與二人吃。 夥計有些為難,搓著手道:“兩位客官恕罪。我這店裡隻賣酒肉,沒有素點心。街口不遠有一個賣棗糕的人家,又好吃又便宜。你們既然要吃素,不如去那買。” 李逵對公孫勝道:“我去買些棗糕來,你在這裡等我,不要亂走。”他去包內取了銅錢,到街口買了一包棗糕。 正要回來,隻聽得路邊有人喝彩道:“好大的力氣!好花哨的錘法。” 李逵好奇心起,停下腳步,隻見道旁一夥人圍定一個大漢在那裡看。 那大漢右手拿一把鐵瓜錘在那裡使的花樣百出,眾人看了都喝采。 那大漢七尺以上身材,麵上有少許麻子,鼻子一條疤痕。李逵看那鐵錘,約有三十來斤。那漢使的性起,大喝一聲,把那瓜錘高高拋起,扔到半空。瓜錘落在壓街石上,把那石頭打的粉碎,眾人又是喝采。 那大漢得意洋洋,拱手道:“獻醜,獻醜!” 李逵忍不住賣弄,把棗糕揣在懷中,便來拿那鐵錘。 那大漢喝道:“你是什麼鳥人?敢來拿我的錘!” 李逵道:“你這使的算什麼鳥好,教眾人喝彩!我看了倒汙眼!你看我使一回,多學著點。” 那漢怒道:“你使!你使!你要是使不好,叫你吃我一頓老拳!” 李逵接過瓜錘,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回,輕輕放下,麵色不紅,心頭不跳,口內不喘。 大漢看了,倒身下拜,說道:“願求哥哥大名。” 李逵看了看四周,道:“當街說出我的名字,隻怕惹麻煩,非是我不敢。” 大漢道:“我在前麵一個鋪子幫人打鐵,那裡無人。去那裡一聚如何?” “去就去。” 那大漢引了李逵到一個鐵匠鋪,從鋪子門口一塊斷石下翻出一把鑰匙開了門,請李逵到裡麵坐。 推開屋門,一股暖氣迎麵襲來,熱烘烘的,甚為舒服。屋子中有個大火爐,除了熱氣之外,還有青藍色的火苗冒出來。火爐周圍看起來雜亂無章,環繞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工具,好似隨手擺放一般。但真正的大匠能夠看出來,這間屋子其實布置得井井有條。這些工具的擺放並不是為了好看或者整齊,而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打造鐵器。 李逵看那鋪子都是鐵砧、鐵錘、火爐、鉗、鑿等家夥,尋思道:“這人必是個打鐵匠人,山寨裡缺少兵器鎧甲,正用得著。他那瓜錘三十來斤,力氣小的人揮舞幾下便不動了,他卻能舞個把式,本領不弱了。不如叫他也去梁山泊入夥?”他想罷便問道:“漢子,你通個姓名。” 那大漢道:“小可姓湯,名隆。父親原是延安府知寨官,有祖傳的打鐵手藝,在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聽用。近年父親在任亡故,小可貪賭,敗光了家產,流落在江湖上,勉強在此間打鐵度日。因為自家渾身有鐵花燙傷的麻點,人都叫小可做‘金錢豹’。敢問哥哥高姓大名?” 這金錢豹湯隆說的話卻是半真半假。前文書曾說到,他與青麵獸楊誌本是好友。楊誌在大名府時,明裡舉薦他在梁中書府上聽用,暗裡卻安排他做了職方司的差事。隻是後來楊誌丟了生辰綱,到二龍山落草,湯隆吃他連累,不受梁中書待見,又趕上老父生病,便索性辭官回家伺奉老父。老父亡故後,湯隆再無拖累,又已知楊誌在二龍山上,便去投他。楊誌知道此地沒有認識湯隆的,使了他來此武岡鎮開個打鐵鋪子,暗中做眼。 李逵聽了湯隆問話,拍了拍胸口道:“我,梁山泊好漢黑旋風李逵。” 湯隆聽了,再拜道:“多聞哥哥威名,江州法場劫了及時雨宋公明,高唐州一拳打死殷天錫。誰想今日偶然得遇。” 當日殷天錫被李逵打暈,樂和在背殷天錫回去的路上悄悄擊中他後腦而死,隻是為了陷柴進的罪名,故意說是李逵打死的。於是這便成了李逵為數不多行俠仗義的好事之一。如今被人提起,李逵也覺自己高大起來,不由挺了挺胸脯。 李逵得意洋洋道:“這算什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祝家莊、高唐州我殺了許多人,不叫小兒夜啼!” 湯隆道:“人都說哥哥是程咬金轉世,學了他的斧法。” 李逵勸湯隆道:“你在這裡打鐵,幾時能夠發跡?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夥,宋公明是當日我親自從法場救出來,不敢不高看我一眼。你隻管跟我去,叫你也做個頭領。” 湯隆道:“若得哥哥不棄,肯帶攜小弟時,願隨鞭鐙。”湯隆就拜李逵為兄,李逵認湯隆為弟。 湯隆道:“我同哥哥去市鎮上吃三杯淡酒,表結拜之意。今晚在我家歇一夜,明日早行。” 李逵道:“我有個同伴在前麵酒店裡,因要吃素,等我買棗糕去,先去迎他。” 湯隆道:“那個好漢是誰?” 李逵道:“你且休問,快與我一起去。” 湯隆鎖了店鋪門,急急跟了李逵,直到酒店裡來見公孫勝。 公孫勝埋怨道:“你如何去了這麼久,知道的知道你去買棗糕,不知道還以為你去種棗樹!若再遲些,我就自己去梁山泊了。” 李逵不敢回話,引過湯隆拜了公孫勝,說了結義一事。李逵取出棗糕,叫夥計拿去裝盤。湯隆請李逵吃酒,李逵哪裡敢,公孫勝出家人也不吃。湯隆隻得自己飲了幾杯酒,問些路上冷暖的話,便請二人到家中安歇。 公孫勝著急趕路,不願意去。 湯隆勸道:“婆婆年高,路上定行的慢。哥哥到山上時,她們應還未到,不必這般著急。” 公孫勝聽之有理,三人便一往湯隆家裡來。